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卫明将人送了出去,随后告诉秦勇,分批次将士兵放出营区,休整几日。
切记不得扰民,公平买卖,违令者军法从事。
对俘虏的日本水手教育一下,全部释放,每人配发一匹绢布。
告知他们此次是配合和谈,是大明释放的善意。
一众俘虏纷纷感激涕零,哭得跟泪人一般,叩拜谢恩。
早就听得船上岛原军消息,像他们这种俘虏,只会送到矿场里不见天日地劳改十年,今日骤然释放,简直把凌卫明视为菩萨了。
和谈的消息顿时在京都传开,连天皇的面都没见到,明军就如此大手笔,京都百姓顿时欢天喜地,热烈欢迎明军入城。
刚开始还警惕明军攻城的守卫,随着明军表现极好,也就逐步放松了警惕。
一日内,京都就放进来一两千明军,他们在城中大肆消费。
酒座、汤屋、茶屋、游廓到处都有明军的身影,舰队里更是有很多岛原的日本人充当翻译,个个出手阔绰。
京都的生意大为转好,和谈的消息更是传得人尽皆知。
此事也早被德川幕府在京都的探子得知,探子匆匆坐了快船,向江户奔去。
次日,凌卫明身着御赐的飞鱼服,系上玉带,威风凛凛。他准备坐上士卒们连夜打造的奢华轿子进宫见驾。
昨日秦勇寻来租赁轿子的,竟然都没有现货,日本本土常用的驾笼,由木制底座和竹子编成的坐篮组成,顶部覆盖竹毡以遮阳挡雨。
日本人身材矮小尚且还要在里面跪坐,这要是拿到侯爷面前,岂不是要挨上一顿皮鞭。
军中有擅长木工活的工匠,配合着京都的工匠,连夜用上好的木材赶制出一顶硕大的轿子,足够容纳六七个人在里面开会了。
凌卫明眼见所用轿夫都达到了十六名,个个身强力壮,从近卫中选拔而来。
他故作嗔怒道:“秦勇,又是你搞得鬼吧!本侯按规制只是四人小轿,如何用得皇帝的仪仗,撤了撤了!”
秦勇忙劝道:“侯爷功盖千秋,用一下又有什么不妥的,此次议和若是失了身份,丢的可是大明的脸,再说时辰上面已经来不及了,侯爷还是尽快上轿吧!”
凌卫明叹了一口气道:“十六人我是万万不能坐的,这样吧,撤掉两人,也算对皇上的尊敬。今日抬轿的弟兄要厚赏。”
秦勇连连答应下来,将凌卫明请了进去。
忽听得一声清脆锣响,声传数里,大明靖北侯凌卫明的队伍,如同一条威风凛凛的钢铁长龙,缓缓朝着京都城逶迤而来。
队伍最前方,乃是三十二匹膘肥体壮的精锐骑兵,那战马浑身油光水滑,四蹄矫健有力,嘶鸣声此起彼伏。
骑兵们个个身姿挺拔,端坐马背,手中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颜色鲜艳夺目,军装亦是一尘不染,整洁如新。
他们左腰处配着锋利无比的长刀,刀鞘上的装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右胯边则挎着手枪,枪身乌黑发亮,尽显肃杀之气。
紧随骑兵之后,是军中的十二名乐手,他们手中各自拿着不同的乐器,有唢呐、锣鼓、竹笛等,
一时间,各种乐器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那欢快的旋律在京都的大街小巷回荡,引得不少百姓纷纷驻足观望。
在那装饰华丽的轿子前面,是五十名护卫,他们身姿矫健,步伐整齐划一,手中紧紧握着冲锋枪。
而在轿子的后方,同样是五十名护卫,他们扛着大旗,旗帜在空中高高飘扬,彰显着大明军队的威严与荣耀。
凌卫明坐在轿中,透过轿帘的缝隙,看着眼前这浩浩荡荡的队伍,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
不禁转头对身旁的秦勇笑道:“秦勇,你这一番精心安排,如此阵仗,这小日本见了,怕是要吓得胆战心惊,往后还怎么活得安稳啊?”
秦勇骑着马,紧紧跟在轿子旁边,听到侯爷的话,连忙拱手回应道:“侯爷,实在是咱们手头可用的家伙事儿太少了,要是能再多些,
我定要把皇帝陛下出行时那套最盛大的仪仗都给您用上。就眼前这规模,我还觉着太过寒酸,有失侯爷的身份呢。”
凌卫明摆了摆手,脸上带着几分温和的笑意,说道:“欸,不寒酸,不寒酸。咱们出门在外,凡事以方便行事为主,一切从简就好。
你此番安排,已经很不错了。待会儿进宫,你就陪在我身边,寸步不离。”
秦勇挺直了腰杆,大声应承道:“是,侯爷!”
此时,前方正是女皇派来的数千百姓夹道欢迎,人群中嘈杂声此起彼伏,若不大声说话,只怕凌卫明根本听不清楚。
日本百姓们如同看热闹一般,纷纷在道路两旁跪下,他们脸上带着几分好奇与敬畏,用那蹩脚的汉语,参差不齐地喊着:“恭迎靖北侯。”
声音虽不整齐,却也在这喧闹的氛围中清晰可闻。
而大明的队伍仿若未闻,依旧保持着那冷峻的姿态,享受着作为战胜者的无上荣光,朝着皇宫稳步前行。
不多时,队伍便来到了宫门前。女皇早已派来大臣在此等候相迎。
凌卫明轻轻撩开轿帘,缓缓走出轿子,在一百名护卫的簇拥下,昂首挺胸地朝着宫内走去。
秦勇则紧紧跟在侯爷身后,目光如鹰隼般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一切,心中暗自盘算着,仔细寻找着每一条可能的逃生路线。
若是日本人胆敢对侯爷不利,自己这一百人就算拼上性命,也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半小时,等待城内那些假装消费的数千明军前来接应。
进入内廷,只见大堂内两侧坐着数十位身穿华丽和服的大臣,他们个个正襟危坐,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审视与戒备。
凌卫明大步走进门去,身后只留下秦勇和两名亲卫紧紧相随。
一名近侍连忙上前,恭敬地将凌卫明引到席上,做了个请他跪坐的手势。
凌卫明见状,脸色一沉,声音洪亮地说道:“本侯这双膝,除了面对大明皇帝陛下,向来不跪他人。来呀,寻一把椅子来!”
亲卫们得令,二话不说,径直走入侧殿。
他们在殿内寻了许久,却连一把椅子、一条凳子都没找到。
无奈之下,其中一名亲卫索性抽出腰间长刀,寒光一闪,将那精致的小岸几砍成了两半。
随后,另一名亲卫扯下一个帘子,将砍断的岸几包裹起来,拿出来当做椅子,放在凌卫明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