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秀秀的男人是周所长周勇的双胞胎弟弟,名叫周敢。
当年兄弟俩同时参加高考又同时落榜,公公抽了两天的草烟,终于下定决心卖了家里的两头大肥猪,又找亲戚借了不少钱,凑够了一个孩子复读的学费和生活费。
可是两个儿子一样大,手心手背都是肉,让谁去复读让谁留下,他迟迟做不了决定。
周老爹决定不了哪个儿子去复读,哪个儿子务农,就拜托当高中老师的邻居帮忙出了两张全是选择题的卷子,让两个儿子凭本事竞争。
考完后,一算分,周勇就比周敢多考了一分,只一分之差,兄弟俩就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周勇复读一年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南平县供电所,凭着踏实的性格和过硬的技术能力,他在四十岁这年升任了供电所所长。
周敢不甘心就此务农,当机立断来到县城打工,凭借着优越的长相和能言善辩的口才,成功吸引了在邮电局工作的苏秀秀。
而后更是通过一番甜言蜜语攻势,很快赢得美人芳心,两人就此走到一起。
婚后,苏秀秀娘家就给他找了个邮电局的临时工工作,那时候的临时工虽然工资不算高,但是有个优越的条件——有优先转正的资格。
周敢头脑灵活,动手能力强,嘴巴也甜,没两年就转正成了一名正式职工。
不过,在周敢的内心一直有一份无法抹去的遗憾。
每当他看到周勇风风光光的回乡,被亲戚朋友争相吹捧时,他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倘若当年去复读的那个人是自己,或许如今所取得的成就会远超哥哥。
正所谓“兄弟就笑兄弟无,”,这句话仿佛成了周家兄弟间关系的真实写照。
尽管表面上风平浪静,但那若隐若现的隔阂却让他们暗中较劲,谁都不肯示弱,都想证明自己才是更出色的那个孩子。
于是乎,原本应该和睦相处的兄弟俩,因为这层难以言说的龃龉,变得不再像儿时那般亲密无间。
而这样的竞争氛围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家中的两位妯娌。
她们敏锐地察觉到了丈夫们之间微妙的变化,渐渐地产生了攀比之心。
从家庭琐事到孩子的成绩,从生活方式到穿着打扮,无一不是她们比较的对象。
徐冬梅和苏秀秀的关系挺复杂,妯娌俩经常聚在一起,聚到一块又互说酸话,复杂得让人看不明白。
苏秀秀看到徐冬梅和李小桃在店里,夸张地喊了一声:“呀,大嫂,你们怎么在这儿?真巧。”
徐冬梅抬起嘴角,露出一个僵硬的笑容,心里却在嘀咕:不巧,我是特意躲着你才来的,哪知你也来了!
苏秀秀看李小桃提了个袋子,再看徐冬梅空着手,就开口了:“大嫂不再买件吗?你上次穿回家那套我可喜欢了,今天就是来看看有没有一样的款式。”
徐冬梅在心里翻白眼,干嘛要和我穿一样的款式,撞衫你懂不懂?
虽然心里不满,但是面上还是很亲热:“我就是打算再买件衣服,弟妹,咱们一起看看?”
她冷哼一声,一千三百的衣服她舍不得,两三百块的衣服对她来说还是小意思而已。
苏秀秀脸色晦暗不明,大嫂这是开茶馆挣到钱了呀?前天才买了一身回去,今天又要买?
她决定了,今天回家就让老太太找周勇要钱去。
徐冬梅暼了眼苏秀秀,不蒸馒头也要争口气,说什么也得把苏秀秀给比下去。
徐冬梅静静地站在一旁,耐心地等待着黄丽将手中的衣服熨烫好,再交给黄琴挂上。
衣服挂上那一刻,她的目光就被这件浅灰色的、全身点缀着闪闪发光的水钻的衣服所吸引。
与此同时,身旁的苏秀秀也注意到了这件衣服,两人的视线几乎在同一瞬间交汇在这件衣裳之上。
两人眼神之中迸发出了浓烈的战意。
徐冬梅快步走上前去,而苏秀秀则紧跟其后,眼中闪烁着对这件衣服的喜爱之情。
她们一同转过头来,望向正在忙碌的黄丽,异口同声地问道:“这件衣服还有同款吗?”
