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过后,萧逸尘和苏瑶享受了一段短暂而甜蜜的时光。但他们心中都清楚,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仍需要他们不懈的努力和付出。
一日,萧逸尘与苏瑶在书房中商讨着未来的计划。萧逸尘神色凝重地说:“瑶儿,虽然边疆暂时安宁,但朝廷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今商业繁荣,可农业乃国之根本,我们需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发展,提高粮食产量,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苏瑶点头表示赞同:“逸尘,你说得对。我在义诊的过程中,也听闻一些百姓反映农田水利设施陈旧,影响收成。我们或许可以从这方面入手。”
萧逸尘眼睛一亮:“瑶儿,你提醒了我。兴修水利确实是关键。我会与工部商议,制定一个详细的水利建设计划,争取在全国范围内修缮和新建一批水利工程,改善农田灌溉条件。”
苏瑶又道:“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推广一些新的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粮食的产量。我可以组织一些有经验的农夫和学者,编写一本农业技术手册,发放给各地的百姓,让他们学习和应用。”
萧逸尘笑着握住苏瑶的手:“瑶儿,你的想法总是如此周全。有你在我身边,我真是如虎添翼。”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萧逸尘积极推动水利建设计划的实施。他亲自前往各地考察,与当地官员和百姓沟通,了解实际情况和需求。
在一个偏远的村庄,萧逸尘看到当地的农田因缺水而干裂,百姓们生活困苦,心中十分痛心。他召集村民们,坚定地说:“乡亲们,我知道大家一直受缺水之苦。朝廷已经决定在这里修建一座水利工程,引河水灌溉农田。大家放心,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很快就能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村民们听后,激动不已,纷纷表示愿意出工出力。
而苏瑶也在忙碌地编写着农业技术手册。她邀请了各地的农业专家和有经验的农夫,共同探讨和总结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经验。
“各位师傅,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量对于百姓的生活至关重要。我们现在编写这本手册,就是为了把大家的智慧和经验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都可以提出来。”苏瑶诚恳地对大家说。
一位老农夫说道:“苏姑娘,俺们村有一种间作套种的方法,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收成。俺觉得可以写进去。”
苏瑶高兴地说:“太好了!您详细说说,我们一定记录下来。”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水利建设工程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农业技术手册也编写完成并发放到了百姓手中。百姓们积极应用新的技术和方法,粮食产量逐渐提高,生活也越来越好。
然而,改革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地方官员在执行水利建设计划时,出现了贪污腐败、偷工减料的现象,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
萧逸尘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这些贪官污吏,竟敢拿国家的大事和百姓的利益开玩笑!必须严惩不贷!”
他立刻派人调查,将那些违法乱纪的官员一一揪了出来,并在朝堂上公开处置,以儆效尤。
“各位大臣,我们推行改革,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的福祉。任何企图破坏改革、谋取私利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的制裁。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萧逸尘在朝堂上严肃地说。
苏瑶也在一旁支持萧逸尘的决定:“逸尘,你做得对。只有严惩这些贪官,才能让百姓看到朝廷的决心,让改革顺利进行下去。”
在萧逸尘和苏瑶的共同努力下,朝廷的改革继续稳步推进,国家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进步。他们的故事成为了百姓心中的榜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努力,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续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辉煌篇章,直至岁月见证他们的不懈追求与伟大奉献,让他们的名字永远铭刻在国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