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约摸八点时分,慕晓晓便整理起自己的行李来。收拾妥当后,她稍作停顿,迅速调整状态,走向客栈大堂。
踏入大堂的那一刻,她那双明亮的大眼睛,机灵地转动起来,迅速将大堂的每个角落扫视了一遍。
很快,正在忙碌的小二哥就进入了她的视线,慕晓晓即刻开启了她精心准备的“表演”。
只见她三步并作两步,快步走到柜台前,声音轻柔得如同微风拂过湖面,
“小二哥,这边麻烦退一下房。”这娇弱的女声宛如夜莺轻啼,瞬间吸引了小二哥的注意。
“姑娘,好的,这边帮您结一下账。”
小二哥闻声,手上正擦拭桌子的布一扔,转身满脸堆笑地来到柜台,热情地招呼着。
“这边一共是20文钱~”小二哥目光在账单上一扫,随即抬头说道。
慕晓晓见状,假装在包袱里翻找铜板,实则是从空间中取出。
为了让这出戏更加逼真,显出自己穷困潦倒的模样,她拿出铜板后还特地数了两遍,这才递给小二哥。
小二哥微微一愣,不过马上回过神来,依旧笑容满面。
“好嘞,姑娘这边收您20文钱。”说完,从慕晓晓手中接过铜板,放入柜子里。
随后,慕晓晓像是有满腹心事一般,站在柜台前欲言又止,脚步像是被钉住了,迟迟不肯离开。
小二哥忍不住好奇,开口问道:“姑娘,您这是有什么事情吗?”
慕晓晓缓缓抬起头,看向小二哥,轻叹了一口气,眼中泛起泪花,声音有些哽咽地说道:
“我父母都不在了,如今我孤苦伶仃,本想来这边投靠亲戚,却怎么也找不到。现在身上的钱也所剩无几,我听说普陀寺会收留一些人,所以想问问小二哥,您知不知道那里具体有什么要求呀?”
说完,她还假装用袖子轻轻擦拭那本就不存在的眼泪,那模样,任谁看了都会心生怜悯。
小二哥听了,不禁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出不忍与同情之色。
“原来如此,普陀寺确实时常收留过往的旅人,不过具体要求可能会因时因事有些变化。但有一样是必须的,那就是身契(就像现代的身份证),其他的倒没什么特别的要求。寺里的大和尚们都是慈悲为怀的人,只要您心地善良,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真的谢谢小二哥了。”慕晓晓眼中含泪,满是感激地谢过小二哥后,转身朝客栈外面走去。
“真是可怜啊,一个弱女子没了双亲,这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小二哥看着慕晓晓离去的背影,面露不忍之色,摇了摇头,轻叹了一口气,然后又低下头继续擦桌子。
这边慕晓晓出了客栈,想到身契还在李家村,便决定先回村里取了身契,再去普陀寺求宿。
“我记得村里有定时往返城里的牛车,午间好像就有一趟,还有4个小时,也就是两个时辰,时间还来得及,我可以先去买点东西备用。”
慕晓晓一边在心里盘算着,一边朝着集市走去。
慕晓晓走进集市,只见这里摊位一个挨着一个,琳琅满目,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她径直走向一家布庄,打算买些备用的衣服。
刚踏入布庄,一位身穿绿色素衣的婶子就满脸热情地迎了上来,
“姑娘想买些什么?叫我柳婶就好啦,我们家可是这条街上最实惠的店铺呢!”
慕晓晓环顾了一下店铺里的布料,转头对老板娘说道:“柳婶,我想买一套成衣裙,日常穿着的那种。”
“好嘞,姑娘,这边请。”
柳婶一听,脸上笑成了一朵花,赶忙带着慕晓晓往布庄里面走去。毕竟买成衣的顾客不多,成衣的利润可比卖布料高多了。
来到室内,只见架子和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衣服,有普通的衣裙,也有不少精致的绣花裙。
“这个多少钱?”
慕晓晓的目光迅速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一套米黄色和浅蓝色相间的棉布衣裙上。这套衣裙的衣襟、袖口和裙角都绣着小巧的花朵,简约而不失精致。
柳婶见状,拿起衣裙,向慕晓晓展示了衣服的前后左右。
“姑娘,这套衣裙看着朴素,但这些边角上的绣花恰到好处,可好看了。可惜就是布料是普通的棉衣,差了点,所以就给姑娘便宜点,一套180文钱,两套350文钱,怎么样?”
慕晓晓歪着头,心里琢磨着砍价的事儿,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柳婶,可以再便宜点吗?310文钱可以吗?”
“哎呀,姑娘啊,350文钱已经很便宜了。你看看这绣花,多精致啊!要是没绣花,310文钱倒是可以给你,可这衣服这个价真卖不了。”
柳婶无奈地摇了摇头,接着眼睛一亮,补充道:
“不然这样吧,姑娘,350文钱,我再送你一套里衣裤。”
慕晓晓眼珠一转,看向台子上放着的绣花鞋,拿起两双素色的绣花鞋给柳婶看了一眼。
“柳婶,这鞋怎么卖啊?我想买两双。”
“嗨,这绣花鞋本来一双要30文钱呢。你买两双鞋,再加上这件衣服,就只收你50文钱啦!而且还送你两双袜子哦!再加上这两套衣服,一共收你400文钱,咋样?这可真是最低价了哟!”
