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积弱贫穷至斯!
怪不得会有不怀好意的人钻了抗战的空子。
“哦?戴立,你能联系军政部的人吧……”容凌沉吟了一下,然后苦笑道:“让军人流血又流泪!再不从思想上统一认识,何以抗战……”
“军政部……”戴立道:“你的意思是让军政部派出人员深入到民间……”
“是啊。女兵也行啊。能唱歌能鼓舞士气,最好能教一下民众识字,同时深入的宣传我们的主义。”容凌道:“我会详细的拟定一个细则出来,戴立,这件事不是小事,关系重大,你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戴立能感觉到容凌的怪异之处,但是,那又怎么样?从容凌这些日子的表现,他深深的认识到,容凌绝对不会做出危害华族之事。
这就够了!
看到容凌脸上的凝重之色,戴立点了点头:“女兵么?从大后方征召一下,会有源源不断的女学生应征,交给我就好了。”
容凌并不想改变什么历史进程,只希望华人不要在战争期间陷入内斗中,但愿能推迟聂容凌记忆中的场景及容凌所知道的历史的到来。
由于戴立的强烈要求,华族宣传队与军政务同时到达了敌占区,并且在敌占区开展得如火似荼。
而徐州会战由原来时空的三个月,已延长至五个月还没有结束。
“台儿庄大捷!”
“好消息,好消息,台儿庄大捷!”
预料中的胜利如期到来。
与欢呼着的游击队员不同,她与戴立两人都没有多少兴奋的表情……大败与大捷只有一字之差!
但是……对于华族军人们来说,都是一样。
在目前的条件下,不知道有多少军人口里喊着“国存我死”向小鬼子发起了自杀式的冲锋,也不知道有多少军人永久的留在了那里……
“二十九万人参战,死伤六分之一!而小鬼子,只死了一万人左右。”当晚,戴立找到容凌,痛苦的道:“五比一!”
容凌则较为冷静:“以国土换纵深,以血肉换存亡!这是华族军人们能做到最好的了。一个字,拖!戴立,我有一篇文章,你看看能不能发出去。”
“好!”
就着昏黄的煤油灯,容凌写下了四个字:论持久战!
抗战几个月以来,有两种观念甚嚣日上:一种是华族必亡论,一种是华族速胜论。
华族会亡吗?
我的答复是:不会亡,最后胜利是华族的。
华族能够速胜吗?
我的答复:不能速胜!这场战争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
小鬼子必败,华族必胜。只是牺牲会大,要经过一个很痛苦的时期。
……
我们的战略方针,应该是使用我们的主力在很长的变动不定的战线上作战。华族军队要胜利,必须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迅速地前进和迅速地后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这就是大规模的运动战!
而不是深沟高垒、层层设防、专靠防御工事的阵地战。
这并不是说要放弃一切重要的军事地点,对于这些地点,只要有利,就应配置阵地战。但是转换全局的战略方针,必然要是运动战。阵地战虽也必需,但是属于辅助性质的第二种的方针。
在地理上,战场这样广大,我们作最有效的运动战,是可能的。小鬼子军遇到我军的猛烈活动,必得谨慎。
战争的前期,我们要避免一切大的决战,要先用运动战逐渐地破坏敌人军队的精神和战斗力。
除了调动有训练的军队进行运动战之外,还要在农民中组织很多的游击队。农民有很大的潜伏力与发展力,只要组织和指挥得当,能使小鬼子的军队一天忙碌二十四小时,使之疲于奔命。
……
必须记住这个战争是在华族内打的!
那怕我们依然是一个弱国,我们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显得不如敌人。
但是,这里是我们的国土,这里是我们的人民!
妥协还是抗战?
我们的回答是:誓死不当亡国奴!
敌人虽已经采用过并且还将采用卑鄙无耻的劝降手段,企图不费大力实现其速决计划,整个地征服华族,但是过去的已经失败,今后的也难成功。
……
洋洋洒洒近两万字,容凌边想边写,边想边写,几乎写了一个晚上。
而戴立,则一直陪在一旁,将整篇文章都通读了好几遍,赞叹道:“聂容凌,你写的太好了,将战争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是初期阶段,我华族会遭受巨大的损失……其二是相持阶段,华族将在此阶段逐渐转强……第三是反败为胜!完全可以此文来作为我们******的战略布置的中心思想。”
容凌的心里闪过一丝不好意思,毕竟她剽窃了一位伟人的思想。不过,只要对抗战有利……她也顾不得了。
“呃,还是你署名吧。我人微言轻的……”
戴立深深的看了容凌一眼,然后点头,道:“好!如果……如果你觉得隐于幕后更好,我会尊重的意思。”
容凌微愣!
她已发现,戴立看她的眼光颇有些不同。
经历了这么多世,她早已明白,戴立的眼光里的含义。
容凌转了话题,道:“我是在做我应该做的。”
“是,是的。我们都在做我们该做的。聂容凌,谢谢你!虽然我明白,你并不需要这一声谢谢。但是,我还是要为所有的华族军人谢谢你,谢谢你毫不藏私!”
“聂长官,戴长官,不好了,我们在执行水田战法时,碰到阻力了。”有游击队员冲了进来,一脸的焦虑。
水田战法,顾名思意,也就是利用苏皖纵横交错的水田,给小鬼子创造最大的麻烦,让小鬼子的机动力量几近瘫痪。
然而,这种战法,却要牺牲很多农民的利益。因此,容凌早就想到了,会面临着一些阻力。
“你们有没有详细的说吗?告诉农民们,一切是为了抗战。”
“有。在我们十三支游击队的控制范围内,都做通了工作,但是,还有不属于我们这十三支游击队的武装力量在进行干涉……”来人道。
容凌的脑袋一下子哄的一声:到底还是对上了!
