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朱祁钰正当壮年,没有孩子也不着急。】
【结果,景泰八年的时候朱祁钰却突然身染重病。】
【这下子,皇储的问题又一次被摆到了台面上。】
【毕竟万一朱祁钰一个不好蹬腿走了,大明的江山还需要人继承啊!】
【大臣们是议论纷纷,但没有陛下拍板,一时之间也定不下来。】
【还好一月之后,内宫传来消息说朱祁钰的身体好了,明天上朝商议皇储的问题。】
于谦也是忧心忡忡,陛下这两年就有身子不好的趋势。
日夜操劳政务又为子嗣忧心,哪里能休息好呢?
朱祁钰端坐上首,心中又是不甘又是失落。
也许真的是没有这个缘分吧,皇储终究还是要落到见深这孩子身上。
自己这个做叔叔的,关押了他这么多年,宫里的人惯是捧高踩低,日子定是不好过。
即使于卿不说他也知道,不少人心中还是属意见深做太子的。
【要知道,拥立皇储若是上位了,那就是从龙之功,妥妥的大功臣啊!】
【这泼天的富贵谁不想要啊?】
【文臣有的想拥立朱瞻基弟弟襄王的长子,于谦和王直等重臣却觉得被废的朱见深理应复立。】
【但有的人偏偏剑走偏锋,想到了南宫之中被囚禁的朱祁镇。】
朱元璋:到底是谁在扶持他?瞎了吗?
朱棣:??
朱瞻基:???
不是,咋想的啊?!
朱祁镇:惊喜从天而降!
【石亨、张鞁等人都是武将,无论文臣商议之后立了谁,功劳都轮不到他们头上。】
【加上朱祁钰病重时曾召见过石亨嘱咐他一些要事,石亨亲眼目睹了朱祁钰的病态。】
【他直接找到了张鞁和宦官曹吉祥,告诉他们朱祁钰已经不行了,他们几个人要找好后路。】
【再加上足智多谋的文臣徐有贞,几个人经过详细谋划打算干个大事。】
朱祁钰呕得快要吐血,石亨!
枉朕如此的信重他,竟然是他牵头做出了这等大事!
他心中悲凉,这几个人都是他身边的人,心中有这样的心思他竟然一点都没有察觉。
自己既然提前知晓了后事,那便不得不防。
“把天幕中所提的几个人通通缉拿下狱!”
朱祁钰担忧的看向天幕,那时自己已经病重,只盼有于谦在,还能力挽狂澜。
【石亨和张鞁借口瓦剌扰边,调集了军队进入京城,有了石亨的放水,一路畅通无阻。】
【众人前往南宫救出了朱祁镇,有了朱祁镇在,皇宫内守门的士兵也摸不准情况,不敢阻拦。】
【于是,众人兵不血刃的进入了皇宫,将朱祁镇扶上了皇位宝座,完成了这场夺门之变。】
【天色微亮,大臣们也按照朱祁钰昨天的旨意进宫朝见,结果进门一看都懵了。】
【不是,我这么大一个皇帝呢?怎么变成太上皇了!】
【大家是面面相觑,一时不明白情况,但旁边的士兵正虎视眈眈看着。】
【加上朱祁镇义正言辞的宣布,朱祁钰因病重,他被迎出南宫复位了,大家可以跪安了。】
不是开玩笑,老朱家几个人的脸色比被夺了位的朱祁钰还难看。
他们都不是傻子,能听不出楚楚姑娘语气中的惋惜?
只怕朱祁镇复位之后,也没干什么好事!
我大明的江山不被他霍霍完,他是不安心是吗?
汉朝,刘彻心中却认为朱祁钰还是有些心软了。
夺位之仇,竟也留了那朱祁镇一条命?
本就应该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依他看,这朱祁镇上位之后可不一定有这么好心。
【而此时的朱祁钰还在宫里洗漱,高高兴兴的准备去上朝呢,就听见了前面的钟鼓声。】
【小朱有点茫然了,这,这,这,难道是于谦谋反了?!不应该啊!】
【过了一会儿,才有宦官来回奏说是太上皇复位了。】
于谦:......有亿点无语。
朱祁钰:主要朕最信任的就是爱卿你了,乍一听我以为你谋反了,吓我一跳!
再一听是我哥复位了,我直接摆烂!
【朱祁镇主打一个不干好事,复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传旨逮捕于谦、王文等人。】
【诬陷几人有不轨言论,直接以谋反之罪,打算判处死刑。】
【于谦对于大明的功劳,是个人都知道。】
【朱祁镇不是没有犹豫,只是不杀于谦,复辟就会成为出师无名的事情。】
朱瞻基一拍桌子就站起来了,脸涨得通红,他都不敢下面站着的于谦。
朱祁镇你小子是一点好事不干啊!
京师是因为谁陷入危局的,又是谁力挽狂澜救回来的?!
谋反之罪,这和昔日秦桧的莫须有根本没有区别好吗?
他都不敢想天下人要怎么看他们皇家,皆是无情无义,滥杀忠良之辈吗?
宋朝,岳飞心中痛惜,这位明朝的于少保终究还是走上了和他一样的末路。
贤君良臣,缺一不可,没有明君的支持,贤臣也无用武之地!
【于谦死了,在这座他拼命守卫的京师之前,被斩于崇文门外。】
【他的罪行甚至被刻版印刷,公布于全国的每一处州县。】
【何其可笑,何其痛惜!】
【到了抄家的时候,众人才发现于谦家中清贫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财。】
【唯有一间正屋关的严严实实,大家还以为找到了藏匿钱财的地方,兴冲冲的打开一看。】
【才发现里面珍藏的是景泰帝朱祁钰所赐给于谦的蟒袍和剑器,被珍而重之的摆放着。】
【于谦之死,史载:天下冤之!】
各个时空众人皆是沉默,有听故事的孩童扯着阿娘的手疑问。
“阿娘,为何这些好人总是没有好下场呢?”
大人不知道回答什么,只能沉默。
秦朝,嬴政怒火中烧,这些个无能的昏君实在叫人听着生气!
若是没有贤臣良将就算了,偏偏有了还不珍惜!
怪不得明末的文臣不愿意救国,也不瞧瞧前面救国的人落得个什么下场,谁还愿意去做呢?
永乐年间,刚中进士的于谦尚还年轻,面对四面八方射过来的怜爱目光十分不自在。
更何况,平日里严肃的陛下还亲自慰问了他,更叫他浑身难受了。
朱棣长叹一声,看着尚还青涩的于谦说:“是大明辜负了爱卿的一片忠心热血啊!”
景泰年间,朱祁钰红了眼眶,声音哽咽,拉着于谦的手。
“于卿,是朕对不住你,是大明负了你啊!”
于谦心中有些酸涩,但并不后悔。
他做官勤政爱民,做人忠君爱国,只是遵从本心行事罢了,无怨无悔!
只是,不知道陛下又会面临什么样的结局呢?
【追随朱祁钰的于谦等人被处死了,朱祁镇又会怎么处置这个弟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