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又笑道:“必有人说,主宗嫡脉小气,才给一包粮。但给他们几包,没准就有那不肖子弟拿去卖了去喝酒耍钱,那岂不成了坏事了?就一包,吃完了叫他们上门来要便是!”
“老太太这苦心,盼他们能明白才好。”
“平日里不少人有怨气,却不想想咱们也有难处。”
“可不是么?只是都是一个祖宗,有什么法儿呢?”
嫡脉中人,包括贾赦都是出声抱怨起来。
贾家嫡庶分的太清楚。
很多有骨气的族人,除了族学和义庄外,别的事都不和嫡脉沾边。
平素很少到两府中来。
从记录来看,只有年底年初祝福,祭祖诸事时,贾家族人才聚的最齐。
一些宴席,基本上只有在府里有差事的才会来,别的族人根本不上门。
嫡脉占尽了好处,却又抱怨庶宗的人和自己不亲近,不一条心。
“对了……”凤姐儿神色怪异的道:“贾芸那儿,就不必送了吧?”
按理来说,贾芸也是族人。
所有族人家都有,单不送贾芸有点怪。
但送贾芸,也有点怪。
毕竟贾芸现在不只是有书局和报纸。
贾记车行也是做的规模极大。
大同节度使云光,镇守蓟州的副总兵,神武将军冯唐。
还有在九边的王子腾。
都提到了贾记车行在各地陆续开设分行之事。
整个京师附近,贾记车行已经是辐射开来。
谁都想不到,凭一个车行贱业,贾芸照样是做的风生水起,名声大噪,日进斗金。
贾母眉头紧皱。
贾芸连祭祖都不来。
当然,是说有要事在身。
族人也不是个个都参与祭祖,加上之前的矛盾,倒是没有办法给贾芸扣上不孝的帽子。
此后这几个月,贾芸和嫡脉仍是毫无往来。
这小子竟是打定主意,自立于贾家嫡脉之外了。
贾母内心也是复杂。
家族中出一个这么有能为的,并且是简在帝心,受到皇帝重视的子弟。
这原本是天大的好事。
但贾芸原本的疏离,冷淡,还有被贾赦,贾珍等人设计针对过结下的仇怨。
看来也是很难开解。
“不论如何,既然皇帝不允贾家将其逐出宗族,他仍是贾家的人,他母亲卜氏也是老五媳妇,这一层没有改变。”
贾母最终一锤定音的道:“也送一包粮给他,收或不收,看他自己。”
……
数日后,消息逐渐明朗。
蓟州的局面变得相当恶劣。
辽镇的浑河,辽河前线,面临十万以上的东虏进逼。
完全无力派兵救援蓟镇。
蓟镇方面,古北口防线被突破,喜峰口一线以北几百里路变成坦途。
三屯营这个重要节点被围,蓟镇四周也有敌骑。
整个喜峰口和蓟州为核心的驿道也是四面受敌。
蓟镇也是大镇,额兵十一万。
三万在镇城,是最精锐的兵马。
六万在三屯营一带,与永平府,山海关成犄角之势。
还有两万多,遍布在各隘口军堡之中。
现在已经损失过万兵马,虏骑也有损失,也是和蓟镇差不多,但虏骑是东虏和北虏主力,人数应该在三十万骑左右,蓟镇一镇是肯定扛不住了。
朝廷一边令京师戒严,一边令山东,河南多个军镇北上,防止敌骑沿着北直隶数条通道南下。
另外也是令这些外镇兵协防。
三十万骑兵在几百里范围内的机动性太强了。
敌骑随时能集结主力精锐骑兵,给予大周主力致命一击。
所以向来周军与这些虏骑交战,都是要稳扎稳打。
更重要的是要依托城池和城池之间的堡,台,墩。
整个防御体系要是完整,加上成建制的周军,这才能与骑兵一战。
没有办法,这个时代骑兵仍然是战场上的王者。
哪怕是几百年后,在一战之前,骑兵仍然是战场决定性的力量。
得到马克沁出现之后……
游牧民族才彻底老实,变得能歌善舞起来。
在这个时候,哪怕是普通的牧民,并不是职业军人,但也会定期参加一些军事训练。
草原上的那达幕大会,在后世是游戏,是玩耍,是一种愉快的交流聚会。
在这个时代,就是一种演武性质的聚会。
牧民们平时骑马放牧,能走路就开始学骑马,能拉动弓箭就开始进行实际的射猎。
到成为青壮年时,骑射之术已经超过了周军的普通骑兵,不逊于周军精锐。
至于从这些牧民青壮中选出来的精锐,常年训练骑射和技战之术,作为骑兵来说,精锐程度是超过了周军精锐。
周军的长处也有。
可以依托关隘,城池。
后勤补给源源不断。
器械精良,普通将士都用包钢的刀枪,也有盾牌,甲胄。
这也是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的优势和长处所在。
就如当年的汉军。
汉军配两当铠和环首刀,装备就远远强过当时的匈奴。
当时的游牧民族极度缺铁,兵器都是劣制,甚至箭矢都是骨箭。
也没有高桥马鞍,没有马镫。
所以才有一个汉军当五个匈奴的说法。
李陵带五千汉军,披甲,带劲弩强弓,在箭矢充足的前提下,十几万匈奴毫无办法。
后来汉军箭矢用光,这才无奈投降。
至唐时,中原王朝的军事能力发展到了巅峰。
唐军的战马数量,铠甲数量和质量,兵器的质量,将士的战斗力都是达到了顶峰。
唐军原本就有胡风,关陇集团有不少胡人血脉。
既拥有中原王朝的国力,又有胡人的战技和血勇。
加上将领经历过隋末大乱,个人勇力和指挥都处于巅峰。
从唐太宗到高宗这几十年,大唐从被突厥威胁,到灭其族,擒其可汗,再灭高句丽,灭吐谷浑,兵锋抵西域,北庭,直到越过葱岭,抵达西亚……
大唐的武功,足以冠绝华夏。
后人总夸说蒙元,一则,蒙元只是当时蒙古诸汗国之一。
忽必烈的汗位并没有得到诸汗国的承认,他就不是蒙古汗国的共主。
二来,蒙元的统治者一直是殖民心态,根本不视自己为真正的中国之主,和清廷完全是两码事。
三来,蒙元的战术体系,后勤体系,动员体系完全是草原民族的那套,和汉文明的中原农耕民族完全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蒙元的成功,和农耕民族为主体的华夏有多大关系?
最少在成吉思汗的时代,视华夏为未被征服之地,是敌国。
而唐军虽有胡风遗留,但主体还是汉人,动员体系,后勤体系,军工体系,训练,编组,战术,都是中原王朝的华夏文明的军事成就。
这一点,毋庸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