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意识逐渐回归,体内那神秘的功法竟地自行运转起来l了。
这奇异的现象让匡正心中一惊,但很快他便冷静下来。
只见他目光一闪,似乎为了验证内心的猜想,他立刻将意识探入了随身携带的龙戒之中。
眨眼间,几十枚散发着各种光芒的兽核被他取了出来。
随着兽核的出现,一股巨大的能量波动猛地扩散开来。
尽管此刻蕴灵丹才是恢复灵气的最佳之选,但由于先前与三大领主的激战,他手中的蕴灵丹早已消耗殆尽。
现在炼制根本赶不上趟,虽然嬴玥手中还有一些丹药储备,可他现在更多的是要验证内心的猜想。
如果事情和他料想的一样,那嬴玥的那点蕴灵丹对他而言不过杯水车薪,根本顶不了什么事情。
而如果猜想是错误的,那么吸收兽核还是利用蕴灵丹,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因为此时的他已经基本痊愈,丹药不过是补充的速度快,而现在的他根本不缺这点时间。
更何况此时的嬴玥,依旧沉浸在深深的自我情绪之中。
望着她那痛苦的神情,匡正实在不忍心在这个时候去打扰她。
再者,因为一系列的奇遇,对于他来说,无论是兽核还是蕴灵丹,并没有太大差别。
只不过,蕴灵丹犹如经过精心提纯后的高浓度营养液,一入口便能被人体快速且充分地吸收;
相比之下,兽核则更像是已经烹饪完成的食品,需要先将其送入口中咀嚼吞咽,然后才能发挥作用。
为了让怀中的爱人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舒缓自己的情绪,更为了以防万一如果自己的猜想正确,匡正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那些一直静静躺在龙戒内、数量众多的兽核。
时至今日,也该到它们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他没想到的是,这次竟然严重地低估了自己这次所需要的消耗量!
当他开始吸收时,丹田之中那颗金灿灿的金丹犹如饿死鬼投胎般,刹那间化为一个无比巨大的旋涡。
这个旋涡疯狂地转动着,一边贪婪地汲取着由匡正精心转化而来的能量,另一边则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扩大它的吞噬力。
只短短几个呼吸的功夫,整整三十枚六品兽核就如同石沉大海一般,被吸食得干干净净。
按照以往的经验,有了这些能量的加持,自己的灵气也该补充的七七八八了。
这这次却丝毫感觉不到灵气的存在,那刚刚被吞噬的磅礴能量就像石沉大海一般,没有泛起一丁点儿的波浪。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体内那股原本应该慢慢沉浸下来的吞噬力不但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反而愈发汹涌澎湃起来。
这诡异至极的情景,使得匡正目瞪口呆,不禁暗自思忖道:“我体内的这颗金丹究竟何时变得如此厉害了?居然能够承受如此海量的灵气!”
突然,他脑海中闪过梦中曾经出现过的某些片段和景象,仿佛一道灵光划过黑暗。
心中的猜想得到了第一次的验证,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取出了更多的兽核。
新拿出来的兽核同样被快速的消耗掉了,而他体内的灵气仍然没有出现明显的增多。
与此同时他还发现泥丸宫中悬浮的那颗带着灰色条纹的金丹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不见了,不知是化作了旋涡的一部分,还是被漩涡的气流遮住了身影。
这诡异的一幕要是发生在平时,匡正早就魂魄都吓没了。
可此时的他并没有丝毫的慌乱,嘴角反而还露出了一丝笑容。
就在此刻,心中的疑虑彻底消散,他终于确信那些梦境并非完全虚幻不实。
至少,梦中自身实力大幅提升这件事,极有可能是真实的。
一念及此,匡正当即毫不犹豫地从龙戒之中取出了全部的兽核。
刹那之间,无数的兽核如同潮水般涌现而出,源源不断地堆积在他身旁。
转瞬间,这些数量众多的兽核竟就砌成了一座小山!
