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内,倾洒在摆满各种精密仪器的操作台上。
杨皓白揉了揉布满血丝的双眼,缓缓从实验台前直起身,伸展着早已僵硬的腰背,关节处发出一连串“咔咔”的脆响,昭示着他又熬过了一个通宵。
构成碧渊云蛟的重构胚,仅仅只是这场艰难克隆实验征程中最简单的起步罢了,往后的每一步,都仿若踏入未知迷雾,只能凭借时间去慢慢揭开谜底,静静观察重构胚究竟能否在模拟环境中顺利发育。
哪怕这次真的成功培育出幼体,杨皓白心里也清楚得很,想借此收获一条神宫境的碧渊云蛟,不过是痴人说梦。
碧渊云蛟,成长周期漫长得超乎想象,动辄以百年、千年为计量单位,远不是实验室里朝夕之间就能催生的普通物种。
杨皓白真正的野心,是攻克克隆技术这一难关,让实验彻彻底底地成功。
清晨的微光悄然透过窗户的缝隙,洒落在满是仪器的实验室里。
杨皓白活动了一下酸涩的肩膀,目光扫过一旁摆放的一百多个重构胚,眼神中既有一丝欣慰,又透着无奈。
这些重构胚,倾注了他无数心血,是他彻夜不眠的成果。
只可惜,受限于模拟母体环境培养皿的稀缺,眼下他也只能做到这般程度了。
“‘实验一号’,把碧渊云蛟血肉实验的数据完整保存下来,再去把辰风的骨髓取来,准备记录血兽战体实验。”
杨皓白对着悬停在半空、闪烁着指示灯的无人机轻声吩咐道。
“收到。”
十架无人机整齐划一地传出机械音,声音在空旷的实验室里回荡,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紧接着,一群身形小巧却动作利落的机器人从角落的充电舱鱼贯而出,有条不紊地收拾起杂乱的工作台。
它们纤细的机械臂灵活地抓取着各类实验器具,将用过的耗材分类归置,又小心翼翼地把剩余的碧渊云蛟血肉转移至特制的恒温保存箱,箱内的营养液缓缓流动,维持着血肉的生机,确保细胞活性不受丝毫影响。
“死亡的碧渊云蛟若是知晓自己死后的一块血肉,被反复拿来做实验、保存活性,怕是气得能原地诈尸吧?”
杨皓白盯着那块血肉,嘴角勾起一抹自嘲的笑意,抬手摩挲着下巴,低声打趣道。
话音刚落,一个机器人便端着托盘匆匆赶来,托盘上放着几支密封严实、表面已消毒的试管,里面装的正是辰风的骨髓和精血。
杨皓白伸手拿起一支,对着灯光端详,他不禁皱起眉头,满脸疑惑:
“辰风说他的骨头都换成血兽圣尊的了,那这骨髓,到底算谁的呢?”
他稍作思忖,很快便有了主意:
“算了,做个 dNA 检测,真相自会大白。”
杨皓白放下试管,从一旁的样本盒里取出事先拔下的辰风的一点毛发,熟练地操作起 dNA 检测仪。
在这个世界,虽说生物技术已经十分发达,但面对辰风这般特殊体质,依旧充满未知。
等待结果的过程中,实验室里安静得只剩下仪器运转的轻微嗡嗡声。
杨皓白的手指不自觉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目光紧盯着检测仪的屏幕,心跳莫名加快。当结果跃然眼前时,他瞪大了双眼,满脸的不可置信:
“dNA 检测结果竟然是 99.9%确定是同一个人的 dNA!”
杨皓白震惊之余,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猜测:
“是骨髓的 dNA 被改造了?还是辰风原本的 dNA 遭遇重塑?又或是两者的 dNA 神奇融合、重新组合了?”
一想到这儿,他的眼神愈发炽热,探索欲如熊熊烈火般燃烧起来:
“越来越好奇那些特殊体质或是强者的后代,是不是依靠dNA继承父母辈的特殊力量的了。”
这种好奇心驱使着他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下一轮实验当中。
“辰风的血兽战体源于血兽圣尊的骨头改造,这背后的原理到底是什么?”
杨皓白一边喃喃自语,一边在脑海中飞速梳理思路,“要么是骨头上附着某种我目前还无法检测的神秘力量,潜移默化改造了他的身体;要么是骨髓内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出的血细胞,在辰风体内循环流通时,逐步引发了身体机能的改变。如果是后者,那岂不是意味着……我有可能人为制造出特殊体质!”
这个大胆的设想让他兴奋得双手微微颤抖。
一念及此,杨皓白不再迟疑,当即决定付诸行动。
他从冷冻柜里取出一份样本——一份是解冻后的小白鼠造血干细胞,准备和辰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细胞融合实验。
虽说在这个奇异的世界里,免疫排斥现象莫名消失,可人体细胞与小鼠体内环境依旧有着天壤之别。
细胞因子、信号分子的浓度与种类截然不同,如同两种不同的“生态系统”,这些差异极有可能致使移植的人骨髓细胞无法精准捕捉小鼠体内的分化信号,进而难以正常分化。
但杨皓白没有退缩,相较于直接移植骨髓到小鼠体内,细胞融合总归多了几分成功的可能。
至于基因工程手段,他打算暂且搁置。毕竟现阶段,他连人体内所有细胞的类别都尚未完全厘清,更遑论精准操控基因了。
人体基因组宛如一座浩瀚无垠的迷宫,蕴藏着海量未知信息,他还有完善分析人体各个基因作用的艰巨实验要做。
眼下,细胞融合实验是最值得一试的突破口,哪怕前路荆棘满布,他也要拼上一拼。
准备工作就绪,杨皓白深吸一口气,戴上无菌手套,将两份造血干细胞混合。
然后,将培养皿放入电融合仪器中。
这是电融合法,这种方法融合效率高、对细胞损伤小。
在高频交流电场和高压直流电场作用下,使细胞彼此靠近并发生融合。
诞生出一个又一个全新的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