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宝站在那面镜子前,聚精会神地盯着镜中的自己,然后缓缓抬起手,轻轻抚摸了一下自己的鼻子。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镜子里那个与他一模一样的“吴大宝”竟然也同步做出了相同的动作——同样轻柔地摸了摸鼻子!这让吴大宝兴奋不已,他像是找到了一个新玩伴似的,开始不停地对着镜子摆弄各种姿势和手势。
只见吴大宝开心地朝着镜子里的自己用力挥了挥手,而镜子里的吴大宝竟也立刻回应了他,同样欢快地挥动起手臂来。然而就在这时,吴大宝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镜子里的那个“自己”似乎有些不对劲,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镜子里的人所有动作都和现实中的自己是相反的!尽管如此,吴大宝还是觉得有趣极了,依旧乐此不疲地与镜子玩闹着。
一旁的张好古和宋应星原本正忙着各自手头的工作,但当他们注意到吴大宝滑稽可爱的举动时,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后不约而同地相视一笑。那笑容里既有对吴大宝天真童趣的喜爱,又带着几分对眼前新奇景象的好奇。
此时,张好古将目光从吴大宝身上移开,转而落在了那张铺在桌子上的镜子上。于是,他伸手拉住身旁的宋应星和还在对着镜子比划的吴大宝,轻声说道:“走,咱们出去聊聊这镜子的事儿。”
三个人鱼贯而出,离开了这间略显昏暗的仓库。一出门口,宋应星便迅速回身将门锁好,仿佛生怕有什么宝贝会被别人偷走一般。接着,他们一同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向宋应星的办公室。待三人纷纷落座之后,宋应星清了清嗓子,开始向张好古详细讲述起制作这面镜子的全过程。
据宋应星所言,这件事完全是由他和方以智的亲自动手完成的。为了成功打造出这样一面完美无瑕的镜子,他们可没少下功夫。从最初的选材、配料,再到一次次反复试验调整工艺参数,整个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期间,张好古仅仅是提供了一个大致的制作方法以及所需材料的种类等关键信息,至于具体该如何操作、需要尝试多少次才能达到理想效果等等细节问题,则全靠宋应星和方以智两人不断摸索实践。
说到这里,宋应星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着说:“唉呀,我们俩也真是记不清楚到底试过多少回啦!反正就是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失败了就总结经验教训重新来过……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总算是大功告成咯!”说完这番话,宋应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如释重负且略带自豪的神情。
张好古心里不禁涌起一丝担忧,他眉头微皱,转头看向身旁的宋应星,语气略显急切地说道:“水银有毒这件事情我之前不是已经跟你们讲过了吗?怎么还如此不小心啊!”
宋应星连忙回应道:“张大人放心,我们俩都清楚着呢,一直都把口鼻捂得严严实实的,而且特别小心谨慎。刚开始往玻璃上倾倒水银的时候,我们可都是戴着玻璃头盔的呀,一点儿水银气体都不可能进入到口鼻之中。哦对了,说起那玻璃头盔,咱们还是赶紧过去瞧瞧吧!”
话音刚落,张好古便迅速起身,迈着大步朝着实验室的方向径直走去。宋应星见状,赶忙与吴大宝一同紧紧跟随其后。不一会儿功夫,他们三人便抵达了实验室所在之处。
只见实验室的外围建有一座小巧玲珑的房屋,屋内坐着两名精神抖擞的警卫。当他们瞧见来人是张好古和宋应星时,其中一名警卫立即从屋内递出了一把钥匙。宋应星伸手接过,并将其稳稳握在手中。紧接着,他又像变戏法似的从自己身上掏出了另一把钥匙来。原来,这个实验室采取的是严格的双锁制度——宋应星和方以智各持有一把门锁的钥匙,而这里的警卫室则保管着另外一把钥匙。这样的安排正是出于张好古的要求,毕竟实验室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够轻易进入的地方。
只有张好古和宋应星进了实验室,吴大宝进了警卫室里面。一进实验室,张好古觉得很满意,全是大大的玻璃窗子,这样里面的光线不错,实验室分内外实验室,外面这层是做普通实验用的,看着桌子上的玻璃仪器,量杯,烧杯,试管啥的,还有些三棱镜,放大镜什么的,都是按照张好古提供的图纸及制作方法弄出来的,所有的东西都放的整整齐齐,也洗刷的干干净净。宋应星解释说有专人做这些。自己和方以智是没时间洗刷刷的。
两人穿过外室后,缓缓地步入了内室。一进入内室,张好古的目光便被桌子上放置着的两个物件吸引住了。乍一看去,这两个物件形似玻璃鱼缸,但仔细观察之下却又并非如此。正当张好古疑惑之际,一旁的宋应星伸手指向这两个类似鱼缸的东西,并开口说道:“致远啊,你瞧,那两个便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玩意儿。”
话音刚落,宋应星随手拿起其中一个,毫不犹豫地将其往自己的头上套去。就在此时,张好古突然发现这个看似玻璃缸的物品居然还连着两条长长的尾巴。不对,定睛再看,原来那并不是什么尾巴,而是两根细长的软管。紧接着,只见宋应星熟练地用手将其中一根软管放入口中,而另一根则精准无误地插进了自己的鼻孔里。
好奇不已的张好古赶忙伸手拿起桌上剩下的那个带着软管的玻璃缸,仔细端详起来。当他触摸到那两根软管时,心中不禁一阵惊叹——啊!竟然是橡胶制成的软管!张好古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情。他万万没有想到,如今已经能够制造出橡胶管这种神奇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