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玠知道今日夏为仪的马车会回京,便早早在她必经的酒楼等候。
本以为只能目送她的马车离去,却没想她居然掀开了车帷。
二人猝不及防的对视让女人错愕,男人双目含笑,凤眼中多了几丝柔和,丝毫没削减他作为武将的霸气,反而多了几分风流的邪魅。
只这一眼,她便确定,男人对她有意。
她勾唇,朝他微微颔首,笑容中满是风情却不显轻浮,比白月光令人深刻,比朱砂痣更惹人陶醉。
谢云玠不禁红了脸,敌军压境都面不改色的他竟有了怯意。
夏为仪捂唇偷笑,为自己成功调戏到了男人。
没有把脸皮练厚,居然就敢来见她,光是当着她的面自渎这件事,就够她拿捏对方许久。
她却不肯放过对方,等到最后一刻,她右手在唇上轻抚,随后朝着男人摊开,如妲己在世朝他抛了个媚眼,然后深藏功与名地放下车帷。
谢云玠脸色涨红,他不懂那个动作是什么意思,但她最后的眼神眼神,一定是在诱惑他。
男人心脏狂跳,身体竟起了些羞耻的变化,让他口干舌燥。
他立刻转身端起已经凉透的茶水,猛地灌了好几盏,试图平复身体的蠢蠢欲动。
在军中,他那些属下不乏有满口荤话的,讲起与家中娘子的那些事更是毫不避讳。
什么叫媚眼如丝,他今天见识到了。
所以,她这般看自己,也是喜欢上他了吗?
……
玩闹了三天,夏为仪实在有些乏了,回到府中好好休息了一晚。
睡了五六个时辰总算缓过来了,第二日一早,她又变得容光满面。
想到自己的收粮计划,她想起去公主宴会前给端王写了封信,也不知道这几天有没有回应。
她差人去门房问了一番,丫鬟回来后告诉她说没有收到端王府的消息。
心中有些郁闷,正想要不要亲自去一趟端王府,突然有下人来禀,说端王让她去王府一趟。
听起来挺着急的,夏为仪不敢耽误,换了身衣服便匆匆出门去了。
到了王府,她直奔端王书房,端王原本在看书,见了她后从鼻子里挤出一声冷哼,随即重重将书拍在桌上。
“你前几日写信过来,说要三十万两银子,是想做什么?”
三十万两不是小数,他怎么可能说要就给。
“你不会又是想给你那养子铺路吧?你那些嫁妆难道都败完了?”
男人说得吹胡子瞪眼,一想到她的嫁妆可能败完了,就想打醒她。
那可是十里红妆都不能形容的财富。
夏为仪就知道有这一出,也想好了借口。
“父王息怒,女儿的嫁妆好着呢。”
她走过去给他倒了杯茶,又递到他手上。
“喝口茶消消气,父王你坐下,听女儿好好给你说……”
男人喝了茶,的确没有刚才生气了,坐下来瞪她一眼。
“说吧,借口不合适,一文也别想有。”
夏为仪讪笑,径直坐到旁边的椅子上。
“父王,女儿想做一门生意。”
端王:“什么生意?”
她理了理,说道:“女儿想打通一条航线,以后专和航线附近的国家做生意,把我们的茶叶、丝绸高价卖出去,再收购他们的琉璃和各种海外物件,高价卖给大虞朝甚至是周边小国的高门贵族。”
“嘭!”
男人重重将茶杯砸在桌上,站起身:“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打通航线,你是不是睡糊涂了?”
这事先皇就想过,可惜最后也没成功,近二十年也有些富商联合起来试图弄过,但无一例外,血本无归。
再说,就算她真想做,三十万两,加上她那些嫁妆,以及端王府所有财富,那也是万万不够的。
夏为仪就知道他这个反应,不慌不忙解释:
“父王放心,这三十万两并非直接用于打通航线,女儿会先拿去做门生意,保证能赚钱,到时候,女儿再多还父王五万两的利息。”
赚钱的生意多,端王只是不信她能做成。
夏为仪继续解释:“女儿已有门路,父王尽可放心。反正不管女儿能不能成事,父皇的三十万两一文也不会少,但若是成了,女儿将会有数不尽的银钱入账,有了钱,父王做什么不都能顺心了?”
她意有所指,端王瞪了她一眼,心中有些动摇。
不是相信她能打通航线,而是若她能拿三十万赚到钱,也没有坏处。
“父王的事你少掺和。”
他不想女儿和他的大业有太多牵扯,这样哪怕自己将来失败,笑到最后的那人至少不会太为难她。
“父王觉得女儿作为你的骨肉,不参与就能独善其身吗?”她反问。
书中的端王也是这样做的,可结局并非他所想的那般。
身为一家人,谁又能真的苟活呢?
男人语塞,气愤地从桌下拿出一个木匣子,重重拍在她面前。
“拿去,做生意可以,航线的事就别想了。”
看来是一早就备好了。
夏为仪勾唇,得了便宜还卖乖。
“父王早给我不就行了,还问这么多。”
她一把薅过木匣子,打开看了看,里面整整一沓银票,居然还多了两万两。
“谢谢父王!”
端王不想看到她,嫌弃地挥手:
“快拿着钱走!去你母妃那陪她说会儿话!”
夏为仪福身:“是,父王!”
说完,抱着钱麻溜地滚了。
出了书房,女人又数了一遍银票。
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要到钱了,端王夫妇对女儿的宠爱真的超乎她想象。
刚才她说要打通航线,其实并非是为了敷衍端王编造的借口,而是她真的想这么做。
先皇失败,不是他能力不行,而是周围国家都不太平,能打通就有鬼了。
但三年后就不一样了。
边疆大捷,周围小国俯首称臣,临近的海域自然就太平了。
书中靖王就是在宋云谏的建议下秘密打通航线,做起了海外贸易。
这是笔富得流油的生意,为靖王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和资源,关键是,其他几个王爷到最后了才知道这条航线的主人是靖王。
若早知道,他们也不会和他斗了。
原书作者还特别备注,这条航线借鉴的正是华夏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海航线。
她大学时期的选修课中有提到过,她能记住大致的途经点,虽然模糊,不过也够了。
她只是要抢先一步,囤积财富和人脉,剩下的,相信古人的智慧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