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笼罩着京城,冠军侯府却灯火通明,如同白昼。
府内张灯结彩,丝竹之声悠扬婉转,一派喜庆祥和的景象。
朱枫在正厅设宴款待太子朱标和太子妃常氏,三人围坐在雕花紫檀木圆桌旁,觥筹交错,气氛轻松愉悦。
美酒佳肴如流水般呈上,珍馐美味令人目不暇接。
晶莹剔透的琉璃杯中盛着琥珀色的美酒,散发着浓郁的果香。
烤得金黄酥脆的乳鸽,皮脆肉嫩,香气扑鼻。
色泽鲜艳的时蔬,清脆爽口,令人胃口大开。
席间,宫廷乐师演奏着悠扬的乐曲,轻柔的旋律如流水般淌过,更添了几分雅致。
朱标举起酒杯,笑容温煦:“今日设宴,一来是感谢冠军侯为国戍边,二来也是想与冠军侯多多亲近。”他顿了顿,目光真诚地望着朱枫,“枫弟,不知你意下如何?”
朱枫闻言,心中一暖,也举起酒杯,爽朗一笑:“能与太子殿下兄弟相称,是臣的荣幸。”他一饮而尽,豪迈之情溢于言表。
常氏在一旁看着二人,嘴角噙着一抹浅笑,眼神中满是赞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话题也渐渐转向了国家大事。
朱标放下酒杯,神色略显凝重:“枫弟,如今北元虽已败退,但边境仍不太平。你有何良策?”
朱枫沉吟片刻,缓缓道:“臣以为,应当加强边防建设,增派精兵强将,同时也要安抚边疆百姓,使其安居乐业,如此才能长治久安。”他的语气沉稳,条理清晰,分析透彻,令朱标刮目相看。
朱标频频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
“枫弟所言极是,孤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顿了顿,又问道:“那关于经济发展,枫弟有何高见?”
朱枫略一思索,便侃侃而谈,从农业发展到商业贸易,再到税收政策,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令朱标听得津津有味。
常氏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时不时地插上一两句话,她的目光始终停留在朱枫身上,眼神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钦佩。
她再次开口道:“冠军侯如此年轻……”
常氏掩唇轻笑,眼波流转,带着几分欣赏之意:“冠军侯如此年轻,便有如此见识,着实令人钦佩。假以时日,必成国家栋梁。” 她举起盛着葡萄美酒的琉璃杯,杯中酒液在烛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本宫敬冠军侯一杯,祝冠军侯前途似锦,鹏程万里。”
朱枫连忙起身,双手举杯,恭敬地回敬道:“太子妃谬赞,臣愧不敢当。臣定当尽心竭力,为国效力。” 他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酒液滑过喉咙,带来一丝辛辣的刺激,却也让他感到一阵暖意。
乐声渐歇,丝竹之音缓缓消散,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酒香。
朱标放下酒杯,原本温煦的笑容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凝重。
他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要将心中的忧虑倾诉给那无垠的夜幕。
“枫弟,”朱标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你说的这些,孤何尝不知?只是……”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着语言,眉头紧锁,眉宇间隐隐透出一丝忧虑。
他伸手拿起酒壶,为自己斟满一杯酒,琥珀色的酒液在烛光下泛着晶莹的光芒,却也映照出了他眼中深深的无奈。
朱枫察觉到朱标情绪的变化,心中也隐隐升起一丝不安。
他放下筷子,正襟危坐,目光专注地望着朱标,等待着他继续说下去。
大厅内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空气仿佛也凝固了一般,让人感到一丝压抑。
朱标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似乎并不能驱散他心中的忧虑,反而让他更加烦闷。
他放下酒杯,目光转向朱枫,眼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枫弟,你可知,如今的大明看似繁华盛世,实则危机四伏……”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是从心底深处发出的叹息,在大厅内回荡着,带着一丝沉重和无奈。
他伸手拿起酒壶,却发现已经空了,侍从见状,立刻上前,将酒壶斟满。
朱标的目光再次落回朱枫身上,“这万里江山……”
朱标深深地叹了口气,目光中带着一丝忧虑:“这万里江山,看似稳固,实则暗流涌动。北元虽败,却仍有残余势力伺机而动,边患不断。倭寇扰乱东南沿海,烧杀抢掠,民不聊生。而朝中党争不断,官员贪腐成风,百姓怨声载道……”他说着,又给自己斟了一杯酒,一饮而尽,似乎想要借酒浇愁。
朱枫静静地听着,眉头紧锁,他知道朱标所说的都是事实。
他虽常年在外征战,但也并非对朝中之事一无所知。
他曾听闻朝中官员结党营私,贪污腐败,甚至为了争权夺利,不惜陷害忠良。
他也知道,边境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殿下所言甚是,”朱枫沉声道,“如今的大明,内忧外患,危机重重。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恐怕……”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话语中的担忧之意却溢于言表。
“枫弟,”朱标目光灼灼地盯着朱枫,“你足智多谋,可有何良策?”
