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屋里,陈氏拿着一件裙子在小心地比划,“我这手太粗,都不敢摸呢,”
常巧之从包里掏出一些香膏,“洗手后搽一搽,以后等我建了大宅子,你们就不要干粗活了,买上几个丫头专门捶腿、梳头。”
陈氏立时不自在了,“我哪里需要丫头侍候,这不成了废人嘛。”
全村最阔气的杨里正媳妇,也没说找丫头专门侍候啊,虽然他家里也有下人,但下人有下人的活计,杨里正媳妇一样得纺线织布呢。
“以后肯定是要买丫头的,”常巧之又道:“而且家里的房子太破旧了,我打算买地另盖一座大别院,以后在院子里种菜就行了。”
陈氏闻言笑得合不拢嘴,“这不成地主婆了嘛。”
“就是有这么一个打算。”常巧之可以在广城长住,但是家里也必须要有一套大宅子,以后没事回村暂住,过过清静的日子。
常良才把锄头放进柴房,看到屋里这么多人也跟着乐呵,“你奶刚还说你发了大财呢,是不是真的啊。”
“是啊,咱也沾了大姐的光,她现成母凭子贵,成了柳家当家主母,名下的产业可不少呢。”
“真的?”常良才开心了,其实自打送女儿作妾后,他的良心没少受煎熬,好在都熬过来了,说来说去,还是大师厉害啊,怎么就能算到大丫会生男孩呢?
常良才小心地问道:“别人说你有一辆专门拉钱的骡车,是不是啊?”
“是有,”常巧之没有隐瞒,“不过那钱是给各商号的货款,可不是柳家的钱,我们只不过是从中间过了一道手罢了,稍有差错就得亏本。”
常良才在镇上扛活的时候就知道了,跑马帮还得负责代收货款,若是没出事还好,一旦被贼人打劫,这些银子可是要赔给商号的。
常良才见大家都在分发礼物,自己默默地回厨房生火做饭。
常巧之倒奇怪了,跑到厨房追问道:“你怎么不找我要银子送给奶奶啊?”
“你奶今年的节礼,我昨儿就给过了,也不用再给,给了其实也没用。”常良才忙着淘米下锅,见她还立在门边,便催促她,“你去歇着吧,那么大的产业操持着也不容易。”
常巧之一脸见了鬼的表情回到堂屋,对众人轻声道:“爹怎么转了性子啊?不太像他的风格啊。”
陈氏放下裙子,附耳小声说道:“青黄不接的时候,老三家里还有米粮下锅,我逼着你爹去借米呢……”
“这招挺高的啊,”常巧之冲她夸道:“果然人还是得吃一堑,长一智啊。”
“有什么办法呢,人不到绝境根本不会醒悟。” 陈氏捂嘴笑道:“瞧我光顾着跟你们聊天,菜还没洗呢。”
趁这会儿空当,大伙齐心协力收拾堂屋,今晚杨四狗不得住这里。
院门外拍门的响声停了,常老太骂骂咧咧走远,但她心里好气,直接跑到地里,将常良才精心养护的蒜苗都给拔了。
陈氏过来摘菜时,气得大骂了一阵,却也只能无奈返家。
常巧之无所谓地笑道:“你们若是住在这里不开心了,我也可以去镇上买座小院,在那过年也是一样。”
陈氏和常良才看了一眼,都摇头道:“没关系,大不了把地租给别人,咱就在家里养养鸡就好了。”反正大门一关,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便是。
次日一早,常巧之和杨四狗着骑着骡子赶到县城,他们找到户科专管田产的书吏,想要买下青川村附近的土地。
那书吏见年前还有这么一个大买卖,顿时很上心,可是翻开鱼鳞册,发现那些良田都有主了,他们俩要建房,就只能买无主荒地。
常巧之暗暗递给他一锭银子,“麻烦行个方便,我俩想要把房子建在一块儿,距离村子近些就成。”
这可把书吏愁坏了,他报给了上司,最后经几人商议决定先到青川村跑一趟。
而后书吏根据鱼鳞图册,将青川村靠近镇上的一大块荒地,包括附近几个山头都划给两人,确定了四角并正式订了契书,交了契税。
从此这边区域就是有主的,按律法规定,就连附近村民都不允许上山砍伐树木,更别说将人葬在这里,当作坟地。
常巧之看了看四周环境,“这里倒是好山好水好风景,以后过来养老还行。”
杨四狗比划道:“咱们在这里建一道条石围墙,里面建上青砖大瓦房,黑瓦白底怎么样?看着清爽。”
“嗯~再建一条小路直通到村里,没事就在我奶面前晃悠,哈哈哈~”常巧之很有些恶趣味地说道。
杨四狗也笑了笑,“是啊,杨里正一定气得跳脚。”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房子什么的,其实并不是很在意,他就要让杨家人看看,孤儿也能活出个人样来。
两人规划了一下,大致心里有数后,便去镇上打听,找到了一位包姓砖瓦工,他常年带着一批人在附近建房子,手艺还不错。
有做过乙方的朋友都知道,建筑完工速度跟什么过年、过节的没关系,而是取决于甲方的付款速度,付款越干脆,完工也越快。
同样的方法适用这支小型包工队,当常巧之将一个又一个的银元宝拍在桌上时,那包工把肋骨都要拍折了,打着包票道:“你就瞧好了吧,这年咱就在工地上过。”
其他人俱都死命地点头,年嘛,一年都能过一次,但这样豪爽的大主顾,一辈子都难得遇到一个,这个工程不抓住,会后悔一辈子的。
那包工也是个妙人,得了首批工程款,直接跑到青川村雇小工,村民也不知道那是谁的房子,反正有人付工钱,他们就去干,好歹也能赚点钱买些肉呗。
在村边上有这么一个大工程,杨里正岂能无动于衷,于是跑去四下打听,结果还让他查到原主是谁了。
“杨四狗?”杨家族长阴森森道。
杨里正说道:“都是杨家人,这小子有了钱不给族里捐,反倒自立门户,怕是脑后长反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