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直接把教化之权收到手里了。
这焚书坑儒,最大的收益是被朝廷得了啊。
教化之权说是分给了百家,实则握在朝廷手里,百家得到了什么?无非是没有先前打压的那么狠了而已。
朝廷肯定会打压百家学说,让百家在一个控制范围内。
不可能任由百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百家的脑袋上依旧悬着一把利剑,只是这把利剑从儒家换成了朝廷。
“殿下,这其中肯定有误会!有误会啊!我儒家乃圣人门下……”
这时候,还有胡子一大把的腐儒想要让朱雄英收回成命。
然而,话都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圣人,怎么,就你们儒家有圣人吗?我们兵家难道就没圣人吗?”
“就是嘛,我们纵横家也有圣人好吧。”
“这整的,谁家没个圣人似的。”
“我们说,是因为我们真的有圣人,你们小说家有啥圣人?”
“我……我……说得像你们名家有圣人似的,人家纵横家有啊,你们难道有吗?”
说好的一起怼儒家的,怎么还内斗了。
哦,忘了,儒家怼完了,不用再一致对外了。
“此次设立国教,乃孤之错,孤太轻信书中之言了,识人不清,听信谗言,才搞得如此兴师动众,孤要向万方谢罪。”
说着,朱雄英拱手向前方众人一拜。
直接把设立国教的事情从自己身上摘的一干二净了。
这个跟自己没关系。
俺就是个八岁的小孩子,俺是被人骗了,呜呜。
“殿下!”百官也纷纷俯首在地。
妈耶,朱雄英咋还整什么谢罪的事情呢。
写完罪之后,朱雄英说道,“回宫。”
说完,甩袖离去,一副被儒家气得不轻的样子。
百官纷纷跟着起身,禁军开出一条路,朱雄英坐上了车辇,百官紧随其后。
浩浩荡荡回宫。
礼部尚书愣愣地伫立在狂风之中,衣袂翻飞,发丝凌乱,他瞪大双眼,满脸不可置信,心中暗自叫苦不迭。
“这……这究竟是谁出的馊主意啊!”
朝廷竟然要将那已经外放了上千年之久的教化之权给收回来,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不过嘛,这主意虽然馊了点儿,但是这教化之权一旦被收回,按照常理来说应当是归属到自己所掌管的礼部名下才对。
跟谁过不去都没关系,主要是谁不想手中权力大呢?
礼部尚书这个位置接下来肯定会很吃香的。
想到此处,礼部尚书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因为礼部尚书深知,如果真如自己所想,那么礼部内部必然会迎来一场巨大的人事变动。
而在这场风波之中,倘若自己无法成功成为朱雄英的心腹之人,恐怕自己这礼部尚书的宝座就难以坐稳了。
一念及此,礼部尚书心急如焚,再也顾不得许多。
只见他脚下生风,急匆匆地朝着朱雄英所在之处奔去,想要赶在其他人之前向其表明忠心,以保住自己如今的地位和权势。
“呵呵,真是可笑至极!你们儒家平日里不是口口声声地宣称在宫中悉心教导着皇族子弟们吗?可如今呢?竟然干出这种坑蒙拐骗的勾当来!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君子之道、圣贤之学吗?”人群中有人率先发出一阵冷嘲热讽。
“可不是嘛!就连太子殿下这样年幼纯真的孩子,你们居然也狠得下心去欺骗,真不知道你们的良知和道德底线究竟在哪里?依我看呐,这将儒家设立为国教一事,分明就是你们花言巧语诓骗太子殿下所下达的旨意!如此行径,实在令人不齿!”另一个人紧接着附和道,语气中充满了鄙夷与愤怒。
“哈哈哈,这下可好了,本想借着皇家的权势让自家学派风光无限,却没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搬起石头狠狠地砸在了自己的脚上!想必此刻你们已经开始后悔莫及了吧?”又有一人幸灾乐祸地大笑起来,那笑声回荡在空气中,仿佛要穿透人们的耳膜。
“哼,如此对待一个尚且年幼无知的孩童,你们的良心莫非都被恶犬给吞食殆尽了不成?亏得你们还整日里自诩清高,满口仁义道德,原来都是些虚情假意罢了!”这时,一位老者站出来,义正言辞地斥责道。
“呵忒!瞧瞧你们曾经吹嘘的万般皆下品,唯有儒学高,现在看来简直就是个天大的笑话!等着瞧吧,儒家跌倒,百家吃饱,接下来必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狂风暴雨,到时候看你们如何收场!哈哈哈哈……”又是一阵哄堂大笑响起,如潮水般向那些儒家弟子涌去。
“张嘴仁义道德,闭嘴道德仁义,你们也有今天,哈哈哈哈。”
百家弟子个个嘲讽不已,对内虽然明争暗斗,但是对儒家那可是一致对外的。
儒家被朱元璋这一道圣旨给一脚踹下神坛了,哈哈。
朝廷下旨,焚书坑儒。
热闹看完了,便都开始陆陆续续的离场了,他们或是三两成群,一边走一边还兴奋地讨论着刚才看到的精彩情节。
或是独自一人,默默地回味着那令人难忘的瞬间,人群渐渐散去,原本喧闹的场地逐渐恢复了平静。
朝廷要焚书坑儒的消息仿佛长了翅膀一般,以极快的速度向着四面八方传播出去。
无论是狭窄的街边小道,还是人来人往的酒馆客栈,到处都能听到人们在议论着这件事。
街头巷尾、茶余饭后,大家谈论的话题全都围绕着朝廷焚书坑儒这件事展开。
有的人对此表示愤怒和不满,认为这是对文化的极大破坏。
而有的人则显得惶恐不安,担心自己会受到牵连。
还有的则是表示大快人心,这群腐儒早就该被废了。
儒家已死,百家当立,岁在壬戌,天下大吉!
百家弟子顾不得多嘲讽儒家,更急的事情是得赶紧编撰书籍,开始争抢教化之权。
这时候,螃蟹可没人吃了啊。
谁先吃这第一口螃蟹,是容易奠定老大的位置啊。
“昔年我纵横家寥寥几句话,说降一个国,百家在我纵横家面前,岂放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