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量劫的起因之一便是那些阐教金仙犯下的杀劫,所谓的助纣为虐也只是利用凡人去争斗截教,以此填满封神榜,使十二金仙安然度过这场杀伐浩劫。
从本质而言,在元始天尊眼里最重要的始终是自己的十二位金仙 ;其他生灵即使陨落,于他不过是云淡风轻,毫无牵挂。
此时元始天尊内心越发确信这场浩劫的真实面貌,并深信以当代人皇之资无法洞察全局的奥秘。
更进一步,他推测帝辛若拜在门下,被消耗殆尽的运势必将迅速恢复甚至达到令人惊叹的地步。
这种强大的气运加护将极大提升整个阐教面对封神之战中的优势与从容应对的能力。
当帝辛听到这话之后平静而简短地应答:“多谢元始天尊抬爱!此事我自当考虑。”
然而帝辛的表情和态度与他预期的大相径庭。
作为至高无上的道祖愿意屈就收徒已经极为罕见,按理应该得到感激回应。
但是,现在帝辛显得异常淡定。
帝辛缓缓开口说道,“古代贤明之君王都追随过您老人家学习真传,可是孤身为当今之主,拜师之事似乎并不合乎礼法”
。
“如果您执意要收我为徒的话,请先解封火云洞并将那里的先贤一同带到这里。”
很明显这句话是委婉拒绝了这一请求。
要知道火云洞不仅被他自己一人施咒,更是众天道强者联手所制。
三皇五帝以及人族先贤们加入阐教门下这件事即便他个人赞同也会遭遇到其他诸神强烈的反对。
这一刻间空气仿佛变得凝重起来。
而唯有那紫色光芒笼罩着头顶上方的光柱若隐若现,在帝辛与元始天尊之间的空间里,闪烁着奇异光辉。
这道光柱代表了帝辛身负的强大气运,让即便是见多识广的圣人也为之心悸不已。
毕竟就算是他这样源自盘古元神且深受天意眷顾的人物,在气势上也不过是青色光晕而已。
但眼前这位商纣 居然能够散发出如此震撼人心的颜色。
对于这种情况,即便强如元始天尊也无法强行改变帝辛的决心。
不过,这场量劫原是阐教与截教之争,许多截教成员都出任殷商官员,闻仲更是位居殷商太师。
从前截教运势飘摇,可以借机引发凡间的诸侯纷争,将人族作为棋盘,成为两教角力的棋子。
但现在阐教的运势已近乎消散,截教运势渐稳,现今天子更携带着如此惊人气运。
因此,之前的种种布局或许需要重新规划。
想到此,元始天尊微微沉思,注视着眼前的帝辛,并抬手送出三粒九转金丹和十枚仙杏,缓缓浮现在帝辛面前。
“我那 行事冒犯,九龙神火罩也该归道友所得。
这里三粒九转金丹与十枚仙杏权作补偿。”
若是外人见到此幕,恐怕都会大吃一惊,毕竟作为天道圣人之一,元始天尊威势非凡,而在六位天道圣人中,他最为傲气十足且对 极为庇护。
此刻太乙真人被帝辛狠狠教训,连九龙神火罩也被夺走,但元始天尊并未计较,反而主动献上珍稀的金丹和仙杏以示歉意,这确实令人震惊。
“哦?”
见三粒金丹和十枚仙杏悬在空中,帝辛心中暗自思忖。
洪荒世界中有十大先天极品灵根,而仙杏灵根便长于玉虚宫外,由元始天尊所掌管。
在封神之战中,雷震子吞服的就是第二代仙杏,获得飞行异能,在战局中如鱼得水,最终修成了勾陈大帝之身。
而如今元始天尊拿出的是十枚初代仙杏,价值惊人,再加上珍贵的三粒九转金丹,真是无愧天道圣人的丰富财富,哪怕些许赠予已是千金不易。
所谓天上赐与不收,反而受其咎。
所以他也丝毫不会推让,当即毫不犹豫地抓起十枚仙杏与三粒金丹,笑道:“其实我与太乙之间并无深仇大恨,不过是些误会罢了。”
“既然这样很好。”
元始天尊点头同意。
他最初收徒本是一时兴起,若对方不愿意,他亦高傲至极而不必强求。
此次前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化解太乙的因果报应。
眼下帝辛接过这些珍物,虽难改变太乙命运不佳的局面,但有他的庇护,至少性命无忧了!
再说到帝辛本人,惊人气运又能怎样呢?在这片天地中唯有力量才是真谛。
未能证道圣人之前,终究是蝼蚁而已。
大罗金仙面对圣人,也不过是稍大的蝼蚁而已。
即便他无法左右帝辛,反过来,帝辛也奈何不了他。
只要彼此不影响封神量劫,自然互不相扰。
如果真的干扰到大事,他亦有手段回击。
帝辛的身份同样为人族的人皇。
当初太清圣人建立人教时,以其至宝“崆峒印”
掌管着人族的气运。
这件法宝不仅本身具有极强的力量,还拥有废立人皇的大权。
如果帝辛执意阻挠阐教的封神大业,太清圣人可以使用崆峒印撤销他的人皇之位,然后另立新的天选之人皇。
这样做既不会伤害到帝辛,也不会引发气运反噬;即便有,以人教雄厚的气运,也可承受住这种风险。
元始天尊相信,并非每一任人皇都有这等逆天的运势加持。
思索间,元始天尊见自己的目的已达成,便悄然离开原地。
这次他付出了不少代价,还好之前委托太清圣人炼制的一炉九转金丹已经完成。
正好可去取回丹药,顺道讨论如何使用崆峒印废立人皇的事情。
看到元始天尊离去,帝辛心中松了一口气,直面天道圣人的确令人倍感压力,幸好自己有非凡的气运庇护,即便是天道圣人也对他无可奈何,甚至连伤了太乙真人抢夺灵宝的事情,元始天尊都要现身赔罪来消除因果联系。
然而他也深知,圣人的权柄并非全然可以被他左右;同理,他自己亦难以对圣人造成威胁。
特别是对于元始天尊来说,废立人皇仍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利用太清老子的崆峒印重选一位新的人皇,可以为截教创造出与阐教争锋的新机会。
相较之下,随着截教门人气运流失、良莠不齐的问题逐渐显现,未来的走向更让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