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战云密布下的谋略博弈
在宣府城的校场上,士兵们的喊杀声此起彼伏,他们在骄阳下挥汗如雨,进行着高强度的训练。林缚身着戎装,目光坚定地注视着这一切,然而,他的内心却如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
“将军,最新消息,多尔衮已集结大军,不日便会兵临城下。据可靠情报,此次他不仅带来了更多的精锐骑兵,还配备了威力强大的西洋火炮,且听闻他对宣府城的西侧城墙尤为关注,似乎有意从那里突破。”传令兵单膝跪地,语速极快地汇报着。
林缚面色凝重,轻轻点头示意传令兵退下。他深知,多尔衮绝非易与之辈,此次来势汹汹,必然是有备而来。此时,玄风先生恰好踱步而来,他神色平静,目光中却透着睿智:“将军,自古以来,战争之道,在于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如今我们既已知晓清军动向,便该沉着应对。”
林缚微微皱眉,陷入沉思:“玄风先生所言极是。只是这西洋火炮威力巨大,若正面交锋,我军的城墙怕是难以抵挡。而西侧城墙确实相对薄弱,若被突破,后果不堪设想。”
二人正说着,赵宇匆匆赶来,他的脸上带着惯有的急切:“林兄,清军势大,我们该如何是好?要不咱也想办法弄些西洋火炮来,以牙还牙?”
林缚摇了摇头,缓缓说道:“赵兄,且不说我们短时间内难以寻得西洋火炮,即便有,也缺乏操作经验。再者,单纯的火力对抗并非良策。《孙子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我们需另辟蹊径,出奇制胜。”
这时,陈百万也凑了过来,他摸了摸圆滚滚的肚子,咧嘴一笑:“林将军,你就说咋办吧,要钱出钱,要人出人,我老陈绝不含糊!”
林缚思索片刻,目光坚定地说道:“我们兵分三路。一路由赵兄带领,负责加固西侧城墙,不仅要加厚墙体,还要在墙外设置重重障碍,如鹿角、壕沟等,延缓清军的进攻速度。同时,安排神箭手在隐蔽处埋伏,专射敌军炮手,削弱其火炮威力。”
赵宇重重地点了点头:“林兄放心,这城墙在我手里,定让清军难以逾越!”
“第二路,玄风先生您熟悉草药,可调配一些能致敌军马匹发狂的药物,撒在清军可能经过的要道。马匹受惊,敌军的骑兵优势便难以发挥。”林缚看向玄风先生。
玄风先生抚须一笑:“此计甚妙,此事包在老夫身上。”
“至于第三路,我打算亲自带领一支精锐小队,趁清军立足未稳,夜袭其炮兵阵地。火炮乃清军此次进攻的关键,若能将其摧毁,敌军必然大乱。”林缚语气沉稳,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
众人纷纷称好,随即各自领命而去。
夜幕降临,宣府城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只有城墙上的火把在寒风中摇曳。林缚带领着五百名精挑细选的士兵,如鬼魅般悄然出城。他们身着黑衣,脸上涂满了黑色的颜料,在夜色的掩护下,向着清军大营潜行。
与此同时,清军大营内,多尔衮正与诸将商议明日的进攻计划。
“明日一早,待火炮轰开城墙,骑兵便率先冲入,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拿下宣府城。”多尔衮目光炯炯,手中的马鞭用力地敲打着地面。
“王爷,那明军若来偷袭,该如何应对?”一位将领担忧地问道。
多尔衮冷笑一声:“哼,量那林缚也不敢轻举妄动。即便他来,我也已在大营周围设下重重埋伏,定叫他有来无回。”
林缚带领的小队逐渐接近清军大营,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巡逻的哨兵。就在快要接近炮兵阵地时,突然,前方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林缚心中一紧,示意士兵们立刻隐蔽。
一队清军巡逻兵缓缓走过,林缚等人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出。待巡逻兵走远,他们继续前行。终于,来到了炮兵阵地前。
炮兵阵地周围防守森严,林缚观察片刻后,决定兵分两路,一路从正面吸引敌军注意力,另一路则绕到后方,点火焚炮。
“兄弟们,成败在此一举,为了大明,冲啊!”林缚低声而有力地喊道。
正面的小队率先发动攻击,他们呐喊着冲向敌军。清军哨兵顿时大乱,纷纷前来阻拦。就在双方激战正酣时,绕到后方的小队顺利点燃了火炮。
“轰!轰!”火炮接连爆炸,火光冲天,照亮了整个夜空。清军大营内顿时乱作一团,多尔衮听到爆炸声,脸色大变:“不好,中计了!”
然而,就在林缚等人准备撤离时,清军迅速组织起反击,将他们重重包围。
“林将军,我们被包围了,怎么办?”一名士兵焦急地问道。
林缚神色镇定,他迅速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地形,发现不远处有一片树林。“往树林里撤,利用地形与敌军周旋!”
小队且战且退,终于撤入了树林。树林中树木茂密,清军骑兵难以施展,林缚等人则利用树木的掩护,不断地袭击清军。
“王爷,明军躲进树林,我们的骑兵进不去,这可如何是好?”将领焦急地向多尔衮请示。
多尔衮气得咬牙切齿:“哼,林缚,算你狡猾!暂且先放过你,待明日,我定要踏平宣府城!传令,收兵!”
林缚等人见清军退去,这才松了一口气。虽然成功破坏了清军的部分火炮,但也让多尔衮更加警惕,接下来的战斗必将更加艰难。
回到宣府城,林缚立刻与众人商议下一步的防御计划。他深知,战争如棋局,每一步都关乎生死存亡,必须慎之又慎,而这仅仅是个开始,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唯有运用智慧与勇气,才能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求得生机,守护住北疆的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