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站在江东大殿外,心中充满了使命感。
他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物,深吸一口气,缓步走入殿内。
殿内灯火通明,孙权和鲁肃坐在高位上,面容凝重,四周静得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马良见过吴侯、鲁肃先生。”马良躬身行礼,语气诚恳而坚定。
他的话语在空旷的大殿内回响,仿佛带着一股不容抗拒的气势。
孙权的目光从马良身上扫过,神情中透出一丝警惕。
他微微皱眉,问道:“马良,王厚派你前来,有何贵干?”
马良抬头,正视孙权的眼睛,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一字一顿地说道:“吴侯,王厚主公深知曹操乃是当世枭雄,威胁着整个中原。荆州虽有雄兵良将,但仅凭一己之力,难以独抗曹操。因此,主公特命我前来,表达与江东友好合作之意,共同抵御曹操。”
孙权心中一动,但面上仍不动声色。
他看了看鲁肃,见鲁肃微微点头,便继续问道:“王厚此举,意欲何为?”
马良心中早有准备,他沉声道:“吴侯明鉴,荆州与江东唇齿相依。若曹操得志,江东风波难平。反之,若荆州与江东联手,定能稳住中原局势,保得一片安宁。且王厚主公为人仁义,从不屠城,百姓皆感其恩。吴侯若能与之携手,定能共襄盛举。”
孙权闻言,陷入沉思。
他深知,曹操的威胁确是江东的心腹大患。
但王厚的崛起,同样让人心生戒备。
毕竟,一个强大的邻国,未必是件好事。
一时间,大殿内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
鲁肃见状,开口道:“马良所说不无道理。曹操若统一中原,江东亦难保。与荆州结盟,虽有风险,但相比曹操的威胁,或许更为稳妥。”
孙权点了点头,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马良,你回去告诉王厚,江东愿意与荆州保持友好,互不侵犯。待时机成熟,再共同应对曹操。此为初步约定,望荆州信守承诺。”
马良闻言,心中一松,连忙跪下,重重地叩头道:“多谢吴侯!王厚主公定会感激不尽。江东之恩,荆州必将铭记于心!”
孙权微笑着点头,仿佛卸下了一副重担。
他挥了挥手,示意马良起身。
马良站起身来,心中踏实了许多
“马良,明日一早,你便启程返回荆州,将此消息告知王厚。”孙权说道,语气中透出一丝关切。
马良拱手应道:“谨遵吴侯之命。”他转身走到殿外,抬头望向夜空,心中暗自思量着下一步的计划。
他知道,这场联合的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
马良辞别孙权和鲁肃,踏着星光,快马加鞭,一路向西疾驰。
江风拂面,带着一丝水汽的凉意,让他倍感清爽。
他心中盘算着此行收获,嘴角不禁泛起一丝微笑。
此番出使江东,不仅成功达成了与孙权的初步约定,也为荆州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他仿佛已经看到,荆州在王厚的带领下,日渐强大,最终屹立于乱世之中。
与此同时,另一路前往刘备处的使臣也顺利完成了任务,正踏上归途。
他骑着骏马,一路哼着小曲,心情愉悦。
回想与刘备的会面,他仍感到一丝激动。
刘备的赞赏和承诺,让他充满了成就感。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为荆州立下汗马功劳,得到王厚的嘉奖。
想到这里,他不禁加快了马速,恨不得立刻回到荆州,将好消息禀报给王厚。
几日后,两路使臣先后抵达荆州,径直前往州牧府。
州牧府内,王厚正襟危坐,等待着他们的归来。
两位使臣走进大厅,齐齐跪倒在地,恭敬地向王厚行礼。
“臣等幸不辱命,已完成出使任务!”两位使臣异口同声地说道,声音洪亮,充满自信。
王厚看着两位使臣,眼中闪过一丝期待,沉声问道:“情况如何?”
