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也吹散了我心中暂时的迷茫。第二天一早,我和陈强就出发前往村里的老人家中,希望能从他们口中探寻到一些有价值的文化线索。
我们拜访了村里德高望重的张大爷,他年轻时走南闯北,见识广博。然而,当我们提起乡村文化,想请他谈谈老传统、老故事时,张大爷却只是摆摆手,说:“现在都啥年代了,谁还记得那些老掉牙的东西?年轻人啊,要往前看!”
我们又找到了村里有名的巧手李奶奶,她的剪纸、刺绣在当地远近闻名。然而,李奶奶却告诉我们,她的手艺都是祖辈传下来的,至于其中蕴含着什么文化内涵,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接连几天的走访,收获甚微。我们像无头苍蝇般乱撞,却始终找不到方向。
“看来,想挖掘出真正有价值的乡村文化,比我们想象的要困难得多。”我有些沮丧。
“别灰心,我们再想想办法。”陈强安慰我道,“我记得县里好像有个民俗博物馆,或许可以去那里看看。”
我们找到了博物馆的王馆长,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向我们展示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资料。然而,当我们仔细翻阅这些资料后却发现,其中大部分内容都与我们村的实际情况不符。
“这些资料大多是从其他地方收集整理的,我们村的文化特色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和研究。”王馆长解释道。
就在我们一筹莫展之际,王馆长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对了,我记得县文化馆的赵老师一直在做乡村文化研究,你们可以去找他问问。”
我们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赶往县文化馆。赵老师是一位年过半百的学者,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向我们展示了他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厚厚的一摞书籍和论文。
然而,当我们满怀期待地翻开这些资料,却发现……
然而,当我们满怀期待地翻开这些资料,却发现内容大多是理论性的论述,对于我们这种文化挖掘的门外汉来说,显得过于晦涩难懂。我们向赵老师请教具体的实施方法,他却只是推了推眼镜,说:“乡村文化博大精深,需要你们年轻人自己去探索,去实践。”
走出文化馆,我和陈强面面相觑,难道我们真的要像赵老师说的那样,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吗?
“要不,我们去找孙艺术家问问?”陈强突然提议道。孙艺术家是隔壁村的,几年前因为创作了一组反映乡村生活的雕塑而声名大噪。
我们找到了孙艺术家,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认真听取了我们的想法。
“你们的思路很好,乡村文化确实需要挖掘和传承。”孙艺术家赞赏地点点头,接着话锋一转,“不过,要做好这件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孙艺术家给我们看了他之前创作的一些作品,并详细讲解了创作理念和过程。他建议我们可以在村里建一个小型展览馆,将收集到的文化元素以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展示出来。他还提出可以邀请一些老艺人来现场表演传统技艺,吸引游客前来参观。
这些想法让我们眼前一亮,但也让我们感到压力倍增。建展览馆、请艺人,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们现在……
“佳佳,强子,我听说你们在搞文化挖掘?”这时,村里的大学生李志愿者走了过来,他的脸上洋溢着热情,“我可以加入你们吗?我一直都很关注乡村文化传承!”
我看了看陈强,还没来得及开口,李志愿者就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兴奋地说:“我这里记录了一些村里的老故事,都是我爷爷奶奶告诉我的……”
我接过本子,快速地翻阅起来,然而……我的眉头却越皱越紧。
李志愿者提供的那些故事,大多是些家长里短的琐事,缺乏历史和文化价值。我耐着性子看完,委婉地对他说:“这些故事很有意思,不过我们现在更需要的是一些能够反映村庄历史变迁、风土人情的资料。”
李志愿者听完我的话,脸上的笑容明显僵了一下,他挠了挠头,说:“这样啊……那我再想想,看还有什么能帮上忙的。”
送走了李志愿者,我和陈强都有些泄气。原本以为找到了帮手,没想到却是空欢喜一场。
“看来,我们还是得自己想办法。”陈强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我点点头,翻看着从文化馆借来的资料,试图从中找到一些灵感。然而,那些理论性的文字就像天书一样,看得我头昏脑涨。
“佳佳,你看这个!”陈强突然指着其中一页,兴奋地叫道。
我凑过去一看,只见那页纸上写着“田野调查”四个字。
“田野调查?那是什么?”我疑惑地问。
“就是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考察和访问,收集第一手资料。”陈强解释道,“你看,这里还写着,可以通过走访老人、查阅地方志等方式,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我顿时眼前一亮,是啊,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与其在这里苦苦挣扎,不如走出去,到村民中去寻找答案!
说干就干,我和陈强决定先从走访村里的老人开始。我们拿着笔记本和笔,挨家挨户地敲门,向老人们请教关于村庄历史、风俗习惯等方面的问题。
然而,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顺利。有些老人年纪大了,记忆力减退,说不清具体的情况;有些老人则对我们的来访充满戒备,不愿多谈。
我和陈强跑了一整天,却收获甚微,笔记本上只记了几条零散的信息。
“看来,这条路也不好走啊……”我疲惫地靠在椅子上,语气中充满了沮丧。
“别灰心,我们再想想办法。”陈强安慰道,“实在不行,我们就……”
他的话还没说完,我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我拿起手机一看,是王馆长打来的。
“喂,王馆长,您好……”
“小朱啊,我听说你们最近在搞文化挖掘,怎么样,有什么进展吗?”王馆长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
“我们……”我刚想说遇到了一些困难,突然灵光一闪,“王馆长,我们想问问,您知道村里谁收藏了一些老物件吗?比如老照片、老农具之类的。”
“老物件啊……”王馆长沉吟了片刻,“这样吧,你们明天来一趟博物馆,我带你们去见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