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康建东安排智能家电芯片 m1流片不久,行业内又开始传出鸿康芯片研发成功的消息。
一开始只是个别供应链公司知道这个消息,后面消息越传越广,直到后面一个行业大 V在微博上进行爆料,鸿康智能芯片的消息就直接在网上曝光了。
“刚刚从半导体行业得到可靠消息,某智能家电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一款 28nm的芯片已经进入流片阶段。”
本来芯片行业在国内就是一个敏感话题,国内无数用户和网友一直渴望着有自己国家自主研发的芯片。
而华荣的高端手机之所以能够成功,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华荣有着自己的芯片。
虽然华荣的高端芯片不论在性能还是制程上,都比现在国外顶级芯片还有一段差距,但也不影响华荣的芯片目前确实是国内自主研发最高端的芯片。
然后就在这个情况下,突然传出有一个公司自研出来一款芯片,网络上瞬间就开始热闹起来了。
网友 A:“各位大佬,到底是什么公司,怎么不声不响的突然开始搞芯片呢?”
网友 b:“这还用问吗?智能家电公司,还有人力物力研发芯片的,国内一只手都数得过来,鸿康、格美、海力、小麦,除了这四家,其他公司刚刚成立半年怎么可能去研发芯片。”
网友 c:“格美和海力没听过有芯片研发团队,剩余的就是小麦和鸿康了,小麦不是有松鼠芯片吗?据说也是 28nm,但好像已经研发了很久了,感觉小麦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网友 d:“不可能吧,小麦也不应该叫智能手机公司吗?才生产了几件智能家电,就变成智能家电公司了,感觉是鸿康才对。”
众人在这个科技大 V的这条微博底下评论询问的时候,这个大 V回复了一个网友的问题。
“智能家电公司,目前智能家电的龙头企业。”
这个消息一出来,本来还怀疑小麦的众人马上把目标锁定到了鸿康身上。
“哇槽,这不已经相当于明说了吗?智能家电龙头,有芯片研发能力的,除了鸿康还能是谁。”
“666,这个不声不响之间,居然自主研发了一颗 28nm的芯片,鸿康的研发能力这么强的吗?”
面对网上的热烈讨论,一些科技圈的业内人士也发出了一些截图。
模糊 A:你们听说了没,鸿康研发成功了一个 28nm的芯片。
模糊 b:这么强,什么时候的事情?
模糊 A:就是这几天,现在已经在进行流片了。
模糊 c:什么类型的芯片?
模糊 A:智能家电的。
模糊 b:可惜了,我还以为是手机的。
模糊 A:智能家电的也很了不起了,手机的哪有那么容易。
而类似的截图还有一些,网友从这些截图里面基本已经明白了整个情况了,就是鸿康这几天设计出了 28nm的智能家电芯片,已经到了流片阶段。
网络上瞬间就开始热闹起来,什么鸿康牛逼、萧总牛逼、鸿康未来的科技巨头等等夸奖的词络绎不绝。
这个时候之前一直科普的袁同学又一次跳了出来进行科普。
“大家好,我是袁同学,刚刚看到网络上传某智能公司研发出了 28nm的智能家电芯片。”
“虽然现在还不确定是不是鸿康,但既然大家都认为是鸿康,我们就假设是鸿康吧。”
“虽然我很高兴国内又有一家公司能设计 28nm的芯片,但大家不要高兴得那么早,芯片行业设计出来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流片。”
“流片可是一个很费钱的步骤,28nm流片一次需要 1000多万以上,一次成功还好,如果多次都是失败的话,其中的费用将会非常恐怖。”
“流片成功后还需要……”
“我们假设这之中一切顺利,最快也要半年左右才能上线,假如其中一些步骤不顺利,需要重复验证,那估计需要 1年左右了。”
“根据摩尔定律,处理器的性能大概每隔 18 - 24个月就会翻一倍,所以现在鸿康这个芯片,其实属于一个非常微妙的阶段。”
“假设一切顺利,还是有可能追上目前智能家电芯片的第一梯队的,但如果拖久了,等最后量产的时候,可能就已经落后现在第一梯队了。”
袁同学的这个讲解视频,一下子把很多网友澎湃的热情打消了不少。毕竟大部分不清楚芯片行业的用户以为鸿康这个芯片是可以量产了。
谁知道原来离量产还有一大段距离,但就算这样,鸿康还是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而鸿康的产品,特别是智能手机 K1又一次火了起来。
……
深城华荣总部,慕东又一次拿着资料来到孟正的办公室。孟正看着前来的慕东,好奇地询问:“慕东,这次不会又是鸿康的事情吧。”
慕东无奈一笑:“是的,孟总。我也没想到鸿康和萧总这么能搞事情。这次是鸿康的芯片问题,感觉业内都在讨论,鸿康设计成功了一款 28nm的智能家电芯片,已经安排流片了。”
听完慕东的话后,刚刚还云淡风轻的孟正此时也不由得露出了一丝惊讶,随后乐乐呵呵一笑。
“年轻人不但有野心,胆子也大,不是我这样的老年人能比的,有自研系统,有自研芯片,如果都成了,未来就是我们华荣最大的竞争对手了。”
“孟总,没那么夸张,鸿康现在手机用的还是高同的芯片,现在设计的是智能家电的芯片,而且还是 28nm制程。我们已经有了 16nm制程的设计能力了,差距还很远。”
“是啊,确实是很远,芯片行业可不是其余的产品可比的,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研发探索,还需要大量研发经费的投入,但鸿康有这份野心,追上来是迟早的事情,我们的 960芯片如何了?”
“孟总放心,研发部已经在加快速度调校了,估计再过 2个月我们就可以对外发布了。”
“嗯,到时让国外看看,我们国产芯片也是不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