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游方郎中的身份在世间游历,蒋文还是选择穿道袍,就是因为身着道袍,能省却很多的麻烦。
在世俗之中,没有利益冲突,凡是有些见识的人,都不会找道士的麻烦。
而没有见识的人,都是些小人物,即使他们找麻烦,解决起来也比较简单。
不过,即使是知道修仙之士、术士不好惹的一部分人,他们有时候也会脑袋不清醒,做出得罪道士之事。
这桃林镇的镇长,乃是一十分孝顺之人。
他放蒋文进桃林镇就是为了让蒋文治好他父亲,现在听蒋文说他父亲情况十分不好,他激怒之下,便像质问普通郎中一样质问起了蒋文。
甚至,如果蒋文的回答令他不满意,他还想如对待普通郎中一样,将心头的邪火撒在蒋文身上。
看到蒋文拿出了一道符,这镇长立刻反应过来,这个郎中可能真是个道士或者术士。
他脸色一变,对着蒋文躬身行了一礼,而后道:“多谢大夫赐符,不知这道符要多少钱?”
蒋文想了想,说道:“不多要你的,给一百两银子算了。”
“好!”
镇长点点头,将管家叫过来,对着管家道:“找夫人拿二百两银子过来!”
管家下去之后,镇长先请蒋文坐下,然后便向蒋文请教起了如何解决春疫之事。
“这桃林镇人口不多,你支起一口大锅来,将一副药放进去,熬上一个时辰,让感染了春疫的人和他们的家人,都喝上一点,这六副药下去,能救过来的染病之人应该就能差不多救过来。”
“这药,没感染春疫的也能喝!”
“我开的这个方子,没感染春疫的也能喝。”
蒋文回了一句,微微一顿,接着道:“这春疫原本不是什么严重疫病,不过,要是时间拖延时间太久的话,也有可能发展成严重疫病。所以,出现了疫病,还是尽早解决的好。”
“嗯!”
镇长点点头,将管家放在桌上的银子推到蒋文跟前,然后对着管家道:“将这几副药拿下去,在祠堂大院支一口大锅,每天熬一副,然后给感染了春疫的乡亲,都送一小盆。”
管家下去,蒋文也没客气的将银子都收进包袱。
“这次春疫,大概有多大范围?”
“据我所知,整个焦县和临近三县的大部分地方都爆发了春疫。”
“你跟焦县的县令关系不错吧?”
“关系尚可!”
“请你写一封书信,告知县令,我有办法解决春疫。”
“好!”
镇长点点头,直接到书房写了一封信,拿给了蒋文。
蒋文将信收好,便告辞离开了。
在镇长大宅门口,蒋文直接施展移形换影离开。
路过另一个镇的时候,他也没进这个镇,直接绕过了这个镇,继续往焦县行去。
按照蒋文原本的打算,他是准备让城墙上的兵丁将桃林镇镇长的信拿给焦县县令,以获得焦县县令的召见。
在来焦县的路上,他又改变了主意。
等到了焦县,他直接趁着夜色,施展腾云驾雾进入到了焦县,直接飞进了县衙后院。
县衙后院,县令正在看书,突然敲门声响了起来。
他眉头皱了一下,沉声问道:“什么事?”
“关于春疫之事,贫道有些想法想跟大人说说。
县令见在他门外的竟是一个陌生人,他脸色变了一下,却并不如何惊慌。
他打开门,看到蒋文,上下将蒋文打量了一下,便将蒋文迎到了屋内。
分宾主坐下,县令便对着蒋文问道:“关于春疫之事,不知道长有何请教?”
“大人对春疫有多少了解?”
“去冬天寒,令一些人伤了精气,入春之后,风邪与湿热邪气齐现,邪气在某些体弱之人体内壮大,而形成风寒之疫。春疫,并非年年都有,爆发之后,只要做好封门闭户,没多久便会消失。”
“大人既知这春疫便是风寒之疫,应当明白,用风寒之药便可以解决春疫吧?”
“道长可能不知,每一朝每一代,都会有一些官员,在面对春疫之时,并不封门闭户,让医馆药店正常开业,结果,最后死于春疫的人更多了。”
“爆发春疫,确实不能不封门闭户。”
蒋文先附和了县令一句,而后接着道:“不过,在封门闭户的同时,也还是可以做一些事来应对春疫的。”
“哦?请道长指点!”
“投药入井!”
“投药入井?”
县令眉头皱了一下,想了想,沉吟道:“投药入井倒真是一个法子,不过,井中之水乃是活水,在井中下药,井水之中能有几分药力呢?”
“井中之水虽是活水,不过流动性并不强,在井中下药,井水之中的药力还是能起到一定治病效果的。”
“而且,若是告诉人,这下了药的井水,需要煮开了去喝,还能让感染了春疫之人多喝一点热水。”
“感染了春疫之人喝了下了药的井水,对于自身康复的之信心也能强一些,这也有助于他们抗过春疫。”
“本县知这多喝热水有利于治病,这增强信心也有利于治病吗?”
“当然!”
县令皱眉沉思了好一会,深吸了一口气,对着蒋文道:“本县可以按照道长所说之法试一下,不过,本县需要借道长的名义。”
“借贫道的名义,什么意思?”
“不怕道长笑话,本县担心被秋后算账。”
见蒋文还是不明白他这话的意思,县令便更为详细的解释了起来。
爆发春疫,封门闭户,这是朝堂下到各郡,各郡又下到各县,各县又命令各村镇的朝廷命令。
不管一次春疫规模有多大,执行封门闭户,不管死多少人,郡县各级官员都没有任何责任。
而一旦不严格执行封门闭户,或者有其他什么举措,执行的结果是好的,顶多受到一次口惠而实无大用的嘉奖。
一旦结果不好,轻则降职,甚至彻底失去官身,严重的话,被问罪杀掉也有可能。
所以,爆发瘟疫,郡县各级官员,大都选择执行封门闭户的政策。
至于因他们的不作为而死掉的百姓,也只能怪他们自己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