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庆帝:瑞雪兆丰年,今日这场雪倒是应景,为这除夕之夜更添了几分喜庆。朕与诸位爱卿,还有卿家的家眷们,同聚一堂,共庆佳节,心中甚是欢喜啊!
回首这一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边疆稳固,这是我大庆国运昌盛之兆,也是在座各位爱卿,尽心竭力,为国为民的结果!
朕在此,敬各位爱卿一杯,感谢你们的付出和忠诚!
朕常听闻民间有句俗语:家和万事兴。
朕以为,这天下,便如同一个大家,而我朝百姓,皆是这家中的一份子。
各位爱卿在朝为官,为国分忧,你们的家人,在后方默默支持,无私奉献,这番情谊,朕都记在心里!
朕希望,我大庆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都能吃饱穿暖,都能安居乐业。
朕也希望,我大庆的子民,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来自家的温暖,都能挺直腰杆,自豪地说一句:我是大庆人!
最后,让我们举杯同庆,祝愿新的一年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天下太平!
“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爱卿平身,今夜同庆,不醉不归!”
陆芳华:实在是无聊,跟后世公司举行年会时候总经理致词一模一样,难道就连这个也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什么时候开席,赶快吃完散场开始自己的夜生活,自从月香加入,四人组每日前半夜做着面膜玩纸牌,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夜生活了!
此时已经入夜,会英殿中的宫灯燃起,亮如白昼。身边不时传来笑声阵阵。
酒过三巡,大皇子陆云天起身举杯,向皇帝敬酒道:“父皇,儿臣恭祝父皇母后元日快乐,福寿安康!”
皇帝笑着点了点头,举杯与他示意。
陆云天饮尽杯中酒,将酒杯放下,又道:“父皇,今日是佳节,儿臣斗胆,想赋诗一首,以助雅兴,不知父皇意下如何?”
皇帝一向喜爱这位才华横溢的长子,闻言龙颜大悦,点头道:“皇儿有心了,那就作一首来听听。”
大皇子陆云天朗声一笑,略作沉吟,便出口成章:
金龙盘柱绕祥云,瑞雪纷纷兆丰年。
共庆新年歌盛世,举杯同祝万民安。
诗句一出,满堂喝彩。
“好诗!不愧是大皇子,才华横溢,令人敬佩!”
“大皇子这首诗大气磅礴,寓意深远,真是难得的佳作啊!”
皇帝:“此意甚好!”
“今日妙仪格外赏心悦目,美的不可方物!”
“谢皇上夸赞!”
“哼,赏心悦目有什么用,说到底还是儿子不中用!”惠妃低声说着,手里紧紧地攥着手帕。
凤椅旁,皇后娘娘看到这一幕,笑意盈盈。
“新年将至,本宫出一物,以作彩头,与大家同乐。”她说着,纤纤玉手抬起,一只羊脂白玉镯便静静躺在红色托盘中,莹莹生辉。
“此镯,是本宫幼年母亲赠送的,本宫就赠予今日诗词最佳者。”皇后环视下方,语气带着几分调皮,“在座未婚男女皆可参加,以‘新年’为题,作诗一首。优者得彩头,劣者……” 她顿了顿,掩唇轻笑,“便罚酒三杯,如何?”
万庆帝:正合朕意。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热闹起来。
年轻的公子哥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借此机会博取美人芳心,更想获得皇上和权贵的青睐。
而那些平日里养在深闺的千金小姐们,也一个个羞红了脸,娇羞地用手绢遮住半边面容,心中却暗自期盼着能被哪位如意郎君相中。
唯独陆芳华对这热闹的场面漠不关心。她独自一人,手持酒杯,任由清酒滑过唇齿,在喉咙里留下淡淡的苦涩。
她不是不喜热闹,作诗确实不是强项,凭着自己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随意找一首诗都是神仙级别的存在,她不想这样做。
“三公主,您不参加吗?” 身旁的宝月低声询问。
陆芳华轻轻摇头,将酒杯凑到鼻尖,轻轻嗅着酒香,“诗词于我,不过是无用之物,何必去争抢?”
“可是,皇后娘娘设下如此大的彩头,若是能得到……”
“得了又能如何?”陆芳华打断她的话,嘴角泛起一丝自嘲,“不过是一只镯子罢了,既走不出这冰冷的宫殿,又摆脱不了当下的束缚!”
宝月被三公主说一脸懵,还想再劝,却被陆芳华一个眼神制止。
她知道,如今的三公主虽然表面看似柔弱,实则内心刚强,一旦决定的事情,便无人能改变。
殿中央,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有人才思敏捷,出口成章,赢得了满堂喝彩;也有人绞尽脑汁,却只能憋出一两句毫无新意的句子,惹得众人哄堂大笑,最终只能无奈认罚,喝下那苦涩的酒水。
一轮又一轮,转眼间,便只剩下最后一位参赛者。
“最后一位,宰相府嫡女,陈婉清。” 太监尖细的声音响起。
一位身着鹅黄色衣裙的少女款款走入殿中央,她面容姣好,举止优雅,一颦一笑都透着一股大家闺秀的风范。
只见她微微福身,便开始吟诵起来:“金乌辞岁,瑞雪迎春,爆竹声声辞旧岁……”
她的诗清新脱俗,意境优美,将新年的喜庆氛围描绘得淋漓尽致,赢得了满堂喝彩。
“好!”就连不参与这项活动的陆芳华,也不禁被她的诗所吸引,微微点头赞叹。
然而,就在这时,陈婉清却突然将目光转向陆芳华,眼中闪过一丝轻蔑,朗声说道:“三公主,您觉得小女这首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