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白胡子三叔祖带来的消息,让小山村沸腾了一个小晚上,父母叮嘱儿女、爷爷叮嘱孙子、孙女,长辈们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关爱自己的后辈。
刘老爹也不免俗,刘老爹年轻时,可是十里八乡的俊俏后生,这老了,也是一表人才,当夜就把几个子女叫到跟前,摆出一副一家之长的派头,准备给几个孩子训导几句、交代些出门在外些事项,别给他刘老爹丢人。
虽然刘老爹最远也就去过主家及县城几次,但也总比没见过世面的几个瓜娃子强,可他显然低估了他那几个孩子。
他那几个孩子都不是省油的灯,老大不用说了,长得虎头虎脑、村里头年轻后生的领头人,从小到大没少惹是生非,偏偏性格大大咧咧,说啥他也听不进去。
至于老二,长得眉清目秀、仪表堂堂,为人又机灵过人,早些年被在主家做小管事的远房堂叔看中,带去主家调教做事了,这会儿想训也训不到。
小女儿刘小妹儿,一天到晚古灵精怪,也是个坐不住的性格,深受老两口喜爱,老父亲才说两句,就撒泼打滚,找个借口说要去茅厕,一溜烟不晓得跑哪里去了…
最后发现,只能在老三三憨儿跟前摆摆家长派头了。
什么照看好妹妹呀,紧跟村里人啊、不要跟大哥瞎胡闹之类…
旁人感觉很枯燥的话语,可刘宁却听得津津有味,多少年了,自从父母去世后,他就仿佛成了这个世界多余的人,没人在乎他的死活,现在换了个身子,这样的被人关爱让他倍感珍惜,仿佛人生又有了意义、有了价值,似乎又看到了死去的父母,不由得眼角流出了眼泪。
刘老娘看到刘老爹说得孩儿都哭了,不由得责备刘老爹几句,打发刘老爹去收拾准备吃货,给明儿早上带路上去了,免得乱花钱。
就这样,三憨儿家的家庭会议闹剧般的结束了,但不管怎样,浓浓的关爱,三憨儿刘宁感受到了。
对明儿的祭祖活动也有了一丝期待,这是到达这个世界来,第一次走出小村子 ,明儿也许能去读读族学,将来考个进士之类,谋取个一官半职,端上铁饭碗,娶几房媳妇生几个娃,把上辈子的遗憾补上,也享受一下地主老财的糜烂生活,想想还有些小激动呢。
于是这个晚上三憨儿刘宁兴奋得没有了多少睡意,旁边刘老大那轰鸣般的鼾声,更是把刘宁那可怜的睡意驱赶了个干干净净。
既然无法入睡,那就不睡了,不如把这大半个月的见闻梳理一遍,也好为以后的日子打算打算。
这是一个叫大魏的国家,皇族却不是历史上的那些家族,申姓、起源于边疆战场的一个将门世家,趁前朝末期,灾祸连绵,又加上领国入侵,民心尽失时,于是吊民伐罪、起兵造反,屠灭前朝司马家族,成就大魏帝国。
只是具体情况,村里人也说不清楚,在他们的讲述里,这新老两帝国交接战争中,各种神仙、鬼怪参与斗法,听得刘宁一愣一愣的,仿佛在听神话故事,至于什么鬼神仙之类,村民们也说不出了大概来,刘宁觉得大概率是村民们以讹传讹。
村里出名的活神仙跳大神的小犊子奶奶,刘宁也暗地里观察过小老太婆跳大神,看不出任何仙家手段,于是刘宁对于什么仙魔鬼怪之类,纯当民间神话故事听罢了,没当一回事。
大魏王朝建国距今不足百年,三代帝王励精图治,到此时,已经有了些盛世景象,文兴武盛、帝国逐渐走向顶峰。这从小山村里人们基本衣食无忧也正是因为如此。
对于小山村刘宁也做了一些了解,小村子里全都刘姓,只有几户杂姓,据说是九章郡大族刘氏的分支,开宗老祖可以追溯到前朝时期,已经不可考证,几百年下来,家族逐渐庞大、子孙众多,不得不打发旁支子弟迁移出去开枝散叶,小村子也就是其中一个旁支,种的地也是族里的族产,地租极低、又加上大魏建国初期,休养生息的政策,村民们普遍过得还算不错。
这些旁支子弟,平时不用返回主家,但每逢重大家族大事件,各旁支都得参加,同时旁支有过不去的坎儿,主家也会伸出援助之手,
总之,这是华夏没有的新国度,也不是华夏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这是一个陌生的世界,整个帝国文化及统治结构类似于华夏的明清时期,但又有些不同。
了解了这些,刘宁对未来有了几分希望,凭着上辈子那些所见所闻,混过地主老财的日子、置办几房小妾、生几十个娃、享受几十年的太平盛世,怕是没有什么个大问题。
就这样胡思乱想了个大半夜,才迷迷糊糊中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