等容凌与戴立两人赶到时,便看到田埂上一群群带着土枪的农民在机枪口下冷眼旁观,看得出气氛非常紧张。
“这是怎么回事?”容凌第一次看到民众与军队这样用枪对峙的局面,她心中隐隐感到不妙。
那些农民看到容凌与戴立两人过去,竟然有几个人挥舞起锄头威胁起来。
游击队见了此情景,生怕容凌与戴立有事,有几个人端着枪就上来了。
情况一下子变得混乱起来,后边不知道前边发生什么事的人们开始起哄,土枪、木棍和锄头都向天空扬着,一副随时要打起来的样子,连那些在水田里干活的游击队员也停了手了。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闹成这样?”戴立劈头就问原因。
“咱们不是按照布置要把很多水田变成防御工事吗?但是农民就是不让挖堤灌水,上峰命令又急,这才没办法动粗的……”
容凌想了一下,才道:“你们是不是听说了什么?”她问的是那些农民。
“你们不与小鬼子打,反而来祸害我们农民!要不是你们消极抗战,不和小鬼子拼命,小鬼子怎么会跑到了们这里来?”
“喔?你听谁说的?”她的目光望向戴立。
戴立摇了摇头,示意这里并不在他们的控制范围内,所以,还真不知道是谁。
然而,容凌却知道是谁!
“是王主任……”有一个农民小声道,另一个却扯了扯他的衣服。
容凌忍不住苦笑……从游击队员报告这件事开始,她便已心知肚明是谁在捣鬼了。
“我一直怀疑,那些不断用谣言中伤我们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官兵的人,有可能是鬼子的间谍,还有可能是不同政见之人……前些天我们不也是听说有人骂我们不抵抗吗?”容凌悄声对戴立道。
戴立猛的一惊。
容凌苦笑道:“现在最主要的是解决水田的问题,其余的……留待日后吧。”
“对于在前线身后,又远离后方的地带,除了苏北之外几乎各处都有这样的情况,流言满天。”戴立道:“其实早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就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况,所以,我才在苏皖滞留这么久。”
“有很多民间抗日组织,三山五岳各党各派的人士都有;但是他们更加热衷于分割地盘打造自己的势力,对于和鬼子作战总是躲着。但是目前非常时期,各条战线上打得天翻地覆,我们也只能暂时忍耐……”
“也就是说,你们已有目标了?”容凌悄声问。
戴立点了点头。
“不管是谁,只要它妨碍抗战,就端掉它。”容凌想了一下道:“我们的工作还是做迟了……”
戴立苦笑:“谁能想得到呢?我们在前线拼得要死要活的,背后却还有人在给我们捅刀子!现在,我越来越明白你的提议的重要性了。”
“呃……”容凌已无话可答。
苏皖的游击战争已开展了起来。
容凌与戴立两人终于可以转进了,向着后方转进,而徐州会战,则趋于结束。
路上很多人乘着夜色在赶路,就和所有战场后的情况一样,那些曾经满怀着热情参加前线抗战的百姓又不得不扶老携幼地转移。
由于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这一次大家准备的比较充分,沿途有不少的地方提供一种用红薯角、蚕豆和碎米做成的杂粮粥给大家充饥。
“咱们死了那么多人,怎么还是挡不住鬼子……”一个矮瘦的难民蹲在路旁喝下去刚领到的杂粮粥,满心的苦涩。
“我上去运过尸体,见过打仗;鬼子的枪是‘哒哒哒’地打,咱们的枪是‘砰’一声等好久才响……”另一个个子高些的汉子道:“咱们那几门老掉牙的钢炮都是小偷一样忽然很快打几炮就走,鬼子的大炮打过来时漫天都看得到炮弹,没法打啊……”
“哥,你说咱们能把鬼子赶跑吗?”矮个子一脸疑惑:“各个村里都写满那些什么和鬼子血战到底,坚决把鬼子赶出中国,咱们能做到吗?”
高个子不再说话了,听着他们聊天的其他难民也不再说话了。在大后方,每当说起把鬼子赶跑的话题,都会有很多争论,比如说时间或者方式,但绝大多数人都会认定只要军队肯死战就一定能把鬼子赶跑。在前线身后却是另一番景象,百姓没那么慷慨激昂也没那么多豪言壮语,大家往往提出一个问题后都沉默无语着。
容凌与戴立两人都听到了,然后互相望了一眼。
现在,他们两人的身份只是普通的民众,因此,他们并没有多说什么。
倒是另一个戴着眼镜的难民道:“前几日,本人在报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我觉得其说得很有道理。”
矮个子的难民急忙问道:“文化人,你就给我们说说呗。”
戴着眼镜的难民道:“名字叫论持久战……”
容凌没想到这篇文章这么快便在报纸上登了出来,并开始传播了。
“……华族必胜,却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我们此时就是在付出代价。所以,我们不要担心,要向前看!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终究有一日,我们会将小鬼子赶回海边打渔去。”
“说的好。文化人,还有什么消息没?”
更多的人围拢了过来。
容凌稍稍的让了一让,与戴立站在了一起:“你的动作倒是很快。”
“如此好文,怎么能埋没?”戴立笑了一笑。
容凌沉吟了一下,才道:“戴立,你不会一直跟着我吧?你的职务,还有你的任务……”
戴立回望了一下身后的来路,道:“现在整个的苏皖战场由于水田战法,已经打成了一片大沼泽,小鬼子寸步难行!也正是有效消灭小鬼子的好时机。这里的基础已打好,我们两人在正面战场上只是一滴小水花,反而是你时不时闪现的灵机,让我们华族军人多了很多的机会。我不跟着你,跟着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