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袭击演练后的第三天,卫新开始筹备与周边团队的交流会议。
他知道现在小区虽然防御能力提升了,但单打独斗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铁柱,帮我联系城西老王他们,就说后天下午两点,在社区活动中心开会。”
卫新一边整理物资清单一边交代,“对了,记得提醒他们带够三天的干粮,我们这边可不负责管饭。”
白小柔听到这话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你这话说得可真够直接的,就不怕把人给得罪了?”
“就得这么直接,现在谁家粮食不是精打细算着用?
提前说清楚,免得他们到时候觉得我们小气。”
卫新嘿嘿一笑,“再说了,能来参会的都是明白人,该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
白小柔摇摇头,还是按照卫新的要求开始准备会议资料。
她把近期巡逻记录、可疑人员名单都整理成册,还特意标注了几个重点观察对象。
会议当天,各方代表陆续到场。蒋语主动请缨要在会上发言,这让卫新有些意外。
“卫先生,我觉得有必要让其他团队了解研究所的情况。
这些信息或许能帮到更多人。”蒋语神情认真,“而且这也是证明我们诚意的好机会。”
卫新琢磨了一下,点头同意了。他心里明白,蒋语这是想用实际行动赢得大家的信任。
会议一开始,气氛就有些紧张。城西的老王率先发难:“卫兄弟,你们小区最近防卫这么严,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们?”
卫新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回应:“老王,你这话就不对了。
我们加强防御是为了保护大家的安全,怎么反倒成了有事瞒着你们?
要是你觉得不放心,大可以派人来参观。”
眼看场面要僵,蒋语适时开口:“各位,我之前所在的幸存者团队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过度猜忌只会让大家陷入困境,不如想想怎么实现资源共享。”
她的发言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纷纷追问细节。
蒋语条理清晰地讲述了她在研究所的经历,特别强调了资源调配的重要性。
“所以说,与其互相提防,不如建立一个简单的资源共享机制。”
蒋语总结道,“比如药品和食物可以按需调配,安全情报及时共享。”
这个提议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有人提出可以先从小范围尝试,比如互换多余的物资。
还有人建议成立一个联合巡逻队,共同应对可能的威胁。
白小柔在一旁听着,心里不得不承认蒋语确实有两下子。
她悄悄在笔记本上记下几个关键点,打算会后跟卫新商量。
会议进行到一半,突然有人提到外来威胁的问题。
这正是卫新最关心的。
“据我们观察,最近有不少不明身份的人在附近转悠。”
卫新放下手中的水杯,“我建议咱们先达成一个基本的安全协议。
比如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通报,各团队之间保持通讯畅通。”
这个提议很快得到通过。大家一致同意建立一个紧急联络机制,由各团队派出专人负责对接。
会议结束后,卫新把蒋语叫到一边:“你今天表现不错。
不过我想问问,你还有什么想法没说出来?”
蒋语犹豫了一下:“其实我注意到,很多团队都在囤积武器。
我觉得这不是好事,容易引发冲突。不如咱们牵头搞个武器管控协议?”
卫新点点头:“这个想法很好,不过得慢慢来。
现在大家互信还不够,贸然提这个容易引起反感。”
与此同时,白小柔正在活动中心外等着卫新。
看到两人聊得热络,她走过来插话:“行了,该说的都说完了,咱们赶紧回去商量下一步计划吧。”
回到小区后,卫新立即召集核心成员开会。白小柔率先发言:“今天的会议虽然达成了几个共识,但我总觉得不够保险。
咱们还得加强防御。”
“我同意。”蒋语接过话头,“根据我的经验,这种联盟初期最容易出问题。
建议增加夜间巡逻频率,特别是在边界地带。”
卫新补充道:“还有,咱们得重新梳理一下内部人员。
最近加入的新人太多,很难保证每个人都可靠。”
蒋欣这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姐,我记得研究所那边有一套很实用的安全评估方法,要不要试试?”
这个提议让白小柔眼前一亮:“具体说说看。”
就这样,一场会议不仅巩固了小区的地位,还带来了不少实用的安全建议。
居民们看到这种情况,也开始自发组织志愿巡逻队。
“老李头,您别看我年轻,这巡逻的事我熟啊!”
一个年轻人主动请缨,“以前在保安公司干过,多少懂点门道。”
看着越来越多人参与进来,卫新心里踏实了不少。
他知道,只有让大家都有参与感,这个小区才能真正团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