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缓缓抬起手,摘下了头上的斗笠,露出她那极具标志性的脸。
她挺直了腰杆,身上散发出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严气息。
“你们可知道,我是谁?”赵霁华的声音不大,但却如同洪钟般在众人耳边回响。
那几个富家子弟,看到她的面容,笑容瞬间僵在了脸上。
他们的眼神中,先是露出一丝惊恐,随后是难以置信。
“你……你是……”拿着折扇的公子哥儿,声音颤抖地说道。
“没错,我就是当今女帝,赵霁华。”赵霁华冷冷地说道。
周围的百姓们,听到这话,纷纷惊恐地跪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几个富家子弟,吓得脸色惨白,“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我们有眼不识泰山,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赵霁华看着他们,眼中没有一丝怜悯:“在朕的眼皮子底下,你们竟敢如此胡作非为,视朕的改革政策如无物,视百姓的生死如草芥。今日,朕若不重重惩处你们,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
说罢,她大手一挥,厉声下令:“来人,将这几个目无法纪的恶徒当场斩首,以儆效尤!”
很快,几个侍卫如鬼魅般出现,将那几个富家子弟拖了下去。
不一会儿,就传来了几声惨叫。百姓们都惊恐地低着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赵霁华又看向一旁吓得瑟瑟发抖的商户,和声说道:“起来吧,以后莫要再怕这些恶霸,朕定会为你们做主。”
商户感激涕零,连连磕头:“陛下圣明,陛下圣恩浩荡!”
赵霁华接着下令:“将这几人的尸体送回他们府中,告诉那些世家,若再敢阻碍改革,与百姓为敌,这就是他们的下场!”
众人领命而去。
赵霁华看着街道上的百姓,大声说道:“朕推行改革,就是为了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任何人,任何势力,若敢阻拦,朕绝不姑息!”
百姓们纷纷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那声音,响彻云霄,久久回荡在京城的上空。
赵霁华满意地点了点头,重新戴上斗笠,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她知道,这一次是自己的杀鸡儆猴,也是对方张开恶魔之爪的导火索。
但这些,只是改革路上的一个小插曲。
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她,但她毫不畏惧。
因为,她是女帝,她要为天下百姓撑起一片朗朗乾坤 。
……
这一幕很快传入了各大世家的耳朵,他们都被赵霁华的举动震惊到了。
“这女子,当真是意气用事?半点不顾后果!”
一些原本打算坐山观虎斗的人也彻底坐不住了。
对于这些,赵霁华是不知道的。
或许她知道,但她根本不在意。
……
回到宫中,六王妃端着燕窝汤来看望她。
因着改革如火如荼,宫中事务繁多,这些日子几位王爷都被叫进宫同九皇子一起处理朝政。
六王妃也每日给大家送些吃食过来。
这会儿,她刚给御书房送过午饭。
赵霁华客气道:“你说你,宫中又不会缺他们吃的,何必辛苦跑一趟?”
六王妃笑道:“不碍事,六郎喜欢吃我做的酥饼,我也就是坐着打发时间罢了。父皇母妃云游去了,他也进宫了,我可不就没事干了么?”
随行人员验毒后,赵霁华接过燕窝喝了起来。
“这燕窝可真好喝,辛苦你了。”
六王妃温柔地笑了:“好吃你就多吃点。”
说罢,她看向窗户上的盆栽,眼里隐隐有期待。
赵霁华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你喜欢啊,喜欢你就拿回去。”
“真的?”六王妃欣喜地跑过去,将花抱到桌上来,细细打量着。
“这花可真娇嫩,”她凑近深吸一口,“嗯~闻着也香。”
赵霁华看着她陶醉的样子,笑着打趣她:“人比花娇。现在的你啊,美得很呢!看起来也不过十五六岁。”
“谢陛下谬赞。”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后。
赵霁华想着自己今日得罪世家,日后恐怕不得安生,便道:
“回去吧。接下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你没事儿就别进宫来了。不安全。”
六王妃脸上的笑容却已经不见了,她站起身,淡淡的说道:“陛下身体有恙,还是好好休息一下吧。”
“你在说什么呢……”
突然,赵霁华腹痛难忍,她瞬间就明白过来,“枉我那么信任你……”
六王妃漫不经心地翻着手掌,看着自己纯金的护甲,道:“不过是各自为营罢了。陛下猜猜,若是此时陛下身染重病的消息传出去,会引来什么?”
“你!”赵霁华气急败坏,“你们休想!阿景不会让你们得逞的!”
六王妃嗤笑出声:“你呀还是好好担心一下你自己吧,他马上就会来陪你了。”
赵霁华瞪大了眼睛:“你们把他怎么了?”
……
同一时间,御书房。
南宫景身着明黄色的龙袍,身姿挺拔地站在巨大的书桌前,手中握着朱笔,正仔细地审阅着一份份奏折。
他眉头微微皱起,时而轻轻摇头,时而提笔在奏折上写下批示。
六王爷则坐在一旁的雕花太师椅上,看似悠闲地品着茶,可那藏在眼底的寒光,却时不时地透露出他内心的不平静。
“六哥,你看这份关于江南水患的奏折,当地官员请求朝廷拨款救灾,你觉得该如何处置?”南宫景抬起头,目光温和地看向六王爷,语气中带着几分商议的意味。
六王爷放下手中的茶杯,轻轻咳嗽了两声,缓缓说道:“依我看,这拨款之事自然是不能耽搁。不过,江南那边的官员向来喜欢夸大其词,咱们也得派人去核实一番,免得这银子打了水漂。”
他边说边站起身,走到南宫景身边,看似不经意地扫了一眼奏折。
南宫景点点头,正欲开口,却见六王爷突然从衣袖中掏出一个小瓷瓶,动作极快地将里面的粉末倒入了南宫景面前的茶盏中。
那粉末瞬间融入茶汤,竟没有留下一丝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