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节过后 刘先生家
这个春节两个孩子是在陈、刘两家轮流过,这也是两个孩子出生后过得最祥和、融洽的一个新年,如同春日的暖阳,温暖而明亮。
大人都明白只有放下过往的纷扰,才能让孩子们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快乐成长,在他们心里都有个不成文的规则:一切为了孩子。
年初十四,刘老太太让巧莉带优优过去,说在她们家过元宵节。巧莉跟陈小姐说这事,陈小姐考虑了一下说行吧,优优是在我们家过的年,元宵就让她去爷爷奶奶家。
巧莉带优优去刘家都是住在刘老太太家的老宅,那是一栋三层半的别墅,每层四个房间,每个房间都配有卫生间。
陈小姐跟刘先生没有离婚时是住在三楼,小杰跟保姆也住三楼,老爷子和老太太住二楼,一楼是保姆和司机在住。陈小姐离婚后带着优优搬出去后,小杰就搬到二楼跟爷爷奶奶住一层,三楼就一直空着。
现在只要优优过去了,优优和小杰就住三楼,陈小姐跟刘先生以前住过的房间也还按原样保存着,里面挂着他们的婚纱照和全家福,见证了曾经的幸福时光,除了刘先生偶尔过去住一下,其它人是不允许进去住。
二楼有一个刘先生跟小雅的房间,但是小雅极少在那里过夜,一般都是吃了饭回自己家里,按刘先生话是她不太喜欢热闹。两位老人似乎理解她的习性,从不挽留。
刘先生跟两位老人商量,元宵节到他家去吃饭,一是他们结婚后老太太还没去过家里吃饭,二来优优也还没有去过爸爸的新家,优优表示愿意去,老太太也没有反对。
元宵节那天,吃过早饭,巧莉带优优和小杰陈尘开着车从老宅过来,当时小杰说家里有他从小区池塘里捞的几只小乌龟,要送给她,所以他们就比老太太提早动身过来。
巧莉他们到时,刘先生刚好接了一个电话们准备出去,他跟两个孩子说邻居叔叔介绍一个同行给他认识,他们约在小区里的会所里坐一会,午饭前就会回来。
两个孩子都懂事的跟爸爸道别,优优一进门很有礼貌的跟坐在客厅沙发上的小雅打招呼:“阿姨,新年好”,小雅笑着点了点头,小杰则拉着优优就去看乌龟了。
芳姐见到有人进来,便急匆匆地从厨房探出头来说:“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哪个过来打打下手?”
巧莉跟陈尘相互看了一眼,陈尘稍显犹豫的说:“我来吧”。
芳姐扫了一眼巧莉,又看了一下小雅努了努嘴,小雅会意,轻声说道:“陈尘去看着两个孩子,优优的阿姨去吧”。
芳姐记得上次老太太过来就说了陈尘是请来的老师,只负责小杰的学习,大过年是收红包的日子,她可不敢惹恼老太太。
巧莉愣了一下,本能的想要婉拒,但转念一想,大过年的,还是尽量不让大家扫兴为好,于是她轻轻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巧莉感觉这套房子大概跟陈小姐家差不多面积,但是感觉户型没有陈小姐家好,陈小姐家的客厅非常的敞亮,刘先生家的客厅采光差些。
刘先生家的厨房比刘小姐家大,里面各种厨具琳琅满目,一应俱全,巧莉每天做完饭就将灶台上收拾得一尘不染,她不喜欢在上面摆放任何东西。
她看到面前的灶台上摆放着各种小家电显得特别凌乱,上面还有些油腻,好像顽皮的孩子在玩耍后留下的痕迹,早上买回来的菜乱七八糟的放在地上。
巧莉的职业病瞬间发作,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她迫不及待地想要找一块干净的抹布,将这些小家电擦拭得光亮如新,她真的很不喜欢这种脏兮兮、乱糟糟的感觉。
她觉得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影响心情。
芳姐毫不客气的安排巧莉先把池子里早上用过的碗洗掉,然后再洗荤菜,巧莉微微叹了口气,她轻轻地穿上了围裙,开始动起手来。
芳姐买的都是新鲜的鸡鸭鱼肉,巧莉不明白她为什么不叫店家处理好,比如说今天要做的酸菜鱼,是可以叫店家给洗净片好,装在快餐盒里,自己拿回来再冲洗一下就好,这样减轻了工作量,也不会把厨房弄得又腥又脏。
话说深圳卖菜的服务都是特别的周到,不管买多买少,客户可以根据自己要做的需求让店家削皮、切成各种形状。
可能小雅和芳姐都是湖北人喜欢炒菜,巧莉看到她今年准备的菜都是现炒和蒸的,冰箱里没有一点提前准备好的卤菜,八九个人吃饭,难怪忙不过来。
巧莉第.一次见筒蒿是蒸着吃,她看到芳姐把筒蒿切碎,然后拌上米粉和各种调料放在锅上蒸。
在陈小姐家,她喜欢青菜焯一下水,然后放热油淋,在用盐和点点生抽拌一下,陈小姐家喜欢吃简单清淡的东西。
巧莉尝了一口,感觉比想象中好吃,她认为优优是不会吃这个菜,优优对菜有颜值要求。
巧莉在厨房里也不知道两位老人和刘先生是什么时候回来的,那会是厨房最忙的时候。
刘老太太看到巧莉在厨房里忙,问儿子怎么回事,小雅说家里第.一次做这么多人的饭,保姆一个人忙不过来,所以就叫巧莉进去打打下手。
刘老太太和老爷子听到这话,脸色一下子变了,老太太气得胸脯一起一伏。
“保姆不够可以从家里调人过来帮忙,怎么可以叫巧莉去做事呢?”她努力控制住自己情绪说,“她在陈家做保姆,没错,但是她是领陈家的工资,你们怎么能这样使唤别家的保姆到自己家来做事呢?万一优优在我们这里磕到碰到,陈家以后还会让优优过来吗?”
刘先生连忙使眼色给小雅,让她叫巧莉出来,小雅权当没看见说:“两个孩子这么大了,有陈尘看着,不会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