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天还没大亮,院子里还没动静,俩人也早早的起来了,今天就要开始收玉米了,而且今天轮到了苏媛做饭,所以她本来也得早早起来准备早饭。张红霞经过了一晚上,早上看起来人没那么萎靡了,而且经过这件事,她也算是认可了苏媛。
之前她对苏媛释放善意也只是按惯例稍微照顾提点下新知青,经过这段时间相处,已经对苏媛很有好感,平时也当苏媛是个懂事乖巧的小妹妹来相处,现在才发现,遇到事儿了她虽然也害怕,但还是能扛得住事儿,也愿意冒险救人,算是有勇有谋了,总之很值得深交。
苏媛要是知道张红霞对她评价这么高,她怕是非常汗颜了。她还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只是个胆小怕事,没什么大理想,不害人,能帮把手也可以帮把手的普通人罢了。
张红霞睡不着了,干脆起来帮苏媛一起做饭。苏媛这段时间也会帮忙打下手,对于做饭已经比较熟练了。更别说她在家也是要做饭的,这个年代的孩子很少有不干家务活的。
俩人合作倒也快,在其他知青陆陆续续起来后,也蒸好了菜窝头,还煮了红薯粥,说是粥,其实红薯多米少,米也不是稻米,是高梁米,这边偏北方,种麦多,稻米基本没有,农村有的老人都没见过稻谷,更别说尝过大米饭的味道。
等大家迅速吃好早饭,出门时已经听到队里大喇叭在催集合了。
今天收玉米就不是知青们单独划出来了,而是被大队长分派给了各个小组,毕竟收玉米又不难,不像割麦,掌握不好方法,有可能麦割不了几把,反而把腿划伤了,也确实每年麦收时节都有人受伤。
现在把知青打乱划入社员小组,由社员带着既方便管理也能提高效率。
让苏媛没想到的是她跟林佳被分到了二组,还有这次来的新知青王明明。王明明看着年纪跟林佳差不多大,也不知道是确实年纪小,还是长得娃娃脸显嫩。看样子家庭条件就很好,从小被宠爱着长大的小男孩,开朗活泼。
这些天新老知青能迅速融入,饭桌上也没那么尴尬,还多亏了这小孩儿活跃气氛。
二组组长是宋大娘,是大队长王保国的媳妇儿,叫宋秀芬,也是村里的妇女主任,看着就干活爽利。她带着的大娘大婶们也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每天基本都能拿8.9个公分,麦收时节更累是算满公分的,男人们好好干基本可以拿12个公分。
果然到了地头,组长分配任务后,大家就开干了,大娘们手挥动的贼快,一扒一拧就是一根玉米,宋大娘给她们3人示范后也就让她们自己干了,刚开始虽然没那么快,但慢慢也掌握了规律,速度就提上来了。
收过几垄后后面有人紧跟着会把玉米秆割倒,进行晾晒,到时候收起来可以做草料。
在此期间,小孩子们可以在地里捡捡玉米粒儿。总之,除了逼不得已请假的也是男女老少齐上阵了。
收了几垄后苏媛觉得还算简单,不算太累,还有余力听听周围社员们的闲聊。等到半上午就觉出手疼脚疼了。
收玉米最难的不是掰玉米,其实是这个劳动环境。人要钻在玉米杆缝隙里,叶片锋利,太阳出来后,垄道里又闷又热,出汗后,玉米须还会刺挠的你不知从哪儿挠起。
苏媛出门时看到林佳和姚芳芳捂得严严实实,虽然不明白,但也赶紧找了条毛巾备上了,跟着重生人士学准没错。果然后来就用上了,看看王明明那脸、那脖子,只觉得心有余悸。他本身皮肤白,除了脖子胳膊上被划到的细小伤口,都是他挠的一片一片的。其他老知青可能是习惯了,并没有这种情况,包括两位女知青都是面不改色的。连张华都没什么反应,很大可能每个人皮肤敏感度不同。
苏媛可不想试验自己会不会过敏,包严实点,虽然热,但也是物理防晒了。要不然秋收后不得晒黑好几个度。反正苏媛本人是一晒就黑,当时大学军训完直接晒成了一块黑炭。至于这具身体还没有这么长时间的户外活动,也不知道耐不耐晒,但现在紫外线这么强,即使不是为了白皮肤,单是保护皮肤,做好防晒也还是很有必要的。
苏媛虽然没有被划伤,也没过敏,但两手手指因为撕了太多玉米皮,线手套都磨薄了,手指不光僵硬,也已经有点肿痛了,尤其是大拇指,感觉指甲盖都要掀翻了。
脚后跟也疼的只想坐下来。
在现代苏媛就是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现在哪哪都疼让她怀疑是她懒惰的灵魂影响了这具年轻身体。
后面苏媛就是凭着精神食粮——大娘大婶们的八卦,转移了对自己身体的过分关注。到最后,苏媛甚至有一种超脱的感觉,好像手脚不是自己的了,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速度越来越快,隐隐都能赶上大妈们的速度了。
直到下工的哨声吹响,苏媛才从这种状态中醒过神来。然后就看见大娘们对她露出的赞许的眼神,林佳诧异的眼神,王明明钦佩的眼神。
不,你们看到的不是我!
苏媛心里尔康手,她是不是给自己挖了个坑,刚开始就表现这么好,后面是不是更得加油干?
果然不出所料,记分员给她记了4分,宋大娘夸她人不可貌相,是个能干人,后面再接再厉,争取拿满公分。
也鼓励林佳和王明明干得不错,但可以更好,多向苏知青学习。
看着林佳和王明明看过来或狐疑或佩服的视线,
苏媛...
表面笑嘻嘻,内心哭唧唧。
苏媛现在顾不得别人怎么想了,趁着别人收尾、还农具,她还得赶紧回去做午饭!
因为早上已经做好了一天要吃的干粮,只再炒俩菜就行,倒还算简单。
苏媛不论是她自己还是原身,厨艺都只能算一般,尤其现在没原料没调料的,也没什么发挥空间,能凑合填饱肚子就很不错了。
等大家回来吃了饭,歇晌,下午继续埋头苦干。
苏媛手指头缓过劲儿了,更疼了,但也没办法,不干活就没有口粮。
想想手里的存款,现有的存粮,无依无靠没有后路的处境,紧迫感立马就上来了。
只能说以前懒也是因为没逼到那份儿上。
下午苏媛也是勤勤恳恳的掰玉米小能手,也记了3分,一天下来就7个公分了,要知道很多女社员们也就是这么多公分了.
宋大娘很满意,王大队长查看了她们5名新知青的劳动情况,也表示欣慰,这批知青是个能干活儿的,起码不会拖大家后腿。尤其是苏知青令人出乎意料。
就这样,有前面几天拔花生的打底,第二天早起肌肉也没有太酸痛。
一连好几天,苏媛不是在掰玉米,就是在掰玉米的路上,她严重怀疑,晚上梦里也在掰玉米。因为有几次晚上她竟然挥舞胳膊把自己惊醒了。
简直离了个大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