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
营帐的门帘被一一掀开,将领们鱼贯步入。
纪灵已从床榻起身,端坐在帅位之上,神色颇显镇定。
此时,安定军心为首要。
纪灵不敢让麾下人看到自己一副病恹恹模样。
果不其然。
众将进帐后,均第一时间去打量纪灵。
见他面色红润,神情笃定,众人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如今大战在即,要是大将军都病倒了,那这场仗不打也罢。
“诸位,都坐下吧。”
纪灵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微微颔首示意。
此刻,尽管他的脑袋仍昏昏沉沉,却不得不强撑着,开口道:“大家不必忧心,我已无大碍。”
“今夜唤大家前来,是想一同商讨,接下来的战事,我军该如何抵御曹贼的强弩,又怎样凭借我们的优势兵力,一举击败曹贼?”
说完,纪灵的目光在众人脸上逐一扫过,眼中满含期待之色。
然而,众将听后,皆眉头紧皱,沉凝不语。
顿时,营帐内陷入一片寂静。
纪灵见状,心中暗自叹息,懊悔此次未将桥蕤带在身边。
桥蕤在排兵布阵上见解独到。
若他在场,或许能为他出谋划策一二。
乐就见众人沉默不语,无奈起身,拱手说道:“大将军,依末将之见,应对曹军强弩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将士们冲锋时,尽量把队形分散得开一些。”
“如此一来,即便曹军强弩威力再大,也难以对我军造成大规模杀伤。”
“嗯,此法可行。”
纪灵面露欣慰之色,点头认可,随后又满怀期待地看向众人,追问道:“还有其他良策吗?”
实际上,对于如何对抗曹操那威力惊人的强弩,纪灵心里已然有了一些盘算。
但他还是希望先听听众人的意见,再做最后决定。
众将面面相觑,你瞧瞧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敢轻易开口。
毕竟,曹军那种恐怖的强弩,他们以前连见都没见过,更别提想出应对的办法了。
这时,老将张勋犹豫片刻后,起身拱手,语气带着几分谨慎,道:“大将军,末将觉得,曹军这种强弩的射程和杀伤力,跟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蹶张弩有几分相像。”
“我曾在兵书上看到,当时赵国大将廉颇,用盾车抵御秦国的蹶张弩,效果相当不错。”
张勋话音一顿,若有所思继续道:“而战车咱们不缺,只要在木盾外面再蒙上一层铁盾,然后想办法把它们固定在战车上,则盾车就有了。”
“有盾车在前面开道掩护,步兵跟在后面冲锋,应该就不惧曹军的强弩了。”
“这……”
纪灵眼睛一亮,欣然道:“此计甚妙!不愧是老将,果然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啊!”
旋即,纪灵没有丝毫犹豫,吩咐道:“老将军,打造盾车这事儿,就交给你去办了。不管需要什么物资,你尽管一言调配。”
“诺!”
张勋欣然拱手领命。
“嗯!”
纪灵含笑点头,他还真没想到,老将张勋会想出这么个办法。
他原本的想法是,安排几名身披重甲的步兵,手持铁盾在前面开路,其他步兵跟在后面冲锋。
虽说这样一来,重甲步兵还是会有不小的伤亡,但其余步兵的伤亡肯定能大大减少了。
就在这时,
年轻将领长奴也站起身,拱手道:“大将军,末将认为,还可以在盾车上堆些沙袋,进一步增强盾车的抗击打能力和防御效果。”
“不错,此计和张将军的计策正好可以相互配合。”
纪灵眼中闪过一抹亮色,点头称赞。
终于确定了对付曹军劲弩的办法,纪灵心情大好。
紧接着,他继续兴致勃勃和众将领讨论防守营寨的兵力部署。
讨论中,
乐就认为,以曹军现有的兵力,应该不会贸然主动强攻营寨。
那么,曹军则很可能会利用强弩攻击营寨的城墙,以此来打击己方的军心士气。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营寨城墙上的防守兵力,就可以适当减少一些。
让士兵们尽量远离曹军强弩的射程范围,都集中到营寨中心位置待命。
纪灵稍加思索,便同意了乐就的提议。
他暗自心想,不如先忍耐几天,等盾车打造好了,再出营寨让曹操见识一下厉害。
就在众人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营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传令兵匆匆走进营帐,单膝跪地,大声报告:“报!大将军,淮河大营的杨司空,派人送来了一封书信,请将军过目。”
“哼,他该不会是来斥责我的吧!”
