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都需要验资的,你要卖什么东西?还是需要买什么?”
语气中带着几分警惕。
秦风忙从背包中抽出一块金条来,递到男子面前。
男子一见金条,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心中暗道。
“这可是硬通货,比带着现金跑路来得实在多了。”
男子仔细检查着金条,秦风则趁机从口袋里摸出一个一次性口罩,迅速戴上。
男子瞥了一眼,似乎对这种小动作并不在意,只是轻轻哼了一声,便继续验证金条的真伪。
确认无误后,他朝秦风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上车。
小巴车内,位置本就不多,眼下空位已经寥寥无几,秦风随便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他刚坐稳,远处巷口的柳烟然目睹了全过程,眉头不禁微微蹙起,心中疑惑丛生。
“这些人真的是秦大哥的朋友吗?怎么一个个看起来都那么粗鲁,透着一股子匪气……”
又等了几分钟,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又有一人匆匆上了车。
这时,那个穿着旧解放鞋、一脸凶相的男子站起身来,开始给车上的每一个人分发眼罩。
“各位,为了大家的安全,也为了我们这次拍卖的顺利进行,请大家务必全程佩戴好眼罩。”
“可千万别偷看啊,否则,嘿嘿,可别怪我们不客气,直接取消你的参加资格哦。”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威胁,让人不敢小觑。
秦风接过眼罩,没有多想,立刻戴在了眼睛上。
他的世界瞬间变成了一片漆黑,紧接着小巴车也缓缓启动。
秦风也只能依靠车辆的颠簸和引擎的轰鸣声,感受着车子在夜色中穿梭。
心中也只能暗自揣测着即将到达的目的地是什么地方?
经过一番曲折的行驶,小巴车终于停了下来。
那男子再次提醒道。
“各位,可别急着摘眼罩,马上会有人来牵引着你们前往会场。”
“友情提示一下,要是谁不小心看到了不该看的,嘿嘿,我们可就只能帮你永久性地戴上这黑眼罩了。”
秦风心中一凛,暗想。
“这些人到底是虚张声势,还是真敢下狠手?”
不过,他显然不会傻乎乎地去验证这一点。
在场的其他人也都不是傻子,都耐心地坐在原位,静静地等待着。
片刻之后,一股淡淡的幽香悄然袭来,紧接着,一只柔软细腻的手轻轻握住了秦风的手。
他心中不禁腹诽。
“这组织者真是个人才啊,还会玩这一手。”
“这样一来,就算有些人一路上憋着气,有怨气。”
“现在被美女的巧手这么一牵,估计也就消气了吧。”
在美女的引领下,秦风跟着下了车,被带到了目的地。
“好了,各位现在可以摘下眼罩了。”
秦风依言摘下眼罩,立刻环顾四周。
这时,一个中年男子站了出来,自我介绍道。
“各位,我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钱成。”
“欢迎各位老板的捧场。”
秦风又看见刚刚引领他们前来的人已经分散到了四周。
他也是这才发现,只有自己还算是走运。
引领他的才是个女人。
不过,由于她戴着黑色的眼罩,配合着身上的红色长裙,倒像是参加化装舞会一般,让人看不清她的面容。
至于美不美,那就无从得知了。
其他人的引领人则都是五大三粗的糙汉子。
正围着他们站成了一圈。
这是一间四周洁白的房间,墙壁、天花板和地面都是一片洁白无瑕。
不过,从墙壁的形状来看,这个房间似乎是由好几个集装箱拼凑而成的。
房间内坐着的人数有二十多个呢!
不仅是刚刚小巴车上的人。
估计这拍卖会的组织方不仅用了那一辆车来接人吧。
人们或三五成群地低声交谈着,或独自安静地待着。
不过,这拍卖会都知道不是正经的,大多数人还是戴着口罩,遮挡住了脸部,秦风自然也不例外。
他心中暗自感叹。
“这排场可真不小啊,一个地下拍卖会,居然能聚集这么多人来参加。”
紧接着,屋外又传来一阵汽车引擎声。
那一圈人原本站定的汉子,又出去接引去了。
不过那女人倒是没有再出去,而是待在原地。
等到把人带进来。
他忍不住打量着这些人。
突然,他发现其中有个戴着口罩的西装男颇为眼熟。
仔细一看,才发现不是别人,正是柳烟然她们公司那个猥琐的张总。
这十数人陆续被引领着进来坐下。
等到那疑惑汉子又在四周站定。
钱成便又开口了。
“小莹,该你这个主持人登场了。”
“今晚的老板已经到齐了。”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那个穿着红裙的女人扭动着腰肢,性感地走到了台前。
她巧笑嫣然地说道。
“各位老板,晚上好。”
“相信各位能来参加这个拍卖会,也是懂得其中的门道。”
“这些拍品我也不会过多赘述,就看各位各自的眼力了。”
座下众人或点头,或沉默,显然对这样的规则早已心知肚明。
见无人提出异议,小莹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
“好,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随着她的话音落下,一个身材魁梧的壮汉从屏风后走出。
怀里小心翼翼地抱着一个一米多高的青花瓷瓶。
那瓷瓶釉色温润,图案繁复,透着一股古朴的气息。
小莹微笑着介绍。
“各位老板,若是感兴趣的话,可以有序地上前一观了。”
秦风坐在人群中,眼神平静,心中却暗自思量。
他现在手头可没这么多钱购买这种大件。
而且这么大的青花瓷瓶,又是非法的,想要神不知鬼不觉地带回静海去,难度也无异于登天。
更何况,他志在长远,打算在古玩行业深耕细作。
这种可能涉及非法来源的大件,无疑是烫手山芋,可碰不得。
要是买了,到时想把屁股擦干净都难。
他环顾四周,只见居然不少人已经起身,兴致勃勃地走向台前,围着那青花瓷瓶仔细端详。
有的甚至掏出手电筒,从各个角度照射,试图发现更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