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事情,黄母从贴身的衣服内兜里拿出一个红包,塞给黄丽,黄丽捏着有点厚,就要推回去,母女俩推了两下,眼看着黄母要生气了才作罢。
黄蓉笑嘻嘻地掏出一对银的小手镯,一个手镯里刻着玉字,戴到了明玉手上;一个刻着月字的交给了黄丽:“这是大哥寄钱回来让我去买的,说给他的宝贝外甥女一人买一个银手镯,他还说了,等以后有钱了,再给她们俩一人买一个金的。”
又拿出两顶时兴的毛绒绒的小帽子,这是她省下的生活费给买的,不便宜。
她点着明玉的小鼻子,笑嘻嘻地说:“等小姨毕业了,挣钱了,就给你和妹妹买好多漂亮衣服,好多好吃的。”
明玉眼睛都笑得成了一弯月牙,吧唧一口亲在黄蓉的脸上,掰着手指头说:“我长大了也要给小姨、舅舅、外公外婆买很多好吃的,很多漂亮衣服,还要买大房子。”
小丫头也不知道买房子是怎么回事,但不妨碍她活学活用。
乐得黄母抱着她心呀肝的直喊。
黄丽也忍不住笑了,这丫头真是鬼机灵,这么小就会画大饼了,偏偏自家人又吃她这一套。
洗漱完以后,黄母和黄蓉准备睡觉了,明玉缠着要和外婆一起睡,黄丽就把大的床让给她们祖孙仨睡。
明月很乖,除了吃就是睡,喂完奶换了尿布又睡着了。
黄丽把孩子放在床内里,另一边靠着墙,不怕掉下去。
她把黄母给的红包拿出来,数了下,有三百块。
“怎么这么多?”林宏明惊讶了。
现在一般的亲戚送十块二十块的多,三五十的都是实在亲戚,岳父岳母一下子给三百,他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他们了。
他心里知道岳父岳母可能是怕他们手里没钱,想着多补贴下他们。
林宏明看着笑吟吟的黄丽,想着老娘做的事,心里就更觉得委屈黄丽,想补偿她。
“我们买个旧自行车吧,现在不要票了,两三百块钱应该能买下来,到时候不管你是上班或者回村里还是去我妈家都方便,还能带孩子出去玩。”
林宏明点点头,前几年也想过买自行车,不过新的要四五百,还要自行车票,就没舍得买。现在手里有钱,买个旧的用着也好。
夫妻二人怀揣着梦想睡着了,一夜好眠。
吃过午饭后,林宏明回来了,他下午没课,就借了同事的自行车来接黄丽去看房。
黄蓉也要去凑热闹,就一起去了。
黄母在家里带小明月。
林宏明带着姐妹俩来到老街尾,这儿有两个院子要卖,再远一点还有地皮要卖。
这里处于新街和老街之间,旧房子很多,离小学也挺近的,附近还有医院和菜市场。
黄丽看了下地理位置,感觉还是挺满意的。
第一家房主是个五十岁的人,挺老实的,一直等着他们来。
房子离公路有个二十多米,门口一个大地坝,夏天晒衣服什么的很方便。
房子有三间,保护得挺好的。主体是框架结构,用木板封的墙,墙上留着两扇窗户,刷着木漆。门是厚木板门,被太阳晒的裂了几个大口子,开合的时候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
长长的屋檐下立着四根油光水亮的柱子,隔出一小块坝子来。
院子里装了一根水管,从后山的山泉洞里直接接到院里,用水方便。
厨房在房子的一侧,有点破,屋顶没有盖瓦片,只是用草盖着。
没有厕所,不太方便,上厕所要么去外面的公共厕所要么用便盆。
黄丽看着房子,没说话,心里盘算着该怎么修。
要住这里得盖院墙,不然孩子会跑出去;木门得换,现在这个门开合都有点问题;厨房屋顶也得盖瓦,不然一到梅雨天就会漏雨。
还得盖个厕所,大冬天的跑出去上厕所,太麻烦也不安全。
黄蓉凑到她姐耳边嘀嘀咕咕的,对这个房子不太满意。
林宏明又带着姐妹俩去了不远处的第二家。
这家人不住这里,钥匙给了亲戚保管,现在来看房子也一起陪着。
这家以前是个大地主,房子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了,院子很大,院里种了一棵高大的柿子树,现在树上还挂着几个黄澄澄的柿子,特别招人稀罕。
院子大门很厚实,经过风吹日晒后露出了里面的本色,看起来就有一股沧桑感。
一进门就看到院子里铺着的青石板,破了很多块,看起来破破烂烂的。
房子很大很气派,一个堂屋和四间正房,院子里还有两个小厢房。堂屋可以做客厅待客,四个房间都比较大,放两张床都行。