使臣们将出使的经过详细禀报,并将孙权和刘备的承诺一一转述。
大厅内鸦雀无声,只有使臣们清晰的汇报声在回荡。
“好!”王厚听完汇报,猛地一拍桌案,激动地站起身来。
“备下酒宴,为两位使臣庆功!”王厚朗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喜悦。
两位使臣对视一眼,眼中都流露出欣喜之色。
他们知道,荆州的未来,将更加光明!
夜幕降临,荆州城内灯火通明。
州牧府内,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断。
王厚举起酒杯,对着众人说道:“诸位,今日我荆州……”
王厚听完使臣的汇报,脸上的笑容如春风般和煦,眼角的细纹也舒展开来,仿佛年轻了十岁。
他重重地一掌拍在桌案上,红木桌面发出沉闷的“咚”的一声,震得杯中酒水微微荡漾。
“好!好!好!”王厚连说了三个好字,语气中充满了抑制不住的喜悦。
他猛地站起身来,在宽敞的大厅里来回踱步,脚步轻快,仿佛脚下踩着云朵。
“孙权和刘备都表示愿意与我们保持友好,互不侵犯!”王厚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在大厅内回荡,每一个字都敲击在众人的心坎上。
“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有了江东和刘备的支持,我们就能集中力量对抗曹操,保住荆州的基业!”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棂,一股清新的夜风迎面吹来,带着淡淡的桂花香气。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只觉得心旷神怡。
放眼望去,荆州城内灯火通明,如同璀璨的星河,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荆州,我的荆州!”王厚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繁荣昌盛的荆州,百姓安居乐业,兵强马壮,屹立于乱世之中,成为一方霸主。
他转过身来,目光坚定地扫过在座的众人,沉声道:“诸位,我们荆州的未来,就在我们手中!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奋勇拼搏,就一定能够战胜曹操,成就一番伟业!”
他举起酒杯,对着众人高声道:“为了荆州的未来,干杯!”
众人纷纷举杯响应,大厅内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觥筹交错,气氛热烈而欢快。
酒过三巡,王厚放下酒杯,目光深邃地望着窗外闪烁的灯火。
他的脸上虽然还带着笑容,但眉宇间却隐隐浮现出一丝忧虑。
他轻轻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突然,他转头看向贾诩,沉声问道:“文和,你觉得孙权和刘备的承诺,能维持多久?”
王厚的笑容渐渐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凝重。
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在寂静的大厅里显得格外清晰。
孙权和刘备的承诺固然令人欣喜,但这乱世之中,盟约如同薄纸,利益才是永恒的。
他深知这一点,心中不免升起一丝忧虑。
他的眉头微微蹙起,如同平静的湖面荡起一丝涟漪。
“传令下去,明日校场点兵!”王厚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霍然起身,宽大的袍袖滑落,露出线条分明的手臂。
他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如同两柄锋利的宝剑,直刺人心。
翌日清晨,校场之上旌旗猎猎,战鼓擂动,震耳欲聋的呼喊声响彻云霄。
王厚身着戎装,站在高台上,俯视着下方排列整齐的士兵。
他腰杆笔直,如同标枪一般挺立,浑身散发出一股凛然的威严。
他表情严肃认真,目光如炬,审视着每一个士兵,仿佛要将他们的灵魂都看穿。
士兵们在他的注视下,挺胸抬头,士气高昂。
校场点兵之后,王厚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他的宏图大业。
他深知,荆州的未来,取决于他的每一个决策。
他一面整顿军队,加强训练,提升战斗力;一面招揽人才,广纳贤士,充实自己的智囊团。
他亲自走访各地,体察民情,鼓励农耕,发展经济,巩固统治。
他日理万机,夜以继日,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仿佛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
他干劲十足,浑身充满了斗志,仿佛要将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到荆州的发展壮大之上。
深夜,王厚独自一人在书房里批阅奏折。
昏黄的烛光映照在他的脸上,勾勒出他棱角分明的轮廓。
他的眼神专注而深邃,仿佛蕴藏着无尽的智慧。
突然,他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酸胀的眉心,抬头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
“来人,”王厚沉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去,把刘巴先生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