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溪先是摇了摇头,然后又咬着嘴唇说道:“这话我连娘也不敢告诉。
其实我是不想的,但是我知道我这样想是不对的。”
她说的娘,自然是指方氏。
而且即便是肖氏,在她出嫁之前也是给她讲过这些道理的。
甚至在她的陪嫁丫鬟里面,有一个容貌出色的,就是预备给贾琏收房用的。
但是当时听肖氏讲的时候是一回事,如今真得需要这么做了是另外一回事。
听肖氏说这个丫鬟就是预备着给姑爷做小的,毕竟她一家子的卖身契都在潘家呢,不怕她不听话。
凤溪当时还跟着连连点头,觉得母亲说得句句在理。
可如今真得面临要启用这个丫鬟做小时,凤溪觉得怎么想怎么别扭。
那个和自己日日同床共枕的男人,就真得要这样分给别的女人吗?
在凤溪认识的人里,没有哪个男人身边是没有姨娘的。
即便是自己的爹爹和兄长,也都是有姨娘的。
想来想去,似乎就只有敏姑姑家里,这么多年来,只有一个通房,听说还是当年服侍姑父的大丫鬟,情分不一样。
她本又同姑姑亲近,所以就想着有机会了问问她,看看能不能听到不一样的意见。
凤溪说完自己的心里话,眼巴巴地看着王熙凤,她想着,若是连姑姑都劝自己给琏二爷纳妾的话,那可能真得要这么做了。
王熙凤说道:“既然你不想,你就开诚布公地同琏儿说说。
你听听他的想法。
若是他也没有想要添人的意思,那你大可不必非要给他收房或者纳妾。”
“可若他正有此意呢?”还没等王熙凤说完,凤溪就急着问道。
王熙凤笑着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莫急,“若是他正有此意,你也算是认清了你二人之间的情谊吧。”
“此话怎讲?”
王熙凤清了清嗓子,“凤丫头,其实我和你一样,是不愿和别人分享男人的。
我想不只是我,这天底下只怕没有哪个女人是心甘情愿给丈夫纳妾的。
只不过她们都如同你我一样,从小就被教育说应该如何如何。
可是我在嫁给你姑父之后,我才知道只要两个人之间感情好,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
你也知道,我家里就只有银杏一个通房,也是因为她从小伺候大爷,情分不一样。
这么久以来,房里再没有添人,一是我不愿意,二是你姑父他也不愿意。
我二人互爱互敬,心里眼里都是容不下第二个人的。
如果你和琏儿也是如此,那大可不必非得因为你有孕在身要给他添人。
你要知道,这房里的事,也是有别的方法可以解决的。”
说到这里,王熙凤自己先不好意思地笑了。
看着凤溪红透的脸,她又接着说道:“只要琏儿不愿纳妾,姑姑教你其它的法子。
保证他离不了你。”
凤溪感觉自己的脸都要着火了,她嗔了一句,“姑姑,您还没说万一他同意该如何呢。”
王熙凤说道:“若是他同意,你就把往日对他的心思收起来。
日后多放到自己和孩子身上。
这过日子啊,并不是只围着男人转。
特别是你有了孩子以后,你会发现抚育一个孩子成长,也有很大的成就感。
你们又是长房长子,将来你也是要做当家主母的。
你只要把家管好,把自己的孩子管好,没有那些情情爱爱的,日子也一样可以过得有滋有味。”
王熙凤这话说得也没错,至少她刚重生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
她那时因为前世被贾琏背叛,对男人也算是心灰意冷了。
所以即便知道自己重生为了贾敏,她更多的想得也是如何把林家经营好,把自己和林如海的身体照顾好。
只要他们都好好活着,这一世就能改变林、贾两家,甚至还有史家、王家的悲惨命运。
那会她对林如海也没什么感情,但是每日照顾着宋夫人和黛玉,打理着家里的大小事宜,经营着田产商铺,这日子过得也很充实。
只不过嘛,后来林如海对她的情谊让她再次尝到了两情相悦的滋味。
感情这东西,可以说是让生活锦上添花吧,但却不是必不可少。
当然了,这些话她没法和凤溪明说,只得先如此解释。
虽然这一世,贾琏确实变化很大,但是她也不敢保证在提到纳妾一事时他会是什么反应。
前世贾琏就不是个吃素的,如今虽然收敛了,但就怕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所以她不得不让凤溪先有个心理准备。
如果说贾琏又做了像前世那种背着凤溪偷吃的事情,王熙凤大可亲自出马打断他一条腿。
但是妻子有孕,丈夫想要收个通房或者纳个妾,却是再正常不过得事情。
虽然王熙凤深恨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不同意就是犯了七出的“善妒”这种破规矩。
但这却是她无力改变的,可能再重活十辈子也改变不了。
凤溪听完姑姑这番话,心里似乎清明了一些,但是一想到如果贾琏愿意纳妾,她就觉得心里如刀绞般地疼。
不过长痛不如短痛,就像姑姑说的,如果他愿意,那也算自己认清了他,以后断不会像现在这般爱恋着他了。
姑侄二人又说了会贴心话,特别是王熙凤作为过来人,给凤溪传授了好些怀孕方面的知识,连她说的床笫之事也教了。
让凤溪听得直捂脸。
王熙凤一开始也是有点不好意思讲的,但是见凤溪这个样子,觉得好玩,反而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了。
把她这次有孕以来从书上看来的自己都没有试过的一些法子都讲给了凤溪听。
真可谓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二人说得正热闹,贾母已经午睡起来了。
出来一看她二人头碰头嘀嘀咕咕的,不免好笑。
“你两个一个是当了母亲的,一个也马上要当了,怎么还像小孩子一样呢?”
王熙凤冲着贾母露齿一笑,“这不是回娘家了嘛,有娘在,就觉得自己是个小孩子。”
这话说到贾母心坎上了,可不是嘛,只要有娘在,孩子永远是孩子。
她也凑到二人身边,笑着问道,“说什么呢这么热闹,让我也听听呗。”
姑侄二人相视一笑,这话还真不能让贾母听了去,不然下巴怕是都要惊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