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陈景点击上传,揉了揉眼睛,旋即躺到床上。
这网站的说法是一万字以上就由编辑审稿,十万字是自己提交申请。
一夜很快,陈景的生物钟在八点就醒了,实在是困啊。
陈景打了打哈欠,明天还是不能熬夜,不过没有听见楼上的脚步声,何楚薇估计还在睡觉吧。
陈景简单洗漱完,吃完桌上留着的早饭,坐到电脑前,打开作家后台,没有任何动静,收藏一点没动啊。
其实陈景想过许多创业。
例如搞电商,做生意,还有就是进军某个行业,房地产之类的。
但是成本都太高,而陈景突然多出一个无成本的创业,那就是写作。
这个职业,在有电脑的情况下,除去时间成本以外,可能唯一的成本就是电费吧。
陈景打了个哈欠,继续开始码字。
写文还是比作文简单,陈景一上午时间就写了六七千字。
要是让别的网文作者看到这手速,都是要羡慕的流口水啊。
陈景编辑好章节名,直接点击上传。
日更六千应该没什么问题。
中午饭时间,陈景走出房门,发现爸妈都不在。
而此时门外响起敲门声。
陈景一开门,是何楚薇站在门口。
何楚薇今天穿着一身纯白搭配,还戴了一个帽子,运动风格还是头一次见。
毕竟每天都得穿校服,今天是第一次解放穿搭。
“进来吧,你吃饭了吗?”
“没呢,不是说好一起出去吃吗。”
这暑假的第一天,说实话,何楚薇还没有缓过来。
所以她来找陈景,缓冲一下这个时间的过度。
陈景心想好像没有说好一起出去吃吧。
可能是爸妈说的,旋即陈景笑道,“行,那你等我,我换个衣服。”
陈景把睡衣成短袖短裤,甚至洗了把脸才出门。
男生能做到这种地步,已经是很不错了,那如果这个男孩为了见你而洗头,那可是更为难得。
“我们去吃什么啊?!”何楚薇是一脸的期待。
她可是知道陈景以前到处去玩,肯定知道很多好玩好吃的地方。
陈景想了想,昨天吃了火锅,以前也吃过烤肉,那现在...
“我想去吃小笼包,就我们小学门口那一家。”何楚薇突然提议道。
因为她看到陈景在思考,肯定又想去吃什么大餐,那可太花钱了。
还不如吃个六块钱的小笼包呢。
陈景突然也怀念那边的味道了,笑道,“好啊,走,我载你去。”
陈景转头,推出许久没骑过的自行车。
“那么久没骑了,有没有手生啊。”何楚薇打趣道。
陈景连忙摇头,“你上车就知道了。”
行驶在街道上,感受到炙热的阳光,陈景骑的速度一点不慢。
还是这个时候好啊,高三的暑假是最为轻松的一个暑假,可以什么都不用管。
此时街道上不少人在奔波,陈景骑着车穿梭在其中,犹如一幅青春盎然的画。
迎风而骑,陈景忍住了大喊的冲动。
这才是青春啊,前世自己到底是怎么过来的啊。
陈景从未感受过这样的感觉,真的是那种极致的放松。
前世每天都在玩,所以放假放松的感觉特别的弱,就觉得,以前是逃课上网,现在放暑假是不需要逃课上网。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学习了整个高三,一直紧绷着的弦终于松懈下来,这才能体会到真正放假的意义。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有一双温凉的手在攥着自己的腰腹。
以前自己泡在网吧,能和何楚薇相处的时间是少之又少。
现在不一样了,他要陪伴何楚薇一整个暑假。
过去一刻钟左右,二人来到铁路小学,这边的构造就更加简单了。
当初这边建设铁路,许多职工在这边,所以这边老旧的职工楼特别多。
此时刚好是放学时间,还挺多人接小孩放学的。
不过都是老人接小孩,看不到什么中年人。
看着那个熟悉的大门,陈景呼出一口气。
他记得,小时候,每天早上都要来这里吃一笼包子。
可以说当时多幸福啊,别的小孩可能只能吃泡面啥的,他却能吃上小笼包子。
二人轻车熟路的来到一家挂着【黄阿妈小笼包】招牌的早餐店。
这里面规模不大,一共就四张桌子,最多是十六个人。
别看规模不大,不少小孩都是端着一个打包盒站在外面或者蹲在外面吃。
一开始老板还会多准备几个小凳子,可一下就被抢走了。
何楚薇看到里面全是人,心想坏了,没地方坐。
陈景看了一眼何楚薇,笑道,“走吧,我也想这一口了。”
听到陈景的肯定,何楚薇也微微一笑,“好,走!”
二人挤一挤,来到前台。
这也是夫妻店,老板负责在旁边擀面做包子,还有一边要做着铁板烧,上面是火腿肠啊,豆腐啊,鸭脖啊之类的成品。
老板娘负责蒸小笼包和收银。
“要来点什么,帅哥。”老板娘看着陈景笑道。
“来两笼小笼包,然后再拿两个鸡蛋肉饼汤吧。”
“铁板烧是自己选吧。”
“好,汤可以立马有,包子还得等十分钟哈。”老板娘笑道。
“铁板烧自己选,我老公给你结账。”说完,老板娘看了陈景一眼,眉头突然一皱。
“诶,你是那个...”
老板娘看着陈景有点眼熟,然后看了一眼旁边的何楚薇,觉得更加眼熟了。
陈景微微一笑,“认出我了啊。”
老板娘每年看过无数面孔,但是能记住的,就是那么几个每天光顾且调皮的小孩。
“你是那个,哎哟,我一下叫不出名字了,就是你小时候还帮我们端盘子,然后两个人过来吃小笼包,都是两个人吃一笼,然后加两个汤是不是。”
“我还每次给你们多放两个,哎哟,我一下记不清了。”
确实,这个老板娘没有想错。
小学的时候,过来都是点一笼,然后两个人吃。
一笼十个,分开就是一人五个。
当时陈景调皮,还帮忙人家端盘子,后来阿姨心善,每次做的时候,有一笼都多放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