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 年 11 月,高寿王在龙泉府向其他府衙外寻求援。
在北方怀远府的高句丽太子高成,率兵勤王。
“好机会,王妃你守好王廷,我去取了高句丽的怀远府!”
刚完婚不到十日,加上金国开始下雪,大战刚过,物资匮乏,为了过冬,完颜洪烈必须寻找物资。
他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率领一万女真骑兵,如疾风般冲向怀远地域。
女真铁骑所过之处,风声鹤唳,如入无人之境。
他们的速度极快,气势汹汹,直逼怀远府城。
高句丽太子部下金子际,得知女真来袭,率领剩下的五千兵力,决心守城抵挡女真。
由于高成救父心切,并未坚壁清野,这给了完颜洪烈可乘之机。
完颜洪烈见机留下三千女真围城,派出两名女真副将去周围俘虏百姓。
一路上女真士兵高喊:
“女真不杀百姓,有意投降的府兵,请将你们的兵器,扔得远一些,脚下有兵器者,是为诈降!”
百姓们惊慌失措,纷纷被俘虏。
得知女真裹挟城外十万百姓而来,金子际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最终,他留下两千兵力守城,率领三千兵力出城与完颜洪烈对战。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
“冲啊!”完颜洪烈一马当先。
双方士兵激烈交锋,刀光剑影交错。
一个时辰后,高句丽兵全军覆没,金子际想要自刎,被完颜洪烈一箭阻止,被俘。
女真以 100 骑兵的伤亡换取三百高句丽士兵,这让完颜洪烈信心大增。
完颜洪烈深知,自己要进行大战,让这些百姓在城外,难以看管。
故而将城外的怀远府百姓,全部送入怀远府城看管。以三千兵力看管 15 万老弱妇孺。
招降的两千兵力,被他打散充入女真兵中了。
而在龙泉府内,虽然有太子高成从怀远府带来的一万五千兵力勤王,但是高寿王却在大骂太子:
“你糊涂啊!你可知此番围攻高句丽,发起者便是北方的完颜洪烈。”高寿王气得脸色通红,身体颤抖。
“陛下息怒,不少时日了,怀远府肯定是丢了!太子也是心忧陛下安危,莫要责怪了!”高谶作为宰相,此刻只能为太子说好话了。
“噗……”高寿王一口老血喷出,整个人萎靡不振,瘫坐在椅子上。
“你可知女真满万不可敌!就连也蔡立,也堪堪以辽东山脉抵御前女真的完颜洪烈。”高寿王恨铁不成钢,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愤怒。
然而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罢了,罢了,实在不行,我们就迁都安远府吧!”高寿王无奈地说道,声音中满是疲惫。
“陛下,今日气温骤降,明日或有转机。”一名大臣说道。
围住龙泉府的华夏军的海师,此刻的确有点尴尬了。
十一月气温骤降,原本还能行船的辽东河面冻住了!
高宁不得不指挥他们进行陆战。
好在两万海师中,有一万五千的陆战队。
太子高成见有机可乘,便率领本部,对华夏军进攻。
“给我杀光他们!”高成大声吼道。
高宁命他们以百人为一队,打散城十五个阵列。
面对高句丽来势汹汹的北方部队,高宁大喊:“口袋阵”。
华夏军迅速变换阵型,将高句丽军包围起来。
高句丽军陷入了困境,他们奋力冲杀,但却无法突破华夏军的防线。
慢慢蚕食,最终,太子被俘!
“噗……”高寿王半条老命又没了,此刻奄奄一息。
“宰相,快去谈判,换回太子,在完颜洪烈攻入怀远之前,我们愿意割让龙泉府给华夏军,退往安远府。”高寿王有气无力地说道。
“是,陛下!”高谶心里满是担忧,必须马上调遣兵力集中在东平府,抵御金军。
“陛下,东面两府的三万秦王大军,可否调往东平!”高谶问道。
“宰相安排便是!”高寿王声若游丝,今年七十一了,如今两口血一吐,快要不行了。
高寿王明白,没有也蔡立的三万雄兵,高句丽国,什么也不是。
高谶立刻着手安排谈判和兵力调配的事宜。
华夏军这边,对于高句丽的求和,也在进行着激烈的讨论。
“将军,高句丽提出割让龙泉府,我们是否答应?”一名副将问道。
高宁沉思片刻:“此事需从长计议,我们要考虑后续的局势发展。”
就在华夏军内部讨论之时,完颜洪烈已经在筹备进一步的进攻。
“兄弟们,我们要一鼓作气,拿下更多的城池!”完颜洪烈鼓舞着士气。
女真士兵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而在龙泉府内,气氛紧张而压抑。
高谶带着使者前往华夏军营地进行谈判。
“我们高句丽愿意割让龙泉府,只求放回太子。”使者说道。
高宁看着使者:“此事我们还需商议,但你们必须先表现出诚意。”
使者连连点头:“一定一定。”
谈判在艰难地进行着。
与此同时,完颜洪烈的军队已经逼近了东平府。
东平府的守军严阵以待,心中充满了紧张和恐惧。
“大家不要怕,我们要为了国家而战!”守将大声喊道。
但女真的威名让士兵们心中没底。
完颜洪烈看着东平府的城墙:“给我攻!”
女真士兵们如潮水般冲向城池。
战斗异常激烈,东平府的守军拼死抵抗。
在华夏军营地,谈判终于有了结果。
“我们同意高句丽的求和,但他们必须遵守承诺留下不愿意走的百姓。”高宁说道。
使者松了一口气,连忙回去禀报。
然而,就在高句丽准备移交龙泉府时,完颜洪烈已经攻破了东平府的防线。
“不好,东平府沦陷了!”消息传到龙泉府,众人震惊。
高寿王听到这个消息,直接昏厥过去。
高谶心急如焚:“太子,当务之急,是要带着愿意跟我们的百姓与陛下迁都啊!”
高成只能叫道:“来人,将陛下抬入马车,我们迁都!”
高句丽王与太子,裹挟着十五万百姓迁都安远府。
华夏军进入龙泉府,开始接管城池,给剩下的八万百姓进行房屋与田地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