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专案组。
在了解到荣都步行街出现高爆炸药后,相关领导立刻成立了专案组。
由于是大案要案,且可能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因此专案组的规格很高,阵容也十分庞大。
刑警、武警,以及秘密战线的特勤人员,兵分三路,开始了调查。
而李亦则在确认爆炸物后,被带到了局里配合调查。
只不过因为案件的重要性,他身边的人从民警变成了刑警。
……
刑警办公室中,负责问询李亦的刑警显得很和善。
在递给李亦一根烟后,才开口道:
“不要紧张,我们只是随便聊聊,先来一根!”
案子很大,案情很重。
而李亦作为第一发现人,也立刻被控制起来。
与此同时,李亦的相关情况,祖上三代,甚至手机电脑里的浏览记录,也被扒了个一干二净。
再结合案发现场及附近的监控录像,基本可以排除李亦的作案嫌疑。
无论是炸弹的来源,还是作案动机,以及案件事发的前后经过,都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表明,李亦存在问题。
也正因此,李亦只是配合调查而已。
在吞云吐雾几口后,李亦便叙述道:“我当时只是想着把烟头丢进垃圾桶,然后就看见了那东西。”
“一开始还不是很确定,只是看着像。”
“但后来还是觉得可疑,就打电话报了警。”
“其实我也没见过真的c4炸弹,只是以前在电影中看过……”
……
李亦从刑警办公室走出时,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了。
可即便如此,警局内依旧灯火通明。
c4作为一种高烈性炸药,经常出现在影视作品中。
可一旦出现在现实,尤其是管控严格的华国,那就是大事件。
重要的不仅是作案人员,更有其背后的目的,以及炸弹的来源。
临时组成的专案组,势必要弄清楚这背后的真相。
但很可惜,这件事或许永远都将是个悬案。
炸弹是他从系统里用商城货币购买的,没有任何标识和信息。
而投放的手段,也是在丢烟头的瞬间,从个人空间中取出的。
也正因此,无论如何,专案组注定都将无法破获这起案件。
想到这,李亦目光闪烁几下,随后拦下路边的出租车,准备前往自己的住所。
按照前世的经验来看,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都将被暗中监控。
虽然明面上只是不准许他离开通州市境内,但在更为隐秘的战线上,他恐怕还要接受一段时间的跟踪调查。
好在,他对此有充足的经验。
……
回到出租屋后,李亦装作疲惫的样子,在洗了个澡后,钻进被窝。
不出意料的话,他的屋内已经被安装了监控和监听设备。
李亦并不在乎这些,反正接下来一段时间,他都不准备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而躺进被窝后,李亦闭上眼睛,假装入睡,实则在心中查看起了系统奖励。
【肃清步行街任务完成!】
【完成评价:完美!】
【你将获得超额奖励。】
【奖励已发放至个人空间,可随时提取!】
扫了一眼系统信息后,李亦将目光转移到个人空间。
而这一次,足足有三个奖励,正静静等待着他的审阅。
第一个。
【I阶基因进化液:可在初始等级上进一步进化基因,并可衍生出基因特性。】
似乎还不错。
对于I阶基因进化液,李亦对其最深的印象便是,系统商城高达5000的售价。
没想到这么快就到手了。
不枉他冒着风险完成了炼狱级别的任务。
短暂思索后,李亦的目光转移。
第二个。
【m4A1突击步枪:经典款式,你值得拥有。】
看到这支十分经典的突击步枪,李亦心中顿时一动。
随后,黑色的m4A1便出现在了他的被窝中。
触手可及的冰凉让他找到了一些熟悉的感觉。
原本因穿越到平行世界而感到的不安,在这一瞬间,仿佛被慰藉似得。
“虽然不是我最喜欢的款式,但还是那么令人感到安心……”
李亦轻声呢喃着。
在又检查了备用的六个被压满子弹的弹夹后,李亦这才恋恋不舍的将其收回进个人空间。
紧接着,思绪再次凝聚。
第三个。
【抽奖盲盒x10:可抽取系统商城内部分商品,以及商城货币;每次抽取都将提升大奖概率。】
竟然是十连抽。
李亦嘴角微翘,旋即心念一动,将抽奖盲盒全部开启。
很快,一条条系统信息在李亦的视网膜上闪烁。
第一发:商城货币200。
第二发:多功能战术背包。
第三发:警用防弹衣。
第四发:……
抽奖盲盒中的东西种类繁多,但却没有出现什么让李亦眼前一亮的存在。
说好的SSR呢?
李亦正这般想着,却见随着最后一个盲盒开启,一道金光从眼前闪烁。
“哇!金色传说!”
这当然不是系统的声音,而是李亦自行脑补的。
金光湮灭之后,一个黑色的U盘出现在李亦的视线中。
【I阶基因修复技术:凭借该技术,可以制造出I阶基因修复药剂。】
好东西!
这一瞬间,李亦眼中便闪过一抹惊喜之色。
毫无疑问,这项技术的目的,是制造出在系统商城中售价500的I阶基因修复药剂。
而这个基因修复药剂,可以治愈人类身上的绝大多数基因疾病。
李亦虽然没有这些疾病,但他看中的是这项技术背后的广阔市场。
凭借这项技术,他完全可以迅速完成资本积累。
同时还可以衍生出一些全然不同的玩法。
一个简单粗暴,但却十分有效的计划,迅速在李亦的脑海中形成。
直到天色微亮时,李亦才带着种种对未来的规划,缓缓睡去。
而在李亦出租屋对面的楼宇中,两名特勤人员正一丝不苟的执行着监视任务。
“你觉得他有问题吗?”一人发问。
“有,但不多。”
“怎么说?”
“你没发现吗,他表现的太淡定和自然了。”
“如果是普通人经历这些事,多少都会产生分享和诉说欲,但是目标却连个电话都没打过……”
“或许是他心大呢?”那人再度发问。
“所以啊,我才说‘有,但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