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里的各种讨论,和上街的十人没有关系。今天来的晚,可接近年关的第一次大集,人还是多的车只能停在镇口。
“赵爷爷,我们最晚不过三多点半回。”
要准备走的宁舒怡从背篓里拿出裹了一层又一层的肉饼。光是用油纸包了三层,又用围巾裹了几层,又塞在暖手抄(手焐子)里。
“赵爷爷,肉饼拿出来冷得快,你赶快吃。我们就去逛街了。”
宁舒怡把肉饼塞赵爷爷怀里就跑开了。
“哎,你这孩子……”
赵老头听到孩子们要用牛车,饭都没吃就出门。冬天大队家家吃两顿,现在还真的饿了,拿着一个肉饼吃了起来,其他三个裹好油纸塞怀里,不会冷的那么快。
旁边同样看牛车的王老头闻到香味吞口水。“老赵,你们大队知青都挺礼貌的,我看她们好几次给你带吃的了。”
“我们大队知青也就这几个娃可以,做事认真,不惹事。之前不是很忙的时候,中午下工捡柴火,下午挖野菜,下雨采蘑菇。秋收后那是柴火备足,天天在山里寻山货。总之踏实的很,也不和别的人乱惹事。”
“你们大队知青还好管,我们那……哎,都没办法说出口。”
“哎,我们也就他们这十个娃,其他的不好说,不好说呢!管好自家娃少去沾边,也少很多事。”
“说的是啊!哎听说年后又有知青来,这也不知道怎么哟。”
“哎,愁啊!”
集市上男知青建议女知青分两组走,人太多容易走散。男知青等女知青分好再分组,跟在女知青后面。
宁舒怡,周韵雪,赵菲菲周景岩,孙州凯几人一个小组。
柳红梅,王萍,杨一,文清北,萧永安几人一组。
男知青是没什么买的,除了基本年货。女知青们是有吃的不管好不好吃都买,还买些年货,干海带,冻海虾之类的。
柳红梅王萍两人还买土布,准备回去可以做褥子用。被子还得去买些瑕疵布才行。
宁舒怡看到靴子,又有想买的冲动。之前给家里买的,还是不够,先问问价格,问问下个集市还来不来。
问了价格,成人一双十七元,后面说包圆十五一双,一共三十双成人的,七双儿童的一双十二。也让大叔打包好,约好一会过来拿。
“小怡,你买那么多靴子干嘛?”周韵雪很是疑惑。
“小雪,我这次回去,翠姨让我帮她看看,估计是给家里亲戚买吧。那天我穿的就是皮靴来着,她家客人一直在看。”
“嗯,翠姨帮你不少,帮忙买也行。”
“呵呵呵,我这里还有你的,奶奶的,干妈的。至于干爸和哥哥们的下个集再来看看,我先把翠姨的买够。 ”
“啊,啊,我就知道小怡最好了。”
宁舒怡不得不撒谎,要不没办法解释买这么多啊!
“小雪,菲菲,大周知青,孙知青,你说我们要不要凑钱买点东西送礼。再怎么说也是我们知青院第一次嫁姑娘呐。”
“可以,我们回去商量一下买些什么。”
“行”
吃够,也逛的差不多了,两组长汇合去供销社买点水果糖。
宁舒怡和周韵雪又去找了李姨。
“今天怎么又来了,昨天不是才买了东西吗?”
“小姨,我们想买点瑕疵布。我们知青点的姐姐要在咱们大队安家了,这不没布票,想在你这里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哎呦喂,不错有眼光,咱们这边小伙子踏实,走姨带你们去。”
周韵雪说“我不进了,红梅姐和萍姐进去就好,嘻嘻,她们俩是新娘。”
李晴好笑的带宁舒怡三个进去。
周韵雪说自己去取包裹,这是两个哥哥寄过来的。赵菲菲,文清北,杨一陪着去,也想看看有没有自己包裹。
“这次你们还算运气好,昨天还有一些瑕疵布,今天卖了。但今天又来一批,颜色可好看了,做被面可好看了。”
“小姨就是知道我们想买什么,我们不知道这四床被面扯多少布,还想给两个姐夫做棉衣。麻烦小姨帮两个姐姐扯够布料。”
“行,你们相信我,我就帮你们扯。哦,你们做被子可以去公安局旁边,那有集体弹棉花的。他是我二叔,你们说是我介绍去的,他能帮你们在面上的纱线铺厚点,这样棉胎不跑棉。”
柳红梅和王萍真心说:“谢谢,李姨!”
“呵呵呵,你们几个小丫头,还需要什么,一起选吧,要不只有年后来选了,后面越来越忙,瑕疵品也会越来越少,都要统计卖出去。”
“小姨,什么时候开始卖,我回去给婶子们说,看她们能不能来抢点不要票的物品。”
“后天,明天下午还会来一批货。”
“小姨,谢谢你!”
三人在后面仓库又选了不少东西,才出去和大家汇合。
看了时间差不多三点,也该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