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张会兰带着下人们去新房安排住宿。在大晋朝,第一天住新房,有很多讲究和习俗。需要烧一壶开水,那袅袅上升的水汽,意味着财源滚滚而来,好像为新家带来了无尽的财富和好运。
接着,要把开水倒进房间里的各个池盆里,不管是厨房的水缸,还是厕所里冲水的木桶,都要装满。这是寓意盆满钵满,象征着家庭的富足和繁荣。
每个房间还要把窗户全部打开,让四周的清风自由地吹进来,但是风不能朝着大门吹,这是有风生水起的意思,好像在祈求家庭的运势像这清风一样,顺利无阻,蓬勃向上。
等这些仪式都做完之后,张会兰开始给大家分配房间。十个绣娘安排在一间通铺里,彼此相伴,倒也热闹。
赵勇富一家人住在一个单间,享受着属于他们的私人空间。李在林兄弟俩住在一个单间,这样的安排,既能相互照顾,又能增进兄弟感情。
老屋里,孩子们还是像往常一样,围在刘正轩身边,叽叽喳喳,缠着他继续讲那些精彩的故事。因为晚饭的时候家里忙,厨娘没有时间准备烧烤零食,孩子们顿时觉得嘴里没味道,心里很不习惯,吵闹声一阵接着一阵,好像在抗议零食的缺少。
刘正轩看到后,无奈地笑了笑,只好从屋里拿出一些乌梅、蜜糖,分给孩子们。孩子们接过零食,马上安静了很多。
刘正荣和刘正萍两人则轮流快速记录故事。也许是因为有零食的鼓励,也许是因为对故事的热爱,一晚上竟然记了六集之多。
明天就要搬家并且摆酒席,刘正轩知道大家需要养精蓄锐,便收起手稿,轻轻地挥了挥手,说道:“天色已晚,大家都散了吧,早点休息,明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忙。”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各自离开,屋里渐渐恢复了平静。
第二天清晨,刘家人都早早地起来,忙碌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吃过早饭,大家各自分工,忙着准备搬新家。
搬家需要选择一个好的时间,这是大晋朝的传统习俗,刘方亮老两口对此特别重视。他们根据多年的经验和对黄历的研究,早就确定好了合适的搬家时间。
之前刘为宗家遭遇了火灾,这让老两口心里更加敬畏和谨慎,在他们心里,遵循习俗,就是祈求神灵保佑,保证家庭平安顺利。刘方亮叫来刘为宗和刘正轩,让他们两人一起着一个装满了米的木桶。木桶里,放着一张写着 “常满” 的红纸,那张红纸鲜艳夺目,好像承载着家庭对富裕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米桶里还藏着一个信封,信封里装着一百五十两的银票和十八两碎银,总共 168 两银子,这个数字取“一路发”的意思,寓意着家庭在未来的日子里,不管是财运还是运气,都能一路顺利,兴旺发达。两人小心翼翼地抬起木桶,神情庄重严肃,仿佛肩负着家庭的使命和希望,一步一步,稳稳地朝着新房走去。
按照习俗,其他人进新房每次手里都不能空着,至少要拿一样东西。大家纷纷响应,有的捧着衣服被子,有的提着生活用品,有的抱着家里的摆件装饰,都满心欢喜,脚步轻快地走向新房。
新房的大门上,贴着一个大大的、方方正正的红色福字,那福字鲜艳耀眼,好像一颗璀璨的红心,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仿佛在向世界展示刘家的幸福和美满,是家庭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声呼喊和祈祷。
而院子里其他门上贴的都是倒着的福字,这是“福到了”的意思,别有一番趣味和情调。这些精美的剪纸,都是刘正轩买来的红纸,认真教绣娘们精心制作的。绣娘们第一次做这样的新鲜事,都非常惊讶,她们万万没想到,这位少爷竟然还有这样巧妙的本事,能把普通的红纸变成这么漂亮的艺术品,心里对刘正轩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等大家进了新房,只见 21 根檀香已经被点燃,那淡淡的烟雾缭绕升起,散发着一股清幽的香气。大家从新房的左边慢慢进去,檀香的浓烟袅袅升起,像灵动的精灵,上下熏扫着厅房、厕浴、厨灶,就连天花板、墙壁和墙脚都没有放过。