房主可能许久都没有打扫过了,地上铺着一层灰,屋里东西搬走了很多,就剩下几件旧家具。
正房右边有一间稍矮的房子,一看就是个厨房,空间还是挺大的,有一个烧柴的土灶,还有一个旧的煤炉子。
厨房前面有一口井,井口敞开着,吊着一个压水架。
更让人惊喜的是后院里盖了厕所,就是不知是挖的化粪池还是改的下水道。不过稍微改建一下,洗澡上厕所,都很方便。
后院还有一小块地,不多,就一分地左右,能种点自己吃的小菜。
这座房子尽管已经陈旧不堪,但依稀能辨认出它往昔的荣耀与光辉。
林宏明看着黄丽两眼亮晶晶的样子,就知道她可能看上了这里。
但是买房子哪里能让人看出喜好来呢。还得杀价呢。
看完房子后三人就急匆匆地回去了,林宏明把姐妹二人送回家,骑着车去幼儿园接明玉,还要把自行车还给同事。
晚饭后,几人又围着炉子烤火,谈起这两套房子的事。
“我打听过了,第一家房子主人要买新修的楼房,所以急着卖,开价两千五。第二家主人不住这里了,在县城,卖房子是因为要去市里买房,开价三千五。”
林宏明喝了口温水,接着说:“这两个房子都有房本,里面也没发生过什么事故,买了就可以过户。”
黄母下午已经听两个女儿说过房子的事了,现在就是讨论买哪套更合适。
“阿丽,你喜欢哪套?”林宏明决定听老婆的。
黄丽想起房价,又想起存折里的钱,一时间有点惆怅。
镇政府搬到新街以后对老街的房价影响还挺大的,以前也不是没问过院子,像第一套那个房子开价要两千八,过了两年反而还降了三百。
她又有点担忧房价会继续跌了。
心里想着,嘴里就说出来了。
“我们买房子是为了住,房价涨还是跌对我们一点都不影响。”林宏明劝慰她。
也是,黄母和黄丽都点头赞同这话。
黄蓉年纪小,又在县城里上了几年的学,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楼房比较好。可看姐姐姐夫和妈都没提买楼房的事,她也只好把话憋回去。
第二天,黄蓉缠着黄丽一起去看看新修的楼房,黄丽想着也不远,就一起去看看。
黄丽上次已经来看过一次了,这次就不觉得新鲜了。
黄母还没有看过这几栋楼房,看过以后觉得什么都好,就是面积不够大,比自建房小多了。
黄蓉则是非常喜欢,大有立马买上一套的架势。
一行人看过楼房后慢慢走回去,这个时候也快到中午了,就在街边的小吃摊上吃了午饭,等林宏明回来就敲定房子。
黄蓉吃着面条小声的和姐姐说话:“姐,他家还没你做的好吃呢,要是你做吃食来卖,应该比他家卖得更好!”
黄丽嘴里吃着饭心里却把这句话记住了。
如今供销社的效益越来越差,都快发不起工资了。
私下他们两口子聊天时,林宏明就说过,按照现在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说不定哪天就会垮了。
到那时候她或许可以尝试着摆摊卖吃食。
她想着这个月就在家里研究下吃食的做法吧,做两手准备总是没错的。
中午一点,林宏明又骑着车到楼下了。
林宏明带着黄丽两姐妹直接去了昨天看的第二个院子那儿,房主早上接到消息就赶了回来,他也是等着钱去市里买房子,比林宏明还着急。
黄蓉进了院子就开始挑刺,她是真心没瞧上这房子。
“姐,你真要买这房子呀?”她瘪瘪嘴,一副挑剔的模样:“墙皮都掉了,得重刷。大门也得换,我昨天看过了,中间都被虫蛀空了。窗户得修,屋顶的瓦片也得换吧,还有电线也得重新铺设。”说着她向前踉跄了一下,差点被地上的碎青石板给绊倒了。
黄蓉更不满了:“还有这院子里的青石板也得换,不然孩子们怎么在院子里玩。”
房主听她挑了一大堆毛病,顿时有些讪讪的,这两年没住人,房子也就烂的快些了。
他又忍不住叹气,这房子是祖宗基业,可是孩子要去市里安家,再舍不得也只能卖了,不然放久了,恐怕房子得全烂了。
租给别人住吧,这么大的房子租金高,一家人又吃不下;租给几户吧,又得把格局改了,还不一定能租出去,算来算去还是卖了比较合适。
有了黄蓉真心实意的一番嫌弃,林宏明和房主以三千二的价格成交了,比黄丽预期的价格还要优惠一点。
其实这个价格房主也没吃亏,毕竟这个时期县城边上这么大的房子也才两三千而已。
商定好价格后,买卖双方算是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