黄丽停下手中的动作,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不好意思啊,两位美女。这款衣服是设计师独立设计款,整个南平县就只有这一件呢!”
只有这一件?那就代表着独一无二了!
听到这话,徐冬梅和苏秀秀对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不甘与决心——显然,对于这件心仪的衣服,她们俩谁都不想轻易放弃,大有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
苏秀秀率先开口:“大嫂,你前两天刚买一件,这件就让给我吧!”
徐冬梅眼皮一跳,皮笑肉不笑地说:“弟妹说笑了,这件衣服谁喜欢谁都可以试,我又不拦着你。”
漂亮衣服谁不喜欢?独一无二谁不爱?
苏秀秀又道:“大嫂,你就心疼心疼我吧,我好不容易才看上一件,你不是才买了新衣服吗?再买,大哥会不会不高兴呀?”
徐冬梅嘴角勾起一个嘲讽的笑,她就知道她会拿周勇说事。
这次可是当家的主动给钱让她来买衣服,苏秀秀她的如意算盘可就要落空了。
她慢悠悠地说:“哎呀,弟妹,你有所不知,你大哥给了我一笔钱让我来买衣服,说是心疼我,让我好好犒劳自己。”
一边说着,一边招手让黄琴拿过来让她试一试。
苏秀秀咬咬牙,这徐冬梅今天是怎么了?以前她这么一说她就不争了,今天怎么杠上了?
黄丽和黄琴只低头干活,假装没听到妯娌间打的机锋。
她们是妯娌,是一家人,自家人说两句没什么,外人若是插手她们俩就该一致对外了。
李小桃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她既不劝徐冬梅买下来,也不劝她放弃,而且好暇以整地坐着看这妯娌打嘴仗。
不是她不够义气,实在是吃了太多次亏了,她长记性了!
黄丽又拿出一件卡其色带大毛领的中长款羽绒服,这件做了超大毛领,袖口做了防风设计,系着一条腰带,看起来时尚又大气,彰显优雅气质。
苏秀秀眼睛就发光了,露出惊喜来,果然,就像压轴大戏总是最精彩的,好的东西也总在最后呈现。
这件更时尚,更适合她的年纪。
忘了说一句,两人的丈夫只相差十分钟,可她们俩却差了整整五岁。
苏秀秀忙不迭地跑过去,指着衣服让黄琴给她试试。
黄琴就是个打工人心态,管她到底是谁买,只要衣服卖出去就成。
两人在镜子前照了照,默契地去吧台买单。
灰色那件三百七十五,卡其色这件四百五十块,因为有大毛领,所以拿货价就要贵上几十块。
两人都没使用优惠券,就是想等过年的时候再来买一身。
买完单,两人抽红包时又较上劲了。
苏秀秀算了两件衣服的总价,已经超出八百了,对着黄丽说道:“老板娘,我们两件衣服加起来已经超过八百了,可以抽四个红包吧!”
黄丽笑容不变,笑着说:“行,两位美女一共可以抽四个红包,您二位决定吧!”
苏秀秀大方地对徐冬梅说道:“嫂子,你抽两个,我抽两个,多拿那一个咱们一起去吃锅子。”
徐冬梅脸上带了笑意,“行。”
徐冬梅抽了两个,共中了三十块钱,让李小桃和苏秀秀直呼手气好。
苏秀秀抽了一个,只中了五块钱,她嘴巴翘得老高了,央求徐冬梅替她抽。
徐冬梅也很紧张,选了她的吉利数字二十二,打开看,里面是二十块钱,把苏秀秀高兴的不行。
领完打底衫和水杯,三人又亲亲热热的提着衣服出去,苏秀秀心情特别好,妯娌两人白捡了五十五块钱回来,多幸运啊!
黄琴看到这两个女人变脸似的,忍不住咋舌。黄丽笑着冲她挤下眼睛,让她收敛下表情。
店主看顾客的笑话,在背后议论顾客,这都是大忌,轻则得罪人,重则影响口碑。
黄琴蹑手蹑脚地靠近黄丽,若有所思地问:“二姐,她们俩关系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呀?”
