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上内容很简洁,主要提说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祝贺他考中秀才,玉佩是送他的贺礼。
玉佩是圆环的,正面是双鱼云纹,反面中心刻着一个方形篆书印章的图案。
当把信物给到任何一处的赵家镖局,会有专门的人核对信物,确认无误后,他们会提供需求,给予帮助。
比如信息、银子、人员等,提醒他要小心保管。
并不是无限次使用,这个玉佩是有规则的。
每个地方的赵家镖局,一年内只有三次使用机会,让他谨慎使用。
第二件事:赵泽过段时间,会回来一趟,到时候让他帮忙照顾一下。
第三件事:是关于他二姨、二姨夫的事。
在另一张信纸上,详细记录了赵二事情的前因后果,如何被人哄骗到赌坊输光家财,如何拿妻儿抵押,以及后面为何又来,还有林夏枝死亡的真相。
看到前面的内容,林向安还很欣喜,但看到第三件事,心情瞬间沉了下来。
赵康平解释,这件事是在发生了一年后,他的一位手下和赌坊的赖大交好,两人酒后闲聊,赖大无意间说出来的。
当赵康平听说这件事之后,他便派人重新调查了这件事,花了些时间,才查出事情的真相。
吴家知道赵二这个弱点,便利用他又设下圈套,准备对林家不利,却被林夏枝及时发现,别人灭口,用火灾掩饰了背后的真相。
当年林向安还小,知道了这件事,除了徒增烦恼,基本无能为力。
如今时机成熟,他已经长大,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赵康平给他提供了助力,是继续等待隐忍,还是选择报仇,全由林向安决定。
赵康平曾经说过,不会过多干涉他和吴家的恩怨,但亦不会让吴家伤害他。
所以给予他足够成长的空间,让他自己去反击。
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对赵康平来说,一个吴家不算什么,但对于林向安来说,却是一个锋利的磨刀石。
这也是对林向安的一个测试,他以小三元的名头考中了秀才,虽然不是举人,但影响力亦不能小觑。
多年的习武,让他有了自保能力。
如今,他已经有能力和吴家正面冲突。
若是能解决吴家,未来他踏上仕途,才能更大的保全自己。
官场是一个杀人不见血的地方,往往政治斗争非常残酷。
没有后台背景,没有灵敏的政治头脑,往往深陷进去,不会善终。
他看的出林向安不是普通的孩子,他选择了科举仕途。
科举之路是一条登天之路,也是一条荆棘之路,别人护不了一辈子,但自己强大,能撑得下一辈子。
这一晚上,林向安彻夜难眠,思考了很久,二姨的死,是和他有关系的。
这件事他不能瞒着林桥和林远,至于兄弟俩能否接受,是否会怨他,他并不知道,但这一关终究要过的。
既然到了这一步,那就利用手上的优势,先围堵吴家的生意,主动挑衅,看对方如何应对。
其次从赌坊入手调查,肯定不只一个赵二,至于土匪那边,若还没有动静,就想办法下诱饵。
再让人跟踪监视吴家动向,总能挖出线索。
......
同一天晚上,除了林向安彻夜难眠,吴良曜气的怒火中烧,无心睡眠。
那日去找了吴良吉商议,被训斥一顿后,说林向安已成气候,目前是县里的热门红人,目前还没有到鱼死网破的地步,便让吴良曜亲自去给林向安赔礼道歉,让他想办法缓和两家的关系。
原本还想着借力斩草除根,但大哥竟然退缩了,还要他去给那黄毛小儿道歉。
迫于吴良吉发话了,他虽心不甘情不愿,也只好派人去送礼。
然而没过几日,就他吴家的礼被退回来了。
正愁不知道怎么给大哥交代,林家退回来礼,那不就打了林家的面子。
就在他想去找大哥的时候,结果林向安在林家酒肆的答谢宴办的轰轰烈烈,不仅刘知县去了,就连段主簿、张县丞也去了。
连周教谕、徐山长有名望的两人也去了。
吴良吉这人心狠,为了家族,若是知道林向安不肯和解,定会抛弃他的,搞不好他会被灭口。
他不能坐以待毙,彻夜难眠,想求生的对策。
......
天快亮的时候,林向安才躺下,眯了不到一个时辰,听到外面有人叫门,这才起来了。
打开门,是林桥。
“好少见,今日你竟然起晚了,三姨喊大家一起吃饭。”
林向安看到林桥,就想到了二姨的死,心情很复杂,这两天事情很多,等王家那边的庆功宴完了之后,再告诉林桥真相。
打了个哈欠,林向安随便找了个理由,“夜里蚊虫太多,没能睡好。晚点还麻烦你和阿远弄两大坛酒,包好了送到隔壁,然后从家里拿两壶酒,替我送给孙伯。”
酒窖的都是大坛子酒,取出来后,会换成小壶装好。
目前并没有量产,也只在昨日拿出来,给刘知县那一桌喝了。
还有同窗好友们也喝了。
若是要卖,还得等些时日。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们几个里面,就你最招蚊子。”
林桥笑着说道,“回头我问问阿忠,让他找胡大夫配几个驱蚊香囊,你回头带在身边,这样蚊虫就不会近你身了。”
“好啊,劳烦你费心了!”
说笑中,就去洗漱干净,等到餐桌上,已经摆满了丰盛的早食。
少了小姨一家,但依旧热闹。
吃完早食后,林春花和丈夫没多待,两人就回去了。
王四顺带着李周下乡去了。
而李冬和林向安差不多大,让他在豆腐铺子里跟着掌柜当学徒。
昨日弟弟妹妹休息了一天,今日便送两人去学习。
先去接了刘雅茹,将两个小姑娘送去清音斋学琴。
后面再送弟弟去了安康堂。
叮嘱三人,下午他来接,才能离开。
独自回去的路上,林向安独自一人,久违地走去了码头。
人来人往的码头,几年的时光里,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依旧和记忆中充满了生活气息。
走到码头附近的空地,寻了一棵大树,挑了一块石头坐下,看着一望无际的河面,林向安沉重的心情,才好了一些。
这么多年,他一直在行动中,很少会被情绪左右。
但昨日的情绪,多少影响了心情,不想让林桥、林远觉察到他的异样,便独自在外面整理情绪。
人心情不好的时候,看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能得到喘息。
林向安想起了二姨很多事,那个刻薄心软的人,苦了一辈子,却因为和他有关,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去,内心里对两兄弟有一丝内疚。
看着远处波光粼粼的河面,林向安的想法越来越坚定,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一直坐到下午要去接弟弟妹妹,这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