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人看到大元都是这个逼样,心里熄灭了哭闹的想法。
大国只要看到小国身上有利益可图,下手都非常黑。
一个比一个狠。
忽必烈干了大明的事,跟着大隋和大隋都在干这样的事。
大宋邻国西夏直接被赵佶的御林军血洗一遍,大隋的南诏国同样被洗劫。
这样一来,大家都闭嘴了。
朱由校看着周边同行的水准,不由笑了起来。
他非常不爽小国家的作死能力,非常烦人。
反正还有百年时间,不如现在就可以清场一部分,日后大家玩起来更方便。
大明洗劫倭国的财富,是朱由校故意让人透露出去。
否则这群憨逼还不知道小国家的财富,要是全部洗劫,可以解决三五年的财政危机。
这可是一笔大数字。
人家积攒千年财富,能为大国解决三五年财政危机,也就是这些小国最大的贡献。
“我大明啊,总是走在他们前面。”
“要是朕不说,这些憨逼还不知道小国家财富是非常惊人的。”
“如今把倭人送往高危的行业赚钱去,不能浪费他们自身价值。”
在海外开拓,不少蛮荒岛屿实际上还是非常危险。
捕猎以及挖采稀有资源,牺牲的人数不少。
当今土人和倭人都是大明高危人力资源上的消耗品。
当然,大明也没有心黑到不给人吃饱饭。
签订生死契约,大明都会给他们一大笔钱作为买命钱。
诸葛卧龙和王阳明是真的服气了。
以前觉得倭人可能难以管教,岂料大明武者在倭国肆意妄为地屠杀一波,竟然温顺得很。
对待大明人,如同祖宗一样供着。
便是后金的人,都有不少作为奴隶进行高危劳作。
这也是努尔哈赤没有冒头,得知大明武者登陆倭国,便立即把族人转入山林。
地盘都不要,才得以保存自身人口基数。
不像倭人那般,没有见识过大明武者的土匪作风,不知道躲藏起来。
后金在倭国反而得到了一块地盘,虽然日子不是很好过,但是还能勉强。
他们是没有想到倭国竟然隐藏这么深,有定州强者在暗中扶持。
要是知道的话,他们反而会向北迁徙。
当年的选择,努尔哈赤和多尔衮都觉得无比英明。
现在的金国和辽国都没了,金州、明州和荒州形成了两个庞大帝国。
要是留下,现在已经灭国,好歹现在后金还在,档次是差了点,也胜过无家可归。
特别是不少汉奸,如今肠子都悔青了。
跟着后金混,都快变成野人了。
日子非常艰难,在倭国同样每天都在厮杀,没有一个安生日子。
大明现在多好,已经成了他们知道的国家最好的。
尤其大明来到倭国进行了残酷的三光政策,武林人士更是杀疯了。
就是不少后金都被大明武者杀了一大批人。
可见大明对后金、倭人痛恨无比,仇恨到现在都还没有解开。
朱由校更是远近闻名的好皇帝,对待百姓不是是一般的好。
大明百姓现在的日子,可不是以往统治者吹嘘的那般路不拾遗。
没有达到这样的吹嘘状态,但百姓却是过得最好的。
目前已经没有任何生活压力,百姓更是可以修炼曾经只有贵族和权贵才能修炼的武道。
不少汉奸,遇见了曾经他们眼中的蝼蚁。
看着这些蝼蚁反过来高高在上瞧不起他们,让他们心里受到的震撼更大。
忽必烈相当有眼光,狠下心来,准备大量培养炼丹师。
资金砸下去五年,好像泡都没有起一个,炼制出来的丹药,根本人嫌狗厌。
没有人要,便是本国之人都不要的玩意。
价格是低,但质量太差了。
买丹药,还是大明帝国买的质量最好。
虽然贵了点,但人家的东西是真的好,用了就知道双方的差距。
气得忽必烈直骂娘,觉得几百亿银子砸下去,都喂狗了。
赵佶更是嘲笑忽必烈傻逼,要是好搞,他早搞了。
杀人放火和打仗,他赵怂包不行,但在做生意方面,忽必烈只配给他提鞋。
“大国度量就是能杀就杀了,不装了!”
这是朱由校对大国的定义,反而成为九州邻国的口头禅。
打着的旗号也是这些小国不知感恩,总喜欢做豺狼。
为了和平,为了两国百姓的安宁,必须铲除这些国家的邪恶统治集团。
不过,抢来的财富,同样落在大明手中。
他们自己没有本事炼制,还是从大明买划算。
明知道这个剧毒,买的不如自己造的,可惜没有技术没有相应的人才。
只能让大明当猪杀了.
