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氏想起这个事就觉得好笑,他们还想法子遮掩,结果沈老爷子自己先发现了。
“李郎中前一天登门,第二天你就开始生病。
没几天你爷爷就察觉了不对,特意把你爹叫过去问了。
不过村里人不知道你不在家,你爷爷交代大家不许出去乱说。
还有你大伯娘娘家人也来过了,说多亏你送去的那几副药。
要不是何家人拦着就连他们村长都要来亲自感谢你。
你奶奶娘家人也来过,不过被你奶奶给轰出去了。
估计是嫌你把方子给了村长,他们家没得一点好处,还被村里人笑话。
现在何家因为你的关系在村里的地位是水涨船高。”
沈玉姝点头,何家人没事就好,东西搬完和李郎中打过招呼,一家人回了沈家。
“半夏,有空了来家里玩啊,婶娘给你做好吃的。”顾氏走前嘱咐。
“好,谢谢婶娘。”半夏笑着回答,目送几人走远。
“在沈家这么长时间,住的好吗?”
李郎中主动问起孙女这一个月过的如何。
“当然好了,婶娘对我也好,给我做好吃的饭菜,晚上怕我睡不好还过来陪我。
她.....她身上有娘亲的味道。”
半夏高兴的拉起李郎中的手,说起在沈家的日子满脸笑意,说到后面手却捏紧衣角声音渐渐哽咽。
李郎中想起往事眼神悲痛,慢慢蹲下身,“你要是喜欢,就去你玉姝姐姐家多玩玩。”
回家路上好在没遇到人,马车到门口停好后,沈玉姝给沈安信使眼色。
沈安信会意把车夫请到家里喝茶,感谢人家一路辛苦。
沈玉姝趁机爬上马车放里东西,她准备的有些多差点就放不下。
沈宁嘉跑回厨房喊人,“大伯、大哥、宁言快来帮忙。”
沈宁言第一个跑出去,嘴里嘟囔,“说多少回了要叫我二哥。”
沈宁言说是比沈宁嘉大一岁,可满打满算前后相差了不过几个月的事。
所以沈宁嘉平日很少叫他二哥,除非有事帮忙才会格外嘴甜。
沈家人来回两趟才把车里的吃食搬完,沈安仁到堂屋叫人。
“饭做好了,这位兄弟吃了饭再走吧,都是家常便饭别嫌弃。”
车夫是齐璟逸的人,眼看天色不早直说还要回去复命,告辞走了。
沈安信把人送走,关门上锁动作一气呵成。
一家人回了堂屋,三兄弟正围着沈玉姝问县城的事。
从小到大家里孩子只在小时候去过几次,现在早就没了印象。
何氏上前一个劲儿的握着沈玉姝的手红着眼道谢。
她听大哥说了,药送的及时不说还有那几斤肉。
家里人大病一场,多亏了这几斤猪肉补身子。
“大嫂这是干什么,咱们都是一家人。
说起来我也没个娘家,姝姝按辈分也是要唤亲家婶婶一声姥姥的,她这么做才是对的。”
顾氏上前三两句话就把女儿解救出来。
沈玉姝轻轻舒口气,她那会儿也是觉得顺手的事。
再说何氏人确实好,她听顾氏不止一次说起何家人都说是个知理的。
要是碰上些极品亲戚她可不往上凑。
沈老爷子见人到齐,咳嗽一声示意大家坐好,看向孙女问起县城的事。
“城里的病全好了?”
“对,县城已经解了禁,皇上仁慈赈济灾民拨了许多钱粮。
你们看这些都是官府赏的,这布料颜色是我挑的,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
沈玉姝把买的布料还有空间拿的细棉布给每人分了。
粮食那些都交给沈老太太安排。
家里人人都有份,大家都乐的合不拢嘴。
除了上学的两兄弟,其他人已经好几年没做新衣服了。
“哎呦,县城的棉花什么时候这么白了,这怕是得不少钱吧。”
沈老太太拆开一包棉花看了看,看向孙女。
“啊.....”沈玉姝忘了这茬,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沈老爷子把老妻拉到一旁,“孩子有孝心,你问那么多做什么。”
又对着大伙叮嘱道,尤其是孙子。
“这都是玉姝冒着生命危险挣来的,你们出去了不许乱说。”
“知道了爷爷。”
“知道了爹。”
“二姐,这也是在县城买的吗?”
沈宁言指着筐中的果子,长这么大他还是头一回见这么水灵的果子。
“这是...京里来的大人赏的。
我还是沾了李郎中的光,出去了别乱说,免得被人说闲话。”
沈玉姝磕磕巴巴的说完,又仔细嘱咐一遍,怕他说漏嘴遭人怀疑。
沈玉兰拉着沈玉姝的手,神情激动,眼眶里隐隐含着泪花。
“谢谢你玉姝,这料子我很喜欢。还有我姥爷家的事,真的谢谢你玉姝。”
“大伯娘刚和我说了那么多感谢的话,你现在又来。
咱们都是一家子,说什么谢不谢的。
这料子大姐喜欢就好,我就觉得这颜色衬你。”
沈玉姝怕她再哭出来,赶紧拿手上的料子再她身上比划起来。
沈安信和沈安仁归置好带回来的东西,进门见女儿已经累的撑起脑袋打瞌睡了。
“爹,姝姝刚回来想必累了,先让她回去歇会儿,有什么明天再说。”
“对对,一路回来估计累坏了,赶紧回去休息吧。”
沈老爷子发话,大家各自抱着东西回房了。
沈玉姝和弟弟提一份糕点,沈安信抱着布料,顾氏抱着棉花。
回到后院沈玉姝已经醒了神,从怀里掏出个盒子递过去,“给娘买的,看看。”
顾氏打开盒子,见是一支梅花簪欣喜的不行。
这可是女儿给她买的,笑着簪到头上问身旁的沈安信,“相公,好看吗?”
“好看,姝姝买的当然好看,主要是我娘子好看,戴什么都好看。”
沈安信好听的话张嘴就来。
“浑说什么呢,孩子们还在。”顾氏推了他一把,老不正经。
姐弟俩人看父母恩爱,无奈摇头,这场景在沈家二房已是家常便饭。
沈玉姝朝着沈安信眨眼,“爹,我知道你喜欢酒,回头我送你几瓶。”
“好,爹等着。”
沈安信刚才还有些泛酸的心霎时甜的不得了,女儿没忘了他,他也有。
“宁嘉,等下次咱们进城,阿姐带你去书肆。”
“阿姐,你说真的?”
沈宁嘉一直想去县城书肆看看,可家里供他读书已然紧张,实在不该开口再要求什么,看的书都是他自己手抄的。
“当然,阿姐自然说话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