然后,人们又从房子的右边出去,走到外面安全的地方,把檀香轻轻熄灭扔掉。这个仪式是为了去除邪气,祈求平安吉祥,好像是在为新房进行一场神圣的洗礼,赶走所有的晦气和不祥,迎接新生活的阳光和美好。
大晋朝还没有火药和鞭炮,每逢红白喜事,都是点燃爆竹来增加喜庆的气氛。刘为宗让下人们点燃从后山砍来的竹子,当竹子被大火吞没,发出毕毕啵啵的清脆声音,为这个搬家的喜庆日子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热闹和欢乐。
刘家人多,下人也多,大家齐心协力,来回跑了几趟,就把东西都搬完了。刘为宗、张会兰夫妇满面春风,笑容满面地站在门口,就像两尊守护家门的雕像,准备迎接来祝贺的客人。
其他人则在院子里和院子外忙着摆酒席,摆放桌椅,准备餐具,为这场盛大的宴会做最后的准备。在农村,红白喜事向来都是在村里大摆宴席,这是传承已久的习俗。今天刘家摆了四十四桌酒席,这个数字取事事如意的美好寓意。外院男客 28 桌,内院女眷 10 桌,还有 6 桌备用,场面宏大壮观。
爆竹声声响,震耳欲聋,向整个村子宣告着主人家正在搬家。过了大半个时辰,村里的乡亲们像潮水一样陆续前来祝贺。来祝贺的人,都遵循着礼尚往来的传统,没有一个人是空着手来的。家境一般的,或者拎着自己家养的肥鸡,或者赶着活泼的鸭子,或者带着一些新鲜的鸡蛋、自己地里种的蔬菜瓜果,虽然礼物不是很贵重,但是其中包含的心意却像金子一样珍贵。
关系好的,家境比较富裕的,就会送一些银子,来表达心意和美好祝福。刘为宗夫妇热情周到,笑容满面地一一招呼着客人,先引导他们入座。
张会兰的父亲张世贵也在人群中,张会兰还有一个哥哥张会贤,一个弟弟张会良。她大哥的儿子赶着借来的牛车,拉着家人和贺礼。张世贵是个秀才,平时如果有人请他去私塾教书,他就会欣然前往,把自己的学问传授给学生们。哥哥张会贤、弟弟张会良都在家里种地,家境不算富裕,但是兄弟俩也勉强凑了一两银子作为贺礼,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心意满满。
刘为宗眼尖,看到岳父一家来了,赶紧快步上前,把岳父和舅兄内弟一家人带进院子。张世贵一家人走进这个四进的院子,瞬间被它的宏伟气派吸引,好奇地把院子里里外外都看了一遍。
这个院子规模很大,布局精巧,虽然他们走得脚疼,但是心中的惊叹和赞美却没有停止。张世贵的嘴一直没有合上,那神情,仿佛已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宅子,眼神里充满了羡慕和向往。
看完之后,刘为宗把张世贵请到酒桌的上座,舅兄内弟坐在首席,他爹刘方亮、村长和他坐在左首次席陪同,刘正轩和他的舅老表、叔伯兄弟们坐在下首位。
此时外院里已经人声鼎沸,热闹非凡,28 桌都坐满了,每桌 10 个人,这是图个十全十美。都是乡里乡亲,又沾亲带故,大家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谈论着家长里短,田间地头的趣事,气氛热烈融洽,把整个村子的温情和欢乐都聚集在这里。
内院的 10 桌也坐满了,备用的酒席也都开始了。刘正轩的奶奶黄氏抬头看了看天,看到吉时到了,连忙催促张会兰上菜开席。绣娘们都忙碌地在厨房和酒席之间穿梭,帮忙上菜,她们的身影像灵动的蝴蝶轻盈美丽。村民们看着刘家这么多的下人,眼里都是羡慕的神色,心里暗自感叹刘家的富裕和繁荣。
张会兰的父亲张世贵刚看到众多仆人的庞大阵仗,惊讶得把眼睛瞪得像铜铃那么大。瞬间,他的脸上绽放出极度骄傲的光彩。只见他把脊背挺得像标枪一样直,坐得笔直,好像要用这种姿势显示出女儿家的非凡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