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
李景隆嘟囔着还想说什么,朱橚直接打断他。
“没什么可是的,你如果怕她打你,你去娶不会打你的人;你如果不想放弃,就要做好挨打的准备,一天天的又想吃肉又怕肉臊的,啥时候能吃上肉?”
“五叔,那你说我该怎么办?”李景隆被朱橚一顿说教,连忙凑近了问朱橚。
“还能怎么办?你都非她不娶了,又打不过人家,那就多给人家献献殷勤,让她看到你的心意不就好了?”朱橚一通忽悠。
“好!那我现在就去!”李景隆一拍脑袋,直接就溜了。
见李景隆走了,朱棣有些好奇地打量着朱橚:“老五,你说你一个单身汉,咋懂那么多歪理啊?”
“啥叫歪理?这都是真理好吧?”朱橚四下张望,见没人靠近,凑近了跟朱棣说道:“其实我就是忽悠大侄子的!”
“啥?你忽悠他的?我咋看你说的有鼻子有眼的,我还以为你说的都是真的!”
“嗐!我那不是为了他好么?单相思那么多年了,如果还继续拖着,啥时候能修成正果?”朱橚撇了撇嘴。
“那咋叫忽悠他呢?”朱棣不解道。
“你不会真以为大侄子献献殷勤邓滢就接受他了吧?我就是大侄子去献殷勤,邓滢肯定看了烦,到时候被邓滢打几顿,以后估到邓滢估计都得绕着走了,不就死心了?”朱橚吹着小口哨随口道。
“呃...你这也太坏了吧?那大侄子这几顿打不是白挨了?”朱棣脸皮抽了抽,开始为李景隆默哀。
“咋就白挨了?这家伙开赌场开妓院,还流连烟花柳巷,我早就想揍他了,还不是看在表哥的份上,加上我又打不过他...”朱橚越说声音越小,最后那句话估计只有他自己听到了。
“这倒也是。”朱棣点点头,李景隆的私生活确实有些不堪,让邓滢教训一顿也好,不过他突然想到:“那万一大侄子真追上邓滢了呢?”
“不可能吧...你不是说邓滢的脾气很差么?咋可能追到啊?”
“那倒也是!”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马皇后这边,她刚回到坤宁宫,一进殿便看到老朱在榻上坐着。
“重八,你不是说还有事要去奉天殿么?怎么又回来了?”
朱重八看到马皇后,笑呵呵道:“咱哪儿有啥事?就是不想去凑热闹罢了!怎么样?那三个小子有没有相上心仪的姑娘?”
“我去的时候看到小六和王弼家的闺女走的挺近,应该有点说法,至于小七,那孩子太傲了,我看他自己一个人在御花园里闲逛,有几个姑娘跟他说话他都一脸不耐烦的样子...”
“哼!这个老七,都被他母妃带坏了!”老朱气呼呼怒骂道,随后又试探着道:“老五那小子呢?”
“重八,你不是不关心橚儿嘛?”马皇后难得逗逗老朱。
老朱老脸一红,连忙解释道:“谁说咱关心那小子了?咱那不是看你只说了老六和老七嘛?”
马皇后眼里带着一丝促狭,也不逗他了,带着一起郑重看向老朱:“重八,橚儿喜欢刘基的孙女...”
“刘基的孙女?”老朱皱了皱眉,“他怎么会喜欢上刘基那个老家伙的孙女?”
朱标把刘若曦名字加在名单里的时候他是知道的,毕竟延安侯唐胜宗还朝时还是他和朱标一起接见的,也听到唐胜宗称赞刘璟。
朝会后朱标便提议让刘璟之女刘若曦参加花会,他也不在意,觉得多一个少一个都无所谓,便让朱标自行决定。
结果现在告诉他老五竟然刚好看上了这个临时加上的人选,这让他如何不惊讶?
“我也不清楚,但刘基毕竟也是知根知底的,让橚儿娶他的孙女我也放心。”马皇后道。
“可是几个兄长都娶了公侯嫡女,让老五娶一个伯爵的孙女,对老五是不是不太公平?”老朱犹豫了片刻,讷讷问道。
二人都没有考虑过刘璟和刘若曦答不答应这门亲事,毕竟无论在任何人看来,嫁给一个藩王为正妻,都是光耀门楣的幸事。
“还不都怪你?当初我说给刘基封公爵,你非不,甚至连侯爵都不给!”马皇后瞪了老朱一眼。
“事情不是都过去了吗?你又提这事儿!”老朱有些心虚,毕竟那事儿他做的确实不厚道。
不过当时他也是真被刘伯温气到了,刘伯温太孤傲了,而且除了太傲,几乎没有什么缺点。
上位者不怕下面的人缺点太大,缺点大了多敲打敲打就是了,就怕下面的没缺点,正所谓无欲则刚,没有缺点的人,朱元璋怎么拿捏?
像徐达贪吃,汤和酗酒,李善长好权势,几乎每个被老朱重用的勋贵都有缺点可以被老朱拿捏,偏偏刘伯温没有。
所以老朱就给刘伯温穿小鞋,本来打算如果刘伯温向自己服软,就说明他是在乎名利的,到时候再给他提一提爵位,给个侯爵也行。
谁知道老刘是真无欲无求,老朱一气之下也懒得理他了。
“封爵之事暂且不谈,后来刘基病逝,你为何不把他的爵位传给他的嫡子?”马皇后又问道。
“呃...这个嘛....”老朱不好意思说他当时受胡惟庸蛊惑。
刘伯温病逝是洪武八年,当时胡惟庸还是宰相之职,老朱对他也颇为信任,大小朝会都会让胡惟庸参与。
在此之前他也曾几次想过给刘伯温进爵,但都被胡惟庸劝下了。
胡惟庸给出的理由是刘伯温曾表达出对朱元璋封爵的不满,并隐晦的跟让人提起想要告老还乡,不愿再为老朱家打工的想法。
老朱自然也不是傻子,胡惟庸说啥就信啥,他也派当时还是亲军都尉府指挥使的毛骧密探诚意伯府,结果还真探听到刘伯温跟儿子刘琏说出有告老还乡的打算。
胡惟庸说的老朱不一定信,但毛骧说的老朱肯定信,就这样君臣之间本就貌合神离的关系愈加岌岌可危。
当时是洪武七年,直到转年过来,洪武八年正月,刘伯温感染风寒,拖着病躯觐见朱元璋的时候,向老朱提出了告老还乡。
老朱当时只以为刘伯温是装病,一气之下便同意了刘伯温的辞呈,结果同年四月,来自青田的刘伯温死讯送到了老朱案上。
老朱这才知道刘伯温死了,本来想跟常遇春和李贞一般,死后爵进一级,子袭原爵的,又被胡惟庸提起刘伯温对老朱的不满。
老朱本就是猜忌心重的人,自然轻易听信了,就直接传旨让刘伯温葬于乡中夏中之原,什么进爵袭爵全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