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这场风波就此过去,谁料没过多久,村里又出了一档子事儿。
村里要修一条新路,正好要经过王大爷和李二婶两家的地。这下可好了,关于补偿的事儿,两家又起了争执。
王大爷觉得自己家的地位置好,补偿应该多一些。李二婶却不干了,说自己家地面积大,理应拿大头。
两人在村委会吵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让谁。
“我那块地可是种啥长啥的好地,补偿少了可不行!”王大爷气得直拍桌子。
“你那算啥,我家地比你大多了,补偿就得按面积算!”李二婶也毫不示弱,声音尖得能刺穿屋顶。
村长在一旁头疼不已,怎么劝都没用。
这时候,王强和赵刚也来了。王强说:“爸,咱不能吃亏,该争就得争!”
赵刚也跟着喊:“妈,别怕,有我给你撑腰!”
局面越来越乱,眼看又要闹僵。
就在这时,老支书走了进来。
“都吵什么吵!还没完没了了是吧!”老支书一声怒喝,屋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修路是为了咱村好,大家都得支持。补偿的事儿,村里会公平处理,你们这么闹,像什么话!”老支书严肃地说道。
王大爷和李二婶都低下了头,不敢吭声。
老支书接着说:“大家都是邻里乡亲,为了这点利益就撕破脸,以后还怎么相处?都好好想想!”
说完,老支书转身走了。
王大爷和李二婶坐在那里,沉默了许久。
最后,王大爷先开了口:“二婶,上次的事儿,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不该揪着不放。这修路的补偿,咱听村里的,别再闹了。”
李二婶也不好意思地说:“王大爷,我也有错,我这人脾气急,您别往心里去。补偿的事儿,就按村里说的办。”
一场新的矛盾,就在两人的相互理解中化解了。
新路顺利开工,桃花村的未来,充满了希望。然而,好景不长,桃花村又迎来了新的难题。
由于新路的修建,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运输车辆频繁进出村子,把村里的土路压得坑坑洼洼,尘土飞扬。
这可苦了住在路边的王大爷和李二婶家。每天家里都是一层厚厚的尘土,连窗户都不敢开。
“这日子没法过了!”王大爷抱怨道。
李二婶也跟着附和:“就是,修个路把咱折腾成这样。”
他们决定一起去找施工队理论。
施工队负责人表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工期紧张,一时顾不上修整道路。
王大爷和李二婶可不买账,坚决要求施工队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双方僵持不下,气氛再度紧张起来。
这时,王强和赵刚听说了这事,也赶了过来。
王强说:“不行就停工,先把路修好再说。”
赵刚则说:“那得耽误多少时间,这损失谁负责?”
两人又吵了起来。
就在局面即将失控的时候,老支书再次出现了。
“都别吵了!”老支书大声说道。
他看着施工队负责人:“你们施工也得考虑村民的生活,尽快想办法解决道路扬尘和坑洼的问题。”
然后又对王大爷和李二婶说:“修路是好事,咱们也多理解理解,大家一起商量个可行的办法。”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决定施工队每天定期洒水降尘,同时加快进度修复被压坏的道路。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道路问题逐渐得到改善,新路也在预期内顺利完工。
桃花村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村里,王大爷和李二婶看准时机,一起在路边开了个农家乐,生意红红火火。
他们笑着说:“以前光知道争,现在合作才能共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