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常宝不用去学武了,不止水溶开心,常宝也开心。
但是他姐姐牛晓绮却不开心了。
弟弟不去了,自己可要如何找机会接近水溶呢?
两个人都年纪渐长,即便打着表哥表妹的旗号,也不能像小时候那样随意见面了。
所以当牛晓绮听说常宝不用去北静王府习武时,眼睛瞪得比铜铃都大。
“小小年纪,怎地如此吃不了苦?”
牛晓绮怒气冲冲地质问弟弟。
常宝一张脸都要皱成包子了,“哪里是我吃不了苦?
是小郡王同父亲说我不是习武的料子嘛。”
牛晓绮听闻居然是水溶不让弟弟练了,心中一百个不信。
“怎么可能?
我上次问他你学的如何,他还说你虽然一开始有些娇气,但是后来倒也坚持住了。
怎可能又说你不是习武的料子呢?
定是你自己偷懒,找的借口!”
常宝大声说道:“你不信就去问爹啊!
就是小郡王和爹说了以后,爹才说不让我去的。
休要什么都赖到我头上!”
牛晓绮想了一下,又问道:“那林家兄弟二人呢?
还在吗?”
常宝气哼哼地说道:“自然是在的,他二人最会巴结小郡王了。
成日家围着小郡王转,小郡王怎可能不让他二人留下呢。”
其实平日里水溶主动去找林家兄弟的时候更多,但是在牛常宝看来,如果不是林家兄弟刻意巴结,小郡王到底是凭什么要与他二人交好?
牛晓绮一听这话立刻就信了。
在她看来,像林家那种并非是四王八公的家庭,肯定是要对王府曲意奉承的。
说是送儿子去习武,其实还不知道是打了什么主意呢。
要不然那林姑娘为何又对着水淙如此献媚?
若说没有觊觎水溶的想法她是不信的。
如今说是水溶不让弟弟习武,保不齐这背后就是林家兄弟搞的鬼。
他二人成日缠着水溶,谁知道说了弟弟多少坏话呢。
牛晓绮心中怒火丛生,恨不得立刻冲到林家去论个究竟。
背后使这种阴招,也太卑鄙了。
他们是以为把弟弟赶走了,自己就没有和水溶交往的机会了吗?
她偏不能让他们如意。
牛晓绮倚在窗前,抬头看向天空中那一轮皎月,渐渐变幻成水溶的脸。
目似明星,嘴角似笑非笑,牛晓绮竟是有些痴了。
自七岁那年在裘家见到水溶之后,她就再没见过比他更好看的男子。
她就不信两人认识了这么多年,水溶心里一点儿都没有她。
只要自己再舍下些脸面,多多找些机会与他一起,就凭自己的家世容貌,做他的北静王妃还是很有资格吧。
想到这里,牛晓绮的脸有些微微红了,她眼里心里再容不下第二个男子。
无论如何,她都要想办法嫁到王府。
天气渐凉,中秋将至,等佳节过完,宫里就要进行新一轮的采选了。
新皇登基,自然也是要充盈后宫的。
虽然元春知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但是她心里还是很不是滋味。
毕竟自打她入府后,李湛身边还没有再添过新人。
她差点就要忘了他会是未来的天子,他会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
如今李湛继位已有大半年的光景,各项事务也都走上了正轨,就连朝中大臣的折子里都有请求新皇广纳后宫的建议。
所以采选,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罗氏在被孔皇后钦定为太子妃的那一天起,就知道自己的夫君注定不能只属于自己一个人。
她对采选一事倒是处之泰然,李湛也把此事交由她全权负责。
这日,罗氏请了元春和霓裳二人来她的凤栖宫一起商量选秀一事。
听着罗氏的安排,元春内心苦涩,但还是强打着精神点头附和。
倒是卫霓裳神色自如,看不出有半点波动。
她二人走后,罗氏心中暗自忖度,这有宠和没宠还是不一样的。
皇上对卫氏的宠爱不多,卫氏对皇上也就没有过多的贪念。
但是元春在东宫的时候得到的偏宠太盛,所以此时才会这般难以接受吧。
只希望她自己能尽快调整好心态,毕竟这里是皇宫,可不是一般人家。
采选之前,王氏借着过节的时机,递了牌子求见元春。
这种人伦之事,罗氏再没有什么不准的。
王氏递牌子的第二天,就准她进宫和元春见面。
王氏此次进来,主要是想要完成薛姨妈的请求,助宝钗成为公主伴读。
她本以为只不过是小事一桩,奈何元春听后却直摇头。
“您趁早劝姨妈打消这个念头吧。
如今宫里的几位长公主年纪已经大了,都是待嫁之龄。
至于皇上的几位公主,都是皇后所出。
恕我直言,就凭薛家和咱们家的这层关系,皇后都不会选薛家妹妹作为伴读的。”
这话不假,虽说罗氏和元春关系不错,但若是在公主伴读中再同元春有所牵扯,反倒把二人的关系搞复杂了。
所以罗氏是一定不会选薛宝钗的,元春自然也不想开口去讨嫌。
“那郡主呢?”
王氏想着退而求其次也不是不行。
元春蹙眉,据她所知,如今适龄需要配备伴读的郡主就只有顺亲王家的两个女儿,以及南安郡王家的一个女儿。
去顺亲王家肯定是不合适的。
但是那南安王妃,听说颇有城府,并不是个好相与的。
这薛家表妹去她府上,岂不是羊入虎口嘛。
她把自己的顾虑一五一十都同王氏说了。
王氏虽不知为何顺亲王府去不得,但是既然女儿这么说那必定是有原因的。
她说道:“话虽如此,但是我若这么去和你姨妈说,她定是觉得我们母女不想帮忙,是推托之词。
我要如何解释才好呢?”
元春展眉笑道:“这有什么。
姨妈有这样的想法,无非是希望表妹将来能嫁个好人家。
有我这样的表姐在,表妹将来还能嫁的不如意嘛?
何苦让她去别人府里伏低做小的受气呢。”
王氏一听,确实如此。
她笑道:“你果然是我的亲亲女儿。
你说的是正理儿,我就这般去回复你姨妈。
她若得了你这样的话,自然也就不会想让女儿去做什么劳什子的伴读了。
哪怕是给公主做伴读呢,还能比得上在家里做小姐舒服?”
“正是这个道理啊!”元春笑道。
王氏听到女儿肯这样帮助娘家人,心情舒爽。
女儿再同她那个姑姑亲又有什么用,关键时刻都还是向着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