柳婶稍作思考,便爽快地说道。
“好的,婶子也是个爽快人,400文就400文吧,帮我包起来。我以后肯定还会再来光顾您的。”
慕晓晓见状,也不再犹豫,麻利地从衣袖(实则是空间)里取出400文钱递给柳婶。
“哎,柳婶家别的不敢说,但价格绝对是最公道的。下次要是有什么需要,记得来找我啊,我还给你便宜。”
柳婶笑盈盈地接过钱,放进柜子里,然后从柜台上拿了一块青灰色的布,熟练地把适合慕晓晓身形的衣服和合适大小的鞋子包起来,捆成一个包袱递给慕晓晓。
“好的,柳婶,那我就走了。”
慕晓晓把包袱挎在肩上,向柳婶道别后,转身准备离开布庄。
柳婶快步走到布庄门口,挥着手,“下次还来呀!”
慕晓晓背对着她挥了挥手,朝着城门口走去。
来到城门口,慕晓晓发现距离牛车出发还有半个时辰,正巧看到路边有卖包子馒头的,心想买点备在空间里也好,万一饿了没吃的,这些就能应急。
想到这儿,她脚下生风,朝着包子铺走去。嘿,还没走到,就瞧见刚出炉的包子热气腾腾的,再看摊子上,包子、馒头、花卷应有尽有。
“老板,这包子、花卷怎么卖?都有什么口味啊?”慕晓晓边说边指着包子和花卷问道,她可不想再吃馒头了。
“花卷1文钱2个,有甜的和咸的两种口味。包子素的1文钱1个,荤的2文钱一个,有白菜猪肉馅、韭菜猪肉馅、牛肉馅的,你要多少?”老板满脸笑容地回答道。
慕晓晓手托着腮,思考了一下,拿出15文钱递给包子铺老板。
“来5个白菜猪肉馅的包子,5个甜的花卷和5个咸的花卷,包起来带走。”
“好嘞,马上帮你包。”包子铺老板手脚麻利地收了钱,按照要求把包子和花卷用荷叶包好,递给慕晓晓,“来,拿好哈,下次再来啊。”
付完钱,正当慕晓晓提着东西准备离开时,一个年迈的老婆婆叫住了她。
老婆婆满脸和善,“慕家丫头,你这是要回李家村?”
慕晓晓有些惊讶地点点头,仔细在记忆中搜寻,这位婆婆好像是李家村里正家的,不过她们没怎么接触过,不是特别熟。
老婆婆接着说道:“这两天没在村里看到你,可把我担心坏了,现在看到你没事,我就放心了。”
说完,她停顿了一下,满脸疑惑地看着慕晓晓,“不过你一个女孩子,来城里做什么呀?这到处跑可不安全呢。”
听到这儿,慕晓晓眼珠一转,假装用袖子擦眼泪,开始酝酿情绪。
“李婆婆,您是知道的,我父母都不在了,我们家又是外来户,在村里没个亲戚。之前听我爹说城里好像有个亲戚,所以我就来看看。”说完,她又开始抽抽搭搭地哭起来。
“啊,丫头,那你找到亲戚了吗?你这孩子真是命苦啊,这么小父母就都走了。”
李婆婆一听,赶忙上前,轻轻摸了摸慕晓晓的头,安慰道。
慕晓晓那白净的脸上挂着一串泪珠,看起来可怜兮兮的,任谁见了都忍不住心疼。
“李婆婆,我问了,那个亲戚搬到旁边的镇上去了。我准备回村拿身契,然后把房子卖了去投奔他们。婆婆,您儿子是里正,您能不能帮帮我,把房子卖掉给我凑点路费呀?”说着,她又哭了起来。
李婆婆看着眼前这个可怜的孩子,心疼地拍了拍她的肩膀。
“你放心,我肯定让我儿子尽快帮你把房子卖掉。不过,你那个亲戚可靠吗?”
“可靠的,那是我亲大伯,我去他肯定会收留我的。”慕晓晓赶忙用袖子擦了擦哭得红红的眼睛,看着李婆婆说道。
“得了,老婆子我一定帮你。我们现在就回村去。”李婆婆得了准话,马上拉着慕晓晓来到城门口坐车的地方,牛车已经在那儿等着了。
于是,慕晓晓花了2文钱,和李婆婆一起坐上牛车,朝着李家村的方向驶去。一路上,慕晓晓和李婆婆聊得很是愉快,她安静地听着李婆婆的叮嘱,不时地点点头。
其他同路的村民好奇询问,李婆婆便把慕晓晓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大家都对慕晓晓充满了同情。没一会儿,牛车就到了李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