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再启新程
随着全球基因疗法交流峰会的余温尚存,实验室里涌入了全新的活力与机遇。合作协议一份份摆在卡约德的办公桌上,各大医药企业抛出橄榄枝,顶尖科研院校也发来联合研究的邀请,每一份邀约都承载着对他们囊性纤维化基因疗法进一步拓展的期待。
卡约德召集全员开会,将一摞摞资料分发给大家,神色凝重又满含期许:“伙伴们,看看这些,我们现在站在了十字路口,选择多了,责任更大。这些合作各有千秋,企业能给我们提供资金、产业化的快速通道;院校能带来深厚的理论支持、前沿的跨学科知识,大家畅所欲言,咱们一起决定方向。”
艾丽率先拿起一份药企的方案,仔细端详后说:“这家药企的实力很强,市场推广渠道遍布全球,如果和他们合作,咱们的疗法能以最快速度触达患者。可我担心商业利益会不会过度影响科研的纯粹性,后期研发会不会被束缚手脚?”
阿玛拉附和道:“我也有同感,而且他们要求的专利共享条款,有些细节还得斟酌,别到最后咱们辛苦研发的成果,控制权旁落。”
另一边,负责技术攻关的奇莱姆布韦翻着院校的合作邀请,沉思片刻后发言:“这些院校提供的学术资源太诱人了,能参与到他们前沿的基础研究项目,对我们攻克基因疗法后续难题,像长期疗效稳定性、基因编辑脱靶风险控制,帮助极大。但弊端也明显,学术研究周期长,离临床应用转化会慢一步,患者还等着我们更快推进呢。”
会议室里陷入沉思,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权衡利弊。卡约德始终静静聆听,等众人讨论稍歇,他才缓缓开口:“我理解大家的顾虑,商业合作怕科研初心改,学术联手忧应用延迟。但我们能不能找个平衡?比如挑选一家理念契合的药企,保障研发自主性,同时与最对路的院校共建联合实验室,双管齐下。”
这个提议让大家眼前一亮,经过多轮严谨筛选、谈判,他们最终选定了一家以社会责任为导向的药企和一所在基因领域久负盛名的院校开启合作之旅。
签约仪式后,三方迅速组建联合团队,第一件事就是攻克疗法在不同种族人群中的适应性难题。来自院校的遗传学家带来全球基因数据库资料,分析道:“不同种族基因频率有显着差异,我们前期成果多基于欧美人群样本,亚洲、非洲等地区人群基因特征或改变疗法关键环节的有效性,得重新设计部分实验。”
企业方的项目经理立刻调配资源:“没问题,资金、设备马上到位,只要能精准优化,投入都值得。”
于是,新一轮实验紧锣密鼓展开。研究员们收集世界各地患者样本,在细胞培养皿里观察基因转染效率,动物模型中测试治疗反应。过程并不顺利,新的问题接踵而至,非洲裔患者样本对某种免疫调节药物耐受性低,易引发并发症;亚洲裔患者基因修复后在特定代谢通路出现新瓶颈……
面对挫折,团队没有气馁。卡约德日夜守在实验室,鼓舞士气:“别灰心,每一个问题都是前进路上的垫脚石。想想从前,那么多难关都闯过来了,这次也一定行!”
大家咬紧牙关,反复调整药物配方、优化基因载体结构。终于,在无数次失败后,适配多种族人群的改良版基因疗法初步成型。临床试验再次开启,不同肤色、地域的患者们陆续加入,病情改善的数据如同一束束希望之光,照亮了这条曲折又伟大的科研之路。
当看到全球各地患者寄来的感谢信和康复视频,年轻研究员们眼眶湿润,阿玛拉哽咽着说:“一切辛苦都值了,我们真的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卡约德望着窗外,目光坚定:“这只是阶段性胜利,基因疗法的星辰大海,我们才刚启航,未来还有更多未知等待征服,继续奋进吧!” 新的征程已然开启,他们带着希望与勇气,向着基因疗法的纵深领域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