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凯的声音沉稳有力,如同一记重锤,敲在了每位与会者的心上。
袁凯知道,开发区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解决之道也绝非轻易可得。
但面对困境,他从未有过退缩的念头。
“首先,我们要对开发区进行全面的评估”。
袁凯继续说道:“包括土地使用情况、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以及潜在的发展优势等。只有了解了这些基本情况,我们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策略”。
一位部门负责人点头赞同:“袁书记说得对,我们之前确实缺乏这样的系统性评估”。
“只有摸清了家底,才能心里有数”。
袁凯接着提出了下一步的计划:“评估完成后,我们要根据结果来调整开发区的定位”。
“如果某些区域适合发展新兴产业,那我们就积极引进相关企业和项目;如果基础设施不足,那我们就加大投入,提升硬件水平”。
“总之,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经过一整天的讨论和规划,会议最终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方案。
袁凯要求各部门立即行动起来,按照方案的要求分工合作,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落到实处。
然而,方案是好的,但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
概因这时候懂经济的干部实在是太少了,甚至一些四五十岁的干部,都还没有从计划经济的思维中转变过来。
就更别提发展开发区了。
因此,时间过去了一个多月,但开发区依然没有任何起色。
这也让袁凯下定决心,要彻底改变开发区的现状。
俗话说的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要想改变开发区的现状,关键是要给开发区选好一个带头人。
思来想去,袁凯发现,整个安江县,或许只有李达康才有这个能力。
只要看看官田乡如今的变化,就不会怀疑这一点。
恰好这个时候李达康从省委党校培训回来了。
于是袁凯便找来了李达康,准备与他谈谈。
……
袁凯的办公室内,灯光柔和而明亮,映照出两人专注的面庞。
李达康刚踏入这间熟悉的房间,便感受到了袁凯身上那份不同寻常的凝重与期待。
“达康同志,这次党校培训收获不少吧?”。
李达康微笑着点头,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确实受益匪浅,不仅理论水平有了提升,还开阔了眼界,结识了不少朋友”。
袁凯满意地点点头,话锋一转:“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一下”。
“咱们县的开发区,你也知道,一直没能发展起来,成了块心病”。
“我思来想去,觉得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也只有你才有这个能力把开发区发展起来”。
李达康闻言,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他也知道开发区的困境以及它对于安江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稍作思索后,他缓缓开口:“袁书记,您对我的信任让我很感动,开发区的确是我们县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我也愿意为它的发展尽一份力”。
“但您也知道,我在官田乡还有一些工作正在进行中,突然调我去开发区,可能会影响到那边的进度”。
李达康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如果组织上真的需要我去开发区,我会全力以赴,尽快熟悉情况,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只是,我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时间和支持,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袁凯听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站起身来,走到李达康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达康同志,你的顾虑我理解。官田乡的工作你做得很好,这一点全县上下都有目共睹”。
“但开发区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我们需要你的能力和决心去改变现状”。
“至于官田乡那边,我会安排其他人接手,确保工作的连续性”。
“至于支持嘛,你放心,我会尽我所能为你提供一切必要的帮助”。
“无论是政策、资金还是人力,只要开发区需要,我都会全力协调”,袁凯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和信任。
“对于官田乡的党委书记人选,你有什么合适的推荐人选嘛?”,袁凯接着问道。
李达康沉思片刻,最终一个名字脱颖而出:“袁书记,乡长毛云刚同志我认为是个不错的人选”。
“他在官田乡工作期间,一直兢兢业业,对官田的情况非常了解,而且有着不错的群众基础”。
“由他来接手,能够平稳过渡,继续推动官田乡的发展”。
袁凯闻言,微微颔首,显然对李达康的推荐颇为认可,毕竟毛云刚乃是他的表侄。
当初袁凯安排毛云刚去官田乡任乡长时,目的就是为了等日后李达康调走之后,可以顺理成章的接任书记之位。
好在毛云刚工作的确得力,获得了李达康的认可。
“既然你这么推荐,那就这么定了。我会尽快和组织部沟通,安排他的职务调整”,袁凯笑呵呵的说道。
……
回到官田后,李达康立即找来了毛云刚。
李达康告知对方,自己即将调离官田乡,并且向县委推荐了由他接任书记之位。
毛云刚得知此消息后,是既惊讶又感激,同时还带着几分不舍和激动。
惊讶的是,没想到李达康会这么快调走。
毕竟如今官田乡的各项工作已经走上正轨,只等“村村通公路”工程一完工,就可以开始“收获”胜利果实了。
感激的是,虽然他是县委书记袁凯的表侄,但是以李达康如今的身份和地位,如果对方推荐的是别人接任书记之位的话,那这个位置恐怕还真轮不到他。
不过好在,李达康最终还是推荐了他。
不舍的是,毛云刚已经习惯了在李达康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以往有任何事,只要李达康拿定了主意,他们只需要按照安排去做就行了,根本不用操那么多心。
现在骤然听闻李达康要调走了,毛云刚心里自然有几分不舍之情。
激动的是,自己终于“媳妇熬成了婆”,以后自己就是一把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