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子此番设计,不得不说精彩绝妙之极。不仅大功告成,而且真可谓是一石三鸟!
第一,除去了七长老这个心头大患。第二,玄灵宗除宗主外全部归案。
第三个,他在纠察院的声望,可谓是如日中天。上上下下,都对他更加崇拜和尊敬。
这一切都来源于实力!
几位长老包括大长老,亲眼看到二长老的法力和神通。震惊的同时,都感到自愧不如。
底下的各位堂主,总听说二长老战力最高,这回可是大开眼界了。
五位长老齐上,都打不过那玄灵娘娘。人家二长老一到,便打得妖狐落荒而逃!
仙凡一理,从来都是弱小追随强者、强大引路指航。
不过,云阳子对权力不感兴趣。
不然,当年也不会把大长老的位子让出去,自己屈居次座。
偏偏人不为名名自来。云阳子一想,这名利有时候,也不都是坏事儿。
自己如今的地位,将来对几个徒弟会大有好处。
他计划以后,让大徒弟和二徒弟,也都进到纠察院中。
当然,这都是后话。
现在让云阳子得意的是,在纠察院可以更悠闲了,他实在是懒得管事儿。
只是重要的会议他才出面,过来出出主意、拿个意见。院里上上下下,都看着二长老的脸色行事。
他俨然成了纠察院的主心骨!
但是云阳子做人做事,有分寸、知进退。大事上即便有了决定,最后也会在众人面前请示大长老。
等大长老拍板后,才正式形成决议。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纠察院是有规矩的地方。
长老会里依然和谐、团结。
这一点,其他一众长老都看在眼中,首座大长老更是感激在心里。
三长老对云阳子的本事和为人,佩服得是五体投地。
大长老和云阳子两人,在年轻时便相识了。他们那时刚结丹不久,都是年轻气盛的年纪,为一件小事儿打了一架!
鼻青脸肿的那种。
所谓不打不相识,越交情越深。结果,两个人的师父还是老相识,就这样成了朋友。
大长老性格沉稳,做事有板有眼。天生适合走仕途、当领导!
而云阳子诙谐好动、脾气火爆。一直到接替师父,当了纠察院长老之后才有所收敛。
后来纠察院扩充到七大长老,面成立了长老会,大事小情都由他俩商定。
这让云阳子烦不胜烦!
经他推荐,这才把实力和人品,都算是上乘的三长老吸纳进来,让他分管检校堂。
三长老有了用武之地,云阳子也乐得其闲。明面上看,三长老和二长老走得近。
其实长老会中,大长老和二长老的关系才是最好的。
云阳子站在老君顶上,仰望星空。
“徒儿,师父这一计,为你赢得了至少三百年的太平。”
“但是,为师挡得了一时,挡不了一世。以后的路会更加凶险,迎接你的将是生死劫难啊!”
云阳子在猎狐计划成功后,在纠察院待了半个来月,一直帮着处理善后。
可这几日他总有些心神不宁,所以又来到老君顶独坐,想卜算一下运势。
但他发现,凡是卜算小波的任何事情,都不成卦!
天选之子命不凡,当真不能卜啊!
甚至包括自己和另两个徒弟,也是前途不明。
这个情况,云阳子经过一番思考也想通了。可能和小波师徒相近,运势受到了影响。
不行!
俗话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
顺风顺水的时候,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必须再加上一道保险,方可称得老谋深算!
云阳子打定主意后,直接破开虚空回到自己的小天地。
翠竹岛上只剩秀才和玉儿,在碧水神潭边上修炼。
对了,还有那只小猴儿。
“师父,您回来啦!”
“嗯,你们两个近来可好?”
“挺好的!弟子近来修炼虽然无甚进展,但谨遵师父教诲。”
“常使心境清静无为,静坐时能坐则坐,静不下便找点儿事情干。静候丹气盈满。”
“好!丹行大周天是有定数的,每个人情况呢,也都有所不同。”
“何时静坐内观,丹田内如明月高悬且无一丝杂质,便是神入丹中之时。”
“化神,有如成胎!”
“阴阳相充以为和,自然而然之事。只可守其静,不可动后天之念。”
“诀曰:有为之后,复返无为,说的便是此处。”
“弟子明白了,谢师父指点!”
秀才听完师父的解说,对下一步的修炼更加明了,忙跪拜谢恩。
都说大道至简,这话是不错。最深的道理,往往像喝水便溺一般浅显。
可现实中呢?道理只是道理,光懂了没有用。将道理和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又是另一回事。
尤其修仙悟道,丹经就那么几句话,凡是认字儿的都能看懂。
但是何为真静?
何为真阴、真阳?
何时有为,何时又无为?何时必须用武火炼,何时又该用文火熏……
自古高深之法门,都是传功不传火!
大药分老嫩,采炼知火候!
每一个环节都是绝密。闲谈不可泄、非人不妄语,不是入室弟子,一个字都不会说与你!
不遇真仙明师,是练不出真功夫的。
“师父,玉儿入定有两个月了。到现在一点动静都没有。它……”
“玉儿没事儿,此时千万不可打扰。快了、快了……”
云阳子看到大徒弟和玉儿,修炼上都没出差错,心中甚感欣慰。
一切,只能交给时间了。
“老大,把你的破虚钩给我。先放在胡大那儿,他可能会用得上。”
“胡大?师父,他虽然加入了纠察院。但他千年为贼,恐怕恶习难改。”
“他……他靠得住吗?”
“这些日子杂事繁多,为师忘跟你们说了。他已认我为主,你们师兄弟今后不必防他。”
“是,师父。可他这种妖修……”
“呵呵呵……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吗?”
“师父……有那么一点儿,更令我们不喜的,是他太过狡诈。”
“非也、非也……”
“释家云:众生平等。凡是修心向善者,皆为同道。”
“可师父,咱们是太乙玄门,他释家之言,听得吗?”
“徒儿迂腐了!宗教也好、门派也罢。只是后人为了利益,刻意划分出来的。”
“道理说到深处,都是一样的。”
“还有,上天不生无用之才,好与坏也不是绝对的。”
“作为庆霄门的大师兄,你早晚要接替师父掌门立户。”
“做事要用人,用人就要会识人。难道……你只用所谓的好人?”
“那天下一多半的人,都弃之不用了吗?何况,好人也未必只做好事。”
“你眼中的坏人,也并非做不了善事,你说呢?”
“师父的意思弟子明白了,这就叫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嗯,你明白就好。”
“那你说说,什么是人尽其才?”
“这个……还请师父解惑。”
“智者用其谋,愚者用其力,勇者用其威,强者用其锐,庸者用其慎。”
“看你把他放在什么位置上。”
秀才一边听,一边不住点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云阳子虽然很少教导他们,但每次相见说得每一句话,都让徒弟们有醍醐灌顶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