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凉苏城内,人声鼎沸,灯火通明,四周尽是小贩吆喝声,随着一声轰鸣,空中绽放朵朵银花,暗河倒映着盛景,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与此同时,刚把马打发走的“少年皇帝”苏琼,缓缓从寂静无人的小巷中走出,看着这满目星河和千里繁华,不禁面带笑意。
好久没回来了……
她默默靠近河岸的人群。
一旁做生意的老伯注意到这位气度不凡的少年,朗声开口道“公子可是外地人?”
因此处不及桥边河岸热闹,苏琼自是听到,回了头,狐目闪过一丝打量,不久,绽笑道“也不算,只是太久未归家了。”
“话说老伯,今天是什么日子?”
老伯扎着手上的灯花,和蔼笑道“今日是凉苏的海晏节,公子的归乡可谓及时。”
苏琼眉毛微挑,若有所思地轻喃道“海晏节……”
少年饶有兴趣地上前攀谈道 “凉苏什么时候有这个节日了?是为庆祝什么?”
“自是为庆祝当今陛下给我们风调雨顺的日子,若不是陛下当年推翻前朝,恐怕我等这些平民百姓早就白骨埋沙了。”老伯大笑道。
苏琼沉默一会,笑道“老伯其实是个说书人吧。”
他听此,停下手上的动作,笑着看向少年,“公子好眼力,可为什么?”
“瞎猜的,看你嘴皮子这么厉害,不是说书人,还能是什么?”她回道。
老伯笑了笑,便放下扎好的花灯,摆出长谈的架势,说道“那你可要听听当今陛下苏琼的开国事迹?原本今日不开张,偏生遇到你,不开口也难。”
苏琼撇头看了一眼空中的某物,转头摆手笑笑,起身拱手道“今日就算了,归家心切,况且家中长辈还未见,不便叨陪,告辞!”
说完,就转身离开,一边走,一边嘴里嘀咕着什么,过了片刻,神情有些无奈。
老伯见此,抚须笑笑,看着少年远去的方向,嘴上轻叹道“这少年郎身份不简单啊。”
“有何特别的?”一个语气散漫的声音从老伯身旁传出。
老伯看了一眼,那站在自己身后的眉目有几分凌厉的少年郎君,笑道
“虽说他衣料寻常,但气度非凡,隐隐透着几分杀伐之气,怕是上过战场,最重要的是他走的方向,可就一个与之相称的宅邸。”
那少年看向他离开的方向,眼睛微眯,沉声道“他跟那家人有什么关系?”
老伯笑了笑,低头继续忙活,轻笑道“谁知道呢?”
“但,姜小子,你只要知道他对你有用就行了,不是吗?”
听此,少年握了握腰间的剑柄,额前的碎发掩住了眼中的晦涩。
风起,将所有一切悄悄吹没。
另一边,苏琼站在无人的大街上吹了手哨。
接着不远处就传来马蹄声,一匹照夜玉狮子踏月而来,见到她,立刻兴奋地围着她绕了几圈。
苏琼抚了抚马头,笑道“还记得家在哪吗?觅墨。”
觅墨仰头发出几声嘶吼声,似在说,还记得。
她见此,笑了笑,利落上马,牵住缰绳,浑身透着意气风发,看向月色照耀的长街,心中隐隐期待,即刻扬鞭催马,奔向长街的尽头。
……
而遥远的京都内,俩个长相一样,但一个身着九龙黄袍,一个身着白泽银袍,神色紧张,跪在那背对着他们的身着紫色官袍谪仙少年面前,时不时抬首偷瞄,微冒冷汗。
少年神色不变,只是握着那书信的手指愈发用力,看完后,原本平静的眼眸也愈加汹涌。
最后化作一把利刀狠狠剜了两人一眼,转过身,语气冷静克制道
“两位殿下,还请好好解释一下!”
“这信,是怎么一回事?”
“还有这人!”
“到底……去了哪里?!”
两位殿下互看了对方一眼,又低头,兄长,我们尽力了……
还有,你回来的时候,可别死太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