花花绿绿的兽核顿时把整个山洞照的透亮,巨大的能量波动也充斥了整个龙巢。
如此巨大的动静,自然无法逃过嬴玥的敏锐感知。
当她目睹眼前这惊人一幕时,不禁瞪大了双眼。
待听完匡正对整件事情的详细解释之后,嬴玥强忍住内心的狂喜,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向后退到了安全的地方。
她深知匡正接下来必然会弄出巨大动静,为了不干扰到对方的修炼,同时也为了自身的安全,她自然是有多远躲多远。
长期以来的护法让他们都有了充足的经验,因此只需要一个眼神,彼此就能做到最精妙的配合。
匡正的解释也让嬴玥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巨石,爱人体内的灵气并未像她之前所担忧的那样永远的消失,而是被严重透支了。
对于她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一想到自己深爱的人或许已经触及那了那传说中的境界,嬴玥的心更是瞬间被喜悦填满了。
好在她并没有被巨大的喜悦冲昏头脑,回想起上次匡正突破时所引发的惊天动地场景,至今仍令她心有余悸。
当时那场突如其来的变故,给她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要不是吴朲见机的快,说不定当场就要重伤。
因此,这一次她不会再去冒那个风险。
随着嬴玥悄然离去,匡正最后的担忧也没有了。
此时的他,可以全心全意地沉浸于对这些兽核的吸收炼化之中。
在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三人一直都坚定地认为,修炼所能抵达的巅峰之境便是金丹期。
这并不是他们不知晓金丹之后,尚有更为高深的层次。
只是由于所处的蓬莱星球灵气匮乏至极,缺乏充足的能量来助力他们冲破桎梏,迈向更高的境界。
而且不管是传说中的神农氏,彭祖,还是近一些的纯阳子和张三丰,他们的最高境界也都止步于金丹期。
因此,他们认为蓬莱星球所能提供的能量就只够修行到金丹期,这也是金丹大道的由来。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自境界的不断提升,命运的齿轮也开始了悄然转动。
特别是当他们无意间邂逅朱仙的神识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亲眼目睹朱仙的那缕神识展现出远超金丹期的六级境实力后,三人心中关于修为上限的认知被彻底颠覆。
虽然那次的偶遇差点儿让他们团灭,但对于修为的最高期许也随之提高了。
只是可惜的是,虽然视野得到了极大拓展,但面对如何才能成功踏入元婴期这个难题时,三人依旧茫然无措。
就如同置身于一片迷雾之中,摸不清前进的方向。
元婴期素有“入圣”之名,它堪称是修炼之路上最为艰险、难以跨越的巨大关卡。
无数天赋异禀、惊才绝艳之人穷极一生苦苦探索,却始终未能洞悉其中深藏的奥妙玄机,最终只能无奈地被困在金丹期,抱憾终身。
这也是为什么同为金丹期,但是实力差距却非常巨大的原因之一。
而修真者的境界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每一个阶级的提升,其实力的差距也越发的明显。
这也是为什么金丹期以前,越境挑战屡见不鲜。
而金丹期以后,不要说“越境”挑战,就是“越阶”挑战也是万年无一见的根本原因。
因为在金丹期以前,修真者的本性依旧是“凡体”。
而一旦跨入元婴期,就是“入圣”了。
一“凡”一“圣”,一天一地。
元婴期之所以会被赋予“入圣”这样的称谓,原因在于一旦迈入此阶段,修行者将不再单纯依赖自身肉体的天赋条件,而是需要更多地去领悟和体悟那神秘莫测的“道”。
“道可道,非常道”,这简简单单的一个“道”字,所蕴含的无尽的玄妙与哲理,令人难以捉摸。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对道的参悟,有人能够在刹那之间灵光一闪,宛如醍醐灌顶般一朝顿悟,从而洞悉那隐藏在尘世背后的大道真谛;
然而,亦有人穷极一生去追寻、探索,却始终难以捕捉到哪怕一丝一毫的闪光。
而这稍纵即逝的闪光,正是对于“道”的开悟。
得道了就是得道了,没有得到,就是没有道。
世间之事皆有缘由,又都难以捉摸。
当真是玄之又玄,道不可言,而又无不言。
因而,从金丹之境跨越至元婴之境绝非易事。
此时的境界提升已不再仅仅依赖于修为的日积月累的水到渠成,更需要一次道心的萌芽。
唯有通过对“道”的参悟,一步一个脚印地向“道”靠近,并最终寻觅到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道”,方能实现这质的飞跃。
此种玄妙,实不可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