纪灵冷哼一声,伸手示意传令兵呈上书信。
“诺!”
传令兵赶忙起身,躬身快步上前,双手恭敬将书信递上。
纪灵接过书信,快速打开扫了一遍。
随后,他冷笑道:“呵,真是胆小怯弱之辈,居然建议我现在就撤回寿春,凭借寿春的坚城防守。”
“大将军,万万不可!”
乐就面露讥讽之色,急道:“末将以为,我军虽败一阵,然尚有十五万雄兵,此役纵不能败曹操,防守亦绰绰有余。”
“正是,大将军,我军兵力优势甚大,断不可失此立功之良机。”
方才献策之年轻将军长奴,亦在旁建言。
“大家放心,杨弘这是想让我在陛下跟前出丑,我怎么可能让他得逞。”
纪灵猛地起身,目光炯炯地看着众人,吩咐道:“一切就按照刚才商量好的计划进行,等盾车打造完成,我亲自率领大家去反攻曹操,报今日兵败之仇!”
“诺,末将得令!”
“诺……”
众将神色一振,齐齐拱手领命。
……
淮河北岸,袁军大营中。
杨弘派出送信的人,很快回来复命。
当杨弘听说,纪灵拒绝了撤军建议后,顿时气得脸色铁青:“纪灵匹夫,就知道徒逞莽夫之勇,面对曹军的恐怖劲弩,除了凭坚城固守,他还能有什么好办法吗?”
这时,杨弘之子杨浩,在一旁阴阳怪气道:“父亲,我早就说了让你别写信,你非不听,现在好了,人家非但不领情,恐怕还因此而嫉恨你了。”
“你懂个屁!”
杨弘狠狠瞪了儿子一眼,恨铁不成钢道:“如今大敌当前,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一旦袁术兵败,其他人或许可以向曹操投降。”
“而我现居仲国司空之位,正与曹操司空之位相冲。”
“你觉得,就算我愿意投降,曹操会放过我吗?”
杨浩脸色一僵,缩了缩脖子,嗫嚅道:“我大仲国有雄兵四十万,此役不可能败吧?”
“唉……”
杨弘长叹一声,道:“兵无常形水无常势,照目前的局势来看,恐怕有点悬了。”
这一战,本来杨弘还是颇有信心。
但是,自从他今晚得知战报,曹操一战干掉纪灵五万大军后,心里就开始没底了。
所以,他才写信劝纪灵撤退,先保住目前兵力,再徐徐图之。
岂料,纪灵立功心切,压根听不进去他的建议。
这就让他蛋疼了。
“父亲,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要不咱们早做打算吧?”
忽然,杨浩眼珠子一转,提议道。
杨弘闻言,顿时脸色微变。
他沉吟了一会后,才压低声音,点头道:“此事你可提前去安排,但在我做决定之前,切莫走漏了半点风声。”
“父亲放心,孩儿知晓轻重。”
说完,杨浩转身走出营帐。
……
次日,
天刚破晓,曹军大营便呈现出一片忙碌的景象。
士兵们在营帐间穿梭往来,搬运着粮草辎重,检查着武器装备。
曹操身着一袭黑色锦袍,腰佩长剑,稳步走出帅帐。
夏侯惇、夏侯渊、赵云、许褚等,已经集齐麾下兵马,待命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