朱由校这个挂壁搞出来的东西,不是那些没有挂的皇帝可以追赶的对象。
双方不在意层次。
忽必烈不是没有看到大明潜力,而是玩了却追赶不上大明的发展速度。
在有眼光的人,也无法短期做到追赶。
要是大家都处于同一个层次,朱由校觉得自己玩得过忽必烈这样的雄主。
忽必烈看到了发展炼丹行业的前景,却没有竞争力。
这是炼丹师规模限制了忽必烈追赶上大明的重要因素。
朱由校的炼丹师人才已经不缺了,走上了自主培养道路。
召唤朱由校都开始转向行政方面的人才和~军方基层军官。
人才专向,决定了大明未来百年计划。
高端武道人才,朱由校更是有规划的进行,没有盲目的断了其他方-面的人才之路。
百年俱现复活与朱由校现在雕刻木偶高端人才的速度有关。
当下大明已进入和平发展时期,这是百年的长久发展。
大明对邻国的威慑早已做了,已无邻国挑衅。
所以大明现在的重心转为经济建设。
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非常恐怖,朱由校根本忙不过来。
他虽然修为提升了,实力也高了,但人才需求量却在逐年增长。
尤其当下武道和免费教育同步实施,每年需要的资源和资金都是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不容许官吏贪污,在审核和监督方面同样在提高。
内部核心文武大员都在疑惑天子的人才到底来自哪儿?
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可惜没有一个大佬得到具体情况,都只能有一个模糊猜测。
觉得天子有一个私密的人才培训基地,但这样的培训基地,规模绝对好大。
偏偏在大明从未曝光。
朱由校没有理会这些人的猜测,不可能说自己拥有金手指啊……
说出去都没人相信,不如保持自身的神秘性。
以此威慑文武百官。
以前世人笑话朱由校是木匠皇帝,喜欢做木工。
如今朱由校改变了,不做木工,却玩起了雕刻方面的技艺。
这让大明上下在雕刻方面成为潮流,不是个雕刻师,人家都说你没文化,没见识。
雕刻已成了大明上下都需要学习的对象。
雕刻艺术在大明已经大行其道。
不过,朱由校没有干预也没有阻挠,学习一下雕刻其实挺好。
总比官吏整天去娱乐场所厮混,荒废政务的好。
何况学习雕刻,会玩雕刻,同样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心性和沉稳。
并非一无是处。
以前朱由校被儒生用来耻笑和必死,现在却成了所有人的追捧对象。
这就是拥有实权皇帝的逼格。
做一件同样的事,在不同的皇帝手中便有不同的评价和看法。
朱由校是靠雕刻木偶强国中兴的,这是事实,只是别人不知道罢了。
便是左千户、雨化田、魏忠贤、曹正淳等人,闲暇之余,都喜欢雕刻。
还别说,雕刻方面对修炼武道好处很大。
李寻欢就是一个喜欢雕刻的人,如今都成了六扇门中雕刻大师。
是六扇门同僚学习和吹捧的对象。
大明十年一次的百艺大赛,雕刻就是核心之一。
朱由校每年都会在宫廷宴会上,邀请不少外界雕刻大师前来。
互相交流雕刻方面的技艺和心得。
无形中推动了雕刻技艺方面的创新和发展。
尤其雕刻和武道结合起来,发挥出来的威力非同凡响。
多少人的武技都是通过雕刻技艺而破境。
因为在武道上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发展快速,大家追捧便成必然。
忽必烈和杨广嘲笑朱由校带着整体国民不务正业,却在十年后遭到打脸。
大明的武道事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老百姓的修为都在提升,不少老百姓都有宗师或大宗师的实力。
搞得赵佶和大元国内的江湖势力直骂娘,说大明太变态了。
他们放在大明竟然连一个最底层的老百姓都干不过。
在大明发展匪业,烧杀抢掠竟然行不通。
他们连抢劫一个村子的力量都不足。
在大明放过国外土匪洗劫大明村子,却被大明村民反杀,还得到了大明官府的嘉奖。
这样的事儿发生了数千起,最后搞得土匪都把大明当做抢劫禁区。
进去大明网响马行业,等于全军覆没。
狠辣的还在后面,在他们死了后,他们的家人会被大明赏金猎人公会纳入灭族体系。
由大明赏金猎人进行追杀,把其相关亲人斩尽杀绝。
土匪在大明就是禁忌,属于斩草除根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