朱枫略一沉吟,缓缓道:“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肃清朝纲。只有吏治清明,才能上下同心,共御外敌。”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其次,要加强边防,练兵备战,以防外敌入侵。同时,也要重视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样才能巩固国家根基。”
朱枫条理清晰地分析着大明的局势,并提出了自己的应对之策。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让朱标和常氏听得聚精会神。
常氏她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朱枫的观点。
朱标听完朱枫的分析,心中豁然开朗,仿佛拨云见日般,看到了希望。
他原本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
他举起酒杯,向朱枫敬酒:“枫弟所言极是,孤深以为然。来,共饮此杯!”
朱枫也举起酒杯,与朱标共饮。
“至于经济方面……” 朱枫放下酒杯,正要继续阐述自己的想法,却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报——”一个侍卫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跪在朱标面前,神色慌张,“启禀太子殿下,宫中传来消息……”
朱枫放下酒杯,目光炯炯,继续说道:“经济方面,臣以为当以农为本,兴修水利,鼓励垦荒,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商业,鼓励民间贸易,减轻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国库充盈。”他侃侃而谈,语气坚定,仿佛胸有成竹。
朱标听得聚精会神,不时点头表示赞同,眼中满是欣赏之色。
“此外,”朱枫顿了顿,又道,“军事方面,臣认为应当精兵简政,裁汰老弱,选拔精锐,加强训练,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同时,也要注重武器装备的研发,研制出更加先进的武器,才能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他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军事策略,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常氏在一旁听得频频点头,眼中满是赞赏,她没想到朱枫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对国家大事也有如此深刻的见解。
“枫弟之言,深得我心!”朱标激动地站起身来,走到朱枫面前,紧紧握住他的手,“枫弟真乃国之栋梁!孤今日真是受益匪浅!”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敬佩和赞赏,看向朱枫的眼神也充满了敬重。
朱枫谦逊地笑了笑,拱手道:“殿下过誉了,臣只是尽绵薄之力而已。”
朱枫的见解独到透彻,令朱标刮目相看,他没想到这个年轻的冠军侯竟然拥有如此卓越的才能和远见。
他心中暗自庆幸,大明有如此人才,何愁不能中兴?
“枫弟,”朱标拍了拍朱枫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日后,你我兄弟二人当携手共进,为大明江山社稷,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的语气坚定而有力,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朱枫郑重地点了点头,拱手道:“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殿下,为大明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朱标大笑着拍了拍朱枫的肩膀,“有枫弟这句话,孤就放心了!”
“太子殿下,”常氏柔声说道,“夜已深了,不如……”
常氏温婉一笑,轻声道:“夜已深了,不如就散了吧,明日殿下还要早朝呢。”
朱标这才意识到时间已晚,点点头道:“枫弟,今日就到此为止吧,改日孤定当亲自到府上拜访。”
朱枫欣然应允:“殿下客气了,臣随时恭候。”
太子妃常氏也含笑附和:“冠军侯,改日妾身也当备下薄酒,恭候大驾。” 她语气柔和,目光真诚,令人如沐春风。
“太子妃盛情,臣却之不恭。”朱枫拱手致意,目送太子夫妇登上马车,华盖缓缓启动,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轻微的辘辘声,逐渐消失在夜色中。
朱枫伫立府门良久,直到车马声彻底远去,才转身回府。
夜风拂过,庭院中树影婆娑,月光如水般倾泻而下,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缓步走着,思绪万千。
今日与太子一番长谈,让他对治国之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太子的赏识和信任,更让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