晋阳王咬牙切齿的对着宋宴清道,“既然安儿都这么说了,摄政王,请吧。”
宋宴清面上保持着得体的笑容,然后做了个请的手势,晋阳王自然也没跟他客气,先一步站在了规定的投掷点上。
南月瑶和太子则是站在一旁等着两人尽情地大展身手,太子侧头看向自己的妹妹,一双眸子里仿佛有耀眼的星星在闪烁着,看到这样的南月瑶,太子面上保持着得体的笑容,但是心里面已经问候了宋宴清的祖宗八代了。
晋阳王和宋宴清对视一眼,大有要大战一场的架势,两个人扔出第一矢,都命中了,矢和投壶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边上的兄妹二人看的津津有味,接下来的每一矢,两人都命中了,打的不可开交,直到将矢投完,两个人都没有分出来胜负。
南月瑶对现在的局面很满意,毕竟他们两个人谁赢了都似乎不太好。
晋阳王赢了吧,两位兄长会觉得宋宴清的实力弱,将来保护不了南月瑶;宋宴清赢了吧,两位兄长可能也不高兴。
虽然南月瑶很满意,但是不代表所有的人都满意啊,这时腹黑的太子想了一个主意,他上前两步,温声开口。
“你们一个是璃国战无不胜的将军,一个是大宋赫赫有名的战神,这投壶对你们来说都太简单了,不如我们换个玩法。”
南月瑶上前两步,站在了太子身侧,伸出柔荑轻轻扯了扯他的衣袖,这意思就是不要太过为难了,但是太子伸出另一只手轻轻拍了拍妹妹的手背,南月瑶只得松开。
这意思就是不行了,太子其实刚刚还觉得可以稍稍放些水,毕竟第一次以大舅哥的身份见面,但是南月瑶这一“胳膊肘往外拐”的行为让太子放弃了防水的想法。
脸上的笑意更深,但是十分的冰冷。
“你们将眼睛蒙上布条,再来投壶,”
“好,我没问题。”宋宴清浅笑,尽管他的笑容看起来让人如沐春风,但在这两位皇子的面前是十分碍眼的。
晋阳王也点点头,表示自己没有问题。
婢女取来黑色的布条,两人遮在了眼睛上,开始了新一轮的比试,但依旧是没什么结论,这个游戏只好作罢,但兄弟二人下了一个结论:勉!强!可以保护安儿吧。
“安儿平日里的玩乐很少,但是最喜欢也最在行的就是围棋了,不知道摄政王的棋术如何?”
太子笑里藏刀的询问着面前的男人,他们兄弟二人,一文一武,都是翘楚,既然自己弟弟那一关过了,也该过自己这一关了。
“勉强可以同月瑶打个平手。”宋宴清清润的嗓音道。
太子点点头,“那就来一局吧。”
“好。”
两人走向树下的棋盘相对而坐,下人搬来两把椅子,晋阳王坐在了太子的身后,而另一把放在了宋宴清的身后,太子和晋阳王同时看了那椅子一眼,又纷纷抬头看向了搬椅子的婢女。
她瞬间仿佛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转身将椅子放在了太子身后的另一侧,两人这才满意。
南月瑶感觉自己真是在给自己挖坑,到底为什么要提出玩游戏啊,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然后面上带着得体的微笑,款款走向了那把椅子,一撩衣袍坐了下来。
两人开始了对战,依旧是打的你来我往,但是从棋风来看,宋宴清和南月瑶的棋路很像,两人本来就是有相同的想法,再加上最近经常在一起下棋,就更像了。
半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但是依旧没有分出来胜负,来传膳的婢女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如果现在前往,太子和晋阳王肯定不会放过自己,如果不说的话,饭菜很快就凉了,再热就不好吃了。
终于在她的纠结中,宋宴清以最后一子结束了这场棋局,宋宴清赢了。
太子看了棋盘半晌,抬起头看向了面前的男子,道,“你赢了。”
宋宴清唇角微勾,“承让了。”
婢女终于不用纠结了,快速上前两步进入院落,微微福身,对着南月瑶开口,现在只有南月瑶还是像往常一样。
“殿下,午膳备好了。”
南月瑶像婢女一样松了一口气,站起身来开口道,“皇兄,午膳备好了,咱们先去用吧。”
三个男人起身,跟在了南月瑶的身后,前去用膳了。
几人沉默的用着午膳,南月瑶小心翼翼的左瞧瞧右看看,现在两位皇兄的脸色倒是没那么差了,但是好像也没好到哪里去,看完之后,又低头沉默的用着膳。
“其实我们是想让安儿招一个驸马的。”
这意思就是,远嫁并不在南月瑶家人的计划之内。
几人停下了手中的筷子,默默听着太子讲话。
“安儿从小就离开了京城,住在鬼医谷,所以我们希望她的后半生可以留在我们的身边,这样我们还能照顾他,大宋山高水远,我们不可能及时赶到她身边。”
将筷子放了下来,严肃了一张脸,“安儿虽然不在我们身边,但从小也是娇生惯养的,作为公主,招一个驸马是最妥当的做法,我们不想让她整日去处理妇人之事,到最后落得一个形容枯槁,被人毒害的下场。”
南月瑶看向了自己的皇兄,她明白皇兄是不想让自己经历向母后一样的老路,所以对于驸马的事情才会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宋宴清将手中的碗筷放了下来,面容严肃,“本王也不想让月瑶经历那样的事情,所以摄政王府只会有一个女主人,不会有侧妃,更不会有妾室。”
在这个男子三妻四妾的时代确实是很难得,但是对于他们兄弟二人和南宫家来说不过是寻常事,因为他们都是这样的,府中没有妾室。
沉默半晌之后,太子看着宋宴清点点头,“记住你自己的话,别忘了。”
晋阳王也开口道,“如果你违背诺言,不管你在哪里,本王都会找到你,如果找不到,我会带着龙虎军踏平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