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月阁对面的一户人家,窗户被人从里面推开,探出一个十岁出头的孩童。
孩童看着对面那些大人,人手拿着一个热乎乎的包子,哆哆嗦嗦一个劲地往嘴里塞,他的口水很快便蔓延到了嘴角。
舔了舔嘴唇,他转头跑向屋内,仰起头和正在做饭的妇人道:“娘!我要吃包子!”
那正往锅里添水的妇人闻言,手中动作停了一瞬,“不吃,那玩意有什么好吃的,娘给你做粟米粥。”
孩童一听顿时不答应了,咧着嘴就要哭:“我不要!我就要吃包子!”
妇人皱了皱眉,自家儿子什么脾性自己清楚,平日里不会这么吵着闹着要吃一样东西。
包子嘛,无非就是她家对面的包子铺卖的,儿子几个月前吃过一次,但也就是一次,吃过后也不再想着吃了。
如今这般,怕是有什么变数。
妇人想着,把锅铲搁置在一旁,走出外面打开门就要看个究竟。
这一看不得了,妇人眼睛顿时睁得老大,包子老王的生意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只见她家对面的舒月阁早已排起了一条拐了好几个弯的长龙,而排队的人有的她也认识,都是城东六街的街坊邻居。
不认识的……几乎手中都拿着一个油纸,隔着一段距离,妇人也能认出那些人吃的是包子!
妇人瞬间便想通了一切。
她恨恨地咬了咬牙,包子老王,竟奸诈至此!
下一秒,妇人啪的一声关上门,双手放在围裙上快速地擦了擦,疾步走向里屋的卧房晃醒床上的男人。
“快起来!不得了了!出大事儿了!”妇人有一口大嗓门。
床上的中年男子哼哼地翻了一个身子,嘴上嘟囔着:“干嘛啊,大清早的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干嘛?!你说干嘛?你还想不想挣钱了?”
“啊?”中年男子一个鲤鱼打挺坐起身,脸上的睡意哗啦没了一大半,“挣钱?什么意思?”
早些年夫妇俩在城东六街开了一间云吞店,但生意惨淡无奈关了门,中年男子便去找了份夜里替人搬货的活计。
赚的不多,但也勉强能维持一家三口的吃穿用度。如今自家婆娘这么一说,莫不是有了什么能挣钱的路子?
“对面的包子老王,生意起来了!”妇人急急开口。
“什么?!”
……
八点不到,舒月阁的门口便排起了S型的长队。有人匆匆赶到,正欲排队,便听见队伍末尾的人转头开口道:“别排了!你买不到的,回去吧!”
偏偏这人说话还欠欠的,语气别提有多幸灾乐祸了。
说话的男人是城东六街地土着居民,他是替他娘子来买这雪花祛斑霜的。
娘子昨日有急事儿回娘家了,嘱托他今天一大早到舒月阁排队买那什么祛斑霜。他一听这不扯淡嘛?自家娘子脸上又没有斑,用得着买什么祛斑霜?
奈何自家娘子手段实在是太多了,他这才顶不住答应了下来。
男人平时一到点就外出上工,黄昏才回,也不太关注这些女儿家用的东西,娘子叫他早早来排队的时候他还不以为意。
愣是舒舒服服悠哉悠哉地解决了人生大事,这才走出家门准备去买那面霜。但是当他隔着半条街,猛地看到一大群人围在那店铺前时,说实话,他大脑宕机了一瞬。
瞬间想起昨日娘子说的话,好像是限购多少罐来着?不管了,先跑再说!
男人回忆起自家娘子生气时的模样,顿时肾上腺素极限飚升,脚下更是生了风火轮一般抡地飞起,呼哈着大气站定在队伍末端。
还未喘够气,只见前面的妇人扭过头来,啧啧地对他说了一句:“小伙子真是好运,刚好是第50个。”
……
那人听见男子的话,面色一变,目露哀求地看着男子:“兄弟,你帮帮我,把名额让给我好吗?我给你钱!”
他是丞相府的家丁,顾夫人派他来买雪花祛斑霜,本以为舒月阁巳时才营业,约摸提前半个时辰到也就足够了,哪曾想这些人这么离谱?!
他来的路上还沾沾自喜,自己会不会是第一个来排队的人呢,可看如今这光景,草率了,这波真他娘的草率了啊!
关键是,他回去怎么和夫人小姐交代?他滴娘哎!
男子看着那愁绪满面的家丁,不禁目露同情,家丁见状有戏,连忙换上一副期待的神色,却听见那兄弟叹息着开口:
“兄弟,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帮了你,我回家就要挨揍了啊!”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是?”男子说话间还拍了拍家丁的肩膀以示安慰。
家丁抽了抽嘴角,就欲离开,就在这时,那男子又说话了:“多少钱?”
“啊?”家丁一怔。
“我说多少钱,我把这个队伍的名额让给你?”男子捂着嘴小声道。
家丁闻言忙伸出五根手指,“50文!”
男子一听啧了一声,“去去去,别打扰兄弟我排队。”
家丁一咬牙,“100文!”
夫人告诉他,若是买下雪花祛斑霜,便有200文钱的奖励,这在以前是他三天多的工钱了。
男子还是摇了摇头,“不行啊,想必你也知道,那什么祛斑霜贵得很,一罐要2两银子呢!想要这排队名额,怎么也得要1两银子起步吧?”
家丁顿时满脸黑线,“你小子耍我?”
不过他也没想和男子计较,撂下一句话后便颇有些失魂落魄地走开了。走的时候路过包子铺,家丁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他早上出来前只喝了一碗小米粥配咸菜,赶这么一趟路,胃里那点东西早消化的七七八八了。
家丁闻着空气中的香味,以及听见周围人拿着油纸砸吧嘴的声音,狠狠心斥了2文钱的巨资买了一个肉包子。
包子老王这下可是真的笑得合不拢嘴了!这一个早上的销售量,都赶得上他过去一个星期的了!
舒月阁,开的好啊!
要知道,刚开始那几日,看着人家胭脂铺子生意这么好,早早卖完便回了家,老王心里那是一个羡慕嫉妒啊!
可随着它家的名气越来越大,不止城东六街的居民,就连远方的人也来他们东六街了!
看看这排队的人群,他们这儿什么时候这般热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