黄丽略微思考了一下才说:“妯娌在一个大家族里都属于‘外人’,很容易被长辈、被外人拿来进行比较,有比较肯定就有‘好’和‘差’。”
“说到底,她们俩也是家庭里的牺牲者,是兄弟之间矛盾的外部表现而已。不过,有句老话说的好,打断骨头连着筋,表面关系过的去就行,毕竟还在一个大锅里吃饭,兄弟之间也得来往。”
黄琴又吐吐舌头,她们两人互相较劲倒是自家带来不少生意。
黄丽看妹妹这神色又笑了。
她倒觉得这对妯娌的关系不错,较劲什么的都是做给家里那俩男人看的。
毕竟真金白银花出去了,得到好处的可是俩女人。
黄山早上去吴忧家门口等她,陪着母女俩吃了早饭,又和吴忧一起送吴念上学。
一路上吴念偷偷地打量他,一时嘟嘴一时微笑,表情丰富得很。
吴忧和黄山并排走着,聊到高中同学的近况。
忽然说起他们高中时期的文娱委员的事:“你知道吗?我们班的文娱委员离婚了。”
黄山并不感兴趣,不过还是顺从地附和吴忧:“哦,是吗?”
吴忧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她儿子出生的时候难产,伤到了大脑,她老公就整天不着家,听说还家暴她和孩子,打了两年的离官司,这段时间才判决离婚。”
黄山皱着眉头,在脑海里努力扒拉出文娱委员这个人。
上一次碰到文娱委员还是两年前,在从市里回县城的长途汽车上,他还向她打听过吴忧的近况。
想到这儿,黄山忍不住黑了脸。
他这么些年一共就碰到文娱委员两次,两次向她打听吴忧的近况。
两次她都说吴忧和她前夫感情很好,很亲密,让他不要过度关心已婚女同学。
他知道她们都在县城工作,交集比较多,又担心自己打听吴忧会给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从来没向其他人求证过。
所以,这才被蒙蔽了六年,白白错过这六年的时光。
吴忧知道文娱委员曾经喜欢过黄山,又见他听到她离婚的消息脸色不好,就停住了脚步。
黄山走了两步,见她没有跟上,连忙掉头回来询问:“忧忧,你怎么不走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吴忧心里百般纠结,终于还是试探着问出了口,“她离婚了你很不开心?”
黄山简直一头雾水,谁离婚了?谁不开心?
他一脸困惑地看着她,手指试探地指着自己:“你是问我吗?她离不离婚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不开心?”
他停顿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说:“你跟她……关系很好?她离婚了你不开心?”
这什么跟什么呀?两人简直是鸡同鸭讲!
吴忧心一横,直接把心里的疑问直接提出来:“她喜欢过你,她离婚了你不开心?”
黄山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这女朋友是吃醋了。
他眉开眼笑的走到她身边,胳膊肘轻轻地触碰了她的肩膀一下,笑着说:“我对她都没什么印象,唯二的两次交集就是向她打听你的状况,不过,她没说实话。”
这下,轮到吴忧惊讶了。
这些年,高中同学也聚过几次,她离婚的事情小团体里也都清楚,她不至于不知道自己离婚的事呀。
感情这中间还有别的弯弯绕绕呀!
黄山见吴念被路边的风筝吸引住了目光,在她耳边轻声说:“早知道你离婚了,六年前我就该把你娶回家了,哪儿还用像现在这样日思夜想,朝思暮想。”
清晨的大街上,寒风迎面吹来,刮得人脸生疼,而吴忧的脸颊肉眼可见的红了,也不知是风刮红的还是羞红的……
十一月二十二日,晴。
今天是黄父五十七岁的生日。
黄父今天心情很好。
老两口身体健康,没有成为孩子们的拖累;长年在部队的儿子在身边;女儿女婿感情和睦,事业兴隆;两个乖孙女活泼可爱,连在外求学的小女儿蓉儿也打了电话来庆祝。
黄父对如今的生活很满足。
黄丽原本打算今天闭店休息一天,被黄父阻止了。
他每天都和老婆子带着明月去店里转悠一圈,知道她家刚开业,正是生意好的时候,此时要是闭店休息,损失就大了。
黄丽就决定今天只营业到五点,晚上六点在国营饭店一家人好好的吃上一顿。
黄家的孩子都能写一手好字,黄丽扯了张红纸,写了招聘启事。
年龄在十八到三十岁之间,不提供住宿,包中午饭和晚饭,每月休息两天。
一个月工资一百块,整个店销售额一起按千分之五算提成。
招聘启事是贴出去了,能不能招到合适的人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