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的生活宁静而美好,但随着周围工厂的增多,一些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河流不再像以前那般清澈,天空有时也会被工厂排出的烟雾笼罩。强子的家具厂虽然规模不算大,但也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于是,一场家庭的环保行动悄然展开。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强子率先开口:“咱们都看到了,现在这环境是越来越差了,咱们家的家具厂虽然小,但也得为环保出份力。”
我点头表示赞同,“强子说得对,咱们从家里开始做起,然后再推广到家具厂。”
冬冬眼睛一亮,“爸,妈,我在学校里听老师讲过植树造林对环境好,咱们可以在院子里多种些树。”
小福也跟着说:“还有啊,咱们家具厂的废料处理也得改进,不能像以前那样随便扔了。”
芳芳则提出:“我们可以把家里的一些废品重新利用起来,做些小手工,这样既环保又有趣。”
说干就干,一家人立刻行动起来。强子和小福去集市上买来了一些树苗,有柳树苗、槐树苗。回到家后,他们在院子的角落开始挖坑种树。
强子拿着锄头,用力地挖着坑,一边挖一边说:“小福,这坑可得挖深一点,这样树苗的根才能扎得稳。”
小福在一旁认真地学着,“叔叔,我知道了。”
他们把树苗小心翼翼地放进坑里,然后填土、浇水。冬冬在旁边拿着水桶,一趟趟地从井里打水过来。
“冬冬,小心点,别洒了。”我在一旁提醒着。
而芳芳和我则开始整理家里的废品。我们找出了一些旧布、易拉罐和废弃的木材。芳芳拿着旧布,说:“后妈,我们可以用这些旧布做几个布袋子,这样就可以少用塑料袋了。”
我笑着说:“好主意,芳芳。”
我教芳芳如何裁剪和缝制布袋子,芳芳学得很认真,不一会儿,一个简单的布袋子就做好了。
在家具厂那边,强子也开始推行环保措施。他把工人们召集起来,严肃地说:“兄弟们,咱们不能光顾着赚钱,还得保护环境。从现在起,咱们的木材废料不能随便扔了,要收集起来,可以卖给那些需要柴火的人家,或者咱们自己用来取暖。还有那些油漆桶,要统一回收处理,不能让里面的油漆流得到处都是。”
工人们纷纷点头,表示支持。其中一位老工人王大叔说:“厂长,你说得对。咱们也得为子孙后代着想啊。”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的环保行动初见成效。院子里的树苗渐渐长高,嫩绿的叶子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生机。家里的布袋子代替了塑料袋,每次去集市买菜都格外引人注目。
家具厂的废料得到了合理的处理,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还为家具厂节省了一些开支。
然而,也遇到了一些小问题。有一次,一棵树苗不知道被什么动物啃了,叶子变得稀稀拉拉。冬冬着急地说:“爸,这可怎么办啊?”
强子仔细观察了一下,说:“可能是野兔之类的小动物干的。咱们得给树苗围个栅栏。”
于是,小福和冬冬又找来一些树枝,在树苗周围围起了一个简易的栅栏。
还有在家具厂,回收油漆桶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工人嫌麻烦,没有按照规定去做。强子不得不再次强调纪律,并且设立了一个小小的奖励机制,对那些执行环保措施好的工人给予一定的奖励。
尽管遇到了一些小波折,但这个家庭的环保行动依然坚定地进行着。在这个八零年代,这个家庭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环保的意义,他们的努力就像星星之火,在小镇上逐渐蔓延开来,带动着更多的家庭加入到环保的行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