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个黄宗羲这么有本事,倒勾起了朱由校的好奇之心。
更何况,朱由校关了直播之后,一直搞不明白直播间里面那些所谓市场经济到底是什么?
只是,当他看到黄宗羲的年龄时,麻爪了!
这个黄宗羲今年不过十六岁,一个黄口小孩哪有什么见识啊!
这个人,要不要见一下!
最终,朱由校也想通了,不管这个小子有没有本事,见一见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啊!
多少才惊绝艳的人,都是在年轻时就崭露了头角。
“宣黄尊素之子黄宗羲进宫面圣!”
朱由校对魏忠贤道:“黄尊素在天牢怎么样了?”
魏忠贤的冷汗都下来了,当初这个黄尊素可是他魏忠贤的死对头,不知道陛下忽然问及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打算?
“回陛下!”
魏忠贤道:“黄尊素贪污受贿,查有实据。此时他人在天牢,态度恶劣拒不认罪!”
“没死?”
朱由校笑笑道:“没死就好,不然就麻烦了!魏老狗,这个黄尊素你给朕小心看管,他若是死了,你也跟着陪葬吧!”
此言一出,吓得魏老狗浑身打摆子。
要不是朱由校说了这句话,魏忠贤已经策划让黄尊素冤死狱中了。
妈的!
这黄尊素抱了哪家的大腿,竟然让陛下金口玉言。
魏忠贤不傻,陛下既然这么说了,那这黄尊素的这条命就保下来。
“陛下,黄宗羲家住浙江余姚,一时半会恐怕难到京城啊!”
“是吗?”
朱由校早已通过锦衣卫得知,这个黄宗羲已在京城住了下来,四处找关系营救他的父亲。
这个魏忠贤怎么连这点都不知道!
很好,说明他没有再干涉朝政了。
“不打紧,你在北京自然能找到他。”
朱由校笑了笑,这笑容在魏忠贤看来,充满了未知的恐惧!
陛下已经建起自己的情报系统了!
魏忠贤回了东厂,将手下一众人骂得个狗血淋头,急忙去找黄宗羲了。
魏忠贤走后,朱由校令人拿来八大蝗商的资料细细阅读!
越看越惊心!
这八大家的商号,遍布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甚至远在辽东也有他们的商号。
他们出具的商票已经可以当真金白银使用了!
因为贸易量巨大,每次转运货物,交易金银都多有不便。
久而久之,他们利用长久经营的信用,发行了自己的银票。
这样,就可以极大的减轻运送金银的风险。
同时也很便于携带。
“妙啊!”
朱由校不是笨人,他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奥妙!
这种银票不仅在大宗货物的交易中使用,而且不记名,更是规避了朝廷的监管。
这种银票背后,是以八大蝗商经营十数年的口碑为背书的。
这种银票背后,有着充足的金银和物资作为依靠。
这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可靠的银票。
“货币是一种信心,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
朱由校越来越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
既然八大蝗商的银票可以在北方流行,那证明了这种银票存在的价值。
可他们几个商人,哪有朝廷的信用来得更强!
也不一定!
朱由校面带苦笑:人家可是经营了十数年的信用,商人虽奸但也重信。商人,商站,商票是一个实打实的东西,银票背后有商人的货物作为背书。
可朝廷呢?
历朝历代都发行过宝钞,大明宝钞更是在明国伊始就有大量发行。
可这些宝钞终究架不住时间的流逝,消失在历史的尘埃当中了。
信用?
有多少金银就发行多少宝钞!
朱由校不懂经济,但他懂朴素的道理。
只要银票可以随时换成金银,那银票就是金银。
想通此节,朱由校不免有点兴奋。
现在自己的内库有存银一千七百万,以这些为基础,再结合八大蝗商的商站、票号,应该可以搭建起一个皇家银行了!
“黄宗羲就在殿外,陛下是否召见!”
“宣!”
朱由校从兴奋中回过神来,黄宗羲已跪在自己跟前。
“陛下万岁万万岁,草民黄宗羲叩见陛下!”
朱由校看了一眼跟前的少年,一股勃勃生气迎面而来。
“这些你先看下,然后告诉朕你的感觉!”
朱由校拍了拍八大蝗商的资料,道:“你的父亲黄尊素,能不能平安出狱,就看你的表现了!”
黄宗羲一愣,陛下这是在搞什么?
朱由校也不理会,径直走到偏房,消失在黄宗羲的眼前。
黄宗羲不敢怠慢,急忙翻开了资料细细阅读。
要说黄宗羲也是个人才,他出生于1610年,家族世代书香,到他这里,他却屡屡科举不中。
他和宋应星一样,才能不在于科举,而在于其他地方。
这个黄宗羲的才能便在经济方面,可惜当时并没有经济学一说。
黄宗羲天生对数字敏感,在细细阅读了陛下留下的材料之后,他惊奇地发现,八大蝗商经营之广,项物之多,人员之精良,货物转运之精确,已经远超朝廷户部了。
虽然八大蝗商干的都是杀头的买卖,可正是因为如何,各个商号的人员都有严格的纪律,奖惩很公平。
更夸张的是,为了避免金银转运发生问题,在一些固定路线上,他们已经大量使用了银票。
黄宗羲拿出纸笔,越算越惊心。
天启五年,只这一年时间,八大蝗商经手的货物近二千万银,范围遍布整个北方中国。
而且每笔生意都有详细记录,并有利润预测。
这群家伙,真真的好厉害!
只是,陛下让自己看这些材料的目的是什么??
庞大的物流体系?
精于商业的人才?
遍布北方中国的票号?
黄宗羲在拼命思考着,刚才陛下说了,家父能不能活,就要看自己的表现。
黄宗羲将自己代入朱由校的角色。
天下大乱,朝廷入不敷出,挖了东墙补西墙。
官员的贪污腐化?
这个肯定不是陛下希望自己做的,而且自己才十六岁,搞政治那差得太远了。
搞钱?
黄宗羲的眼睛亮了!
这些资料,都是关于经商搞钱的事情。
不论是商站、物流、结算,最终的结果都是搞钱!
但是,黄宗羲冷静地想了想,这八大蝗商的家财都被查抄了,剩下的这些哪个最值钱?
商路?不对!天下商路千千万,没了你还有别人,这不是重要的东西。
商号?那是杀头的买卖,陛下怎么会想做这种事情!那倒不如陛下直接把江山拱手让人!
商票!
对了,肯定是商票!
黄宗羲敏锐地感觉到了,这商票的价值巨大。
一种可以替代金银的纸钞,一种有可靠信用的纸币。
黄宗羲不愧为历史上着名的“经济学”家,他出生江南富庶地区,商业发达之极,从小他黄宗羲就耳濡目染,要不是他父亲强烈反对他经商,他早就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了!
银票这个玩意成本极低,以一当千。
极端情况下又可以超量发行,这其中利润大的吓人啊!
皇帝肯定是对商票起了心思!
可,为什么要找我黄宗羲,我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