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听了,不再抱希望,只说:“好好好!你的毒解了,那就好。最近朕身体变差,又被你两个皇兄气得腰疼。你回来就好,回来就先休息一下。等你休息好了,朕安排你到兵部历练历练。这次清剿海盗,太子回来后说了公道话。他说能顺利清剿了海盗,那都是你的功劳。”
太子李雍以为李曜掉到海里肯定凶多吉少,能活着回来的机会都几乎是零,就非常大方地把这次剿海盗的功劳记在李曜的身上,以彰显他的高风亮节,大度容人,兄友弟恭。要是知道李曜能活着回来,他绝对不会把功劳记在李曜的身上。
李曜也心知肚明,笑笑说道:“清剿海盗的事,哪能都是儿臣的功劳?太子殿下只是谦虚罢了,那是大家齐心合力,才得以清剿了海盗。不过,虽然暂时清剿了一部分的海盗,但儿臣认为要彻底杜绝海盗和山贼,最根本的做法是改善农业,让老百姓富裕起来。若是人人都能丰衣足食,谁又愿意做那鸡鸣狗盗之事?”
皇帝掀了掀眼皮子问道:“你是不是有了什么好的想法能改善民生问题?大魏年年不是天旱就是蝗灾,水灾,还有时疫,想要人人丰衣足食,谈何容易?”
皇帝有些惊讶于这个儿子的改变。这个儿子因为打小体弱,对民生和政事一向不太关心,只在意医界的动向。这次回来却主动提起了民生问题,还关心起了老百姓的衣食。他的几个儿子向来也不太关心天下老百姓,一个个就只知道为了储位明争暗斗。
李曜双手将一本书奉献给了皇帝:“父王,儿臣偶然得到一本奇书。此书记载了许多非常重要的农学知识。依据此书记载的方法种植粮食,可大大提高粮食的亩产量,会让我国粮食产量进入一个新时代。”
皇帝年年月月都在为魏国缺乏粮食而头痛,拿到这本书后,翻了翻,虽没看懂,却非常珍惜:“阿曜啊,难得你有这样的奇遇,又如此关心民生问题。这本书,你让人抄录副本了吗?既然是能让粮食亩产量大大提高,就得让管农学的人将这种植方法传承下去,在我魏国大力推广传播,务必提高我国的粮食产量,让人人能吃饱饭。”
“父王,儿臣正有此意。这本奇书,我臣得到它时,就让人抄录了好几本。”李曜的确让人抄录了。这样的奇书,他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丢了,当然得多抄录几本。
“这本书是你得来的,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皇帝因为这本书而对李曜刮目相看。这样的奇书,这个儿子没有占为已有,却拿来奉献给他,奉献给整个魏国,这是他的那些其他儿子都做不到的。
李曜说道:“这本书,儿臣已经让人抄录了多份。儿臣得到这本书时,就让人到儿臣的封地上开始了这种水稻的种植试验。如今因为水稻亩产量不高,还要交重赋的原因,很多地方的农民不愿耕种,丢荒了许多田地。要是能种出高产量的水稻,魏国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种田了。”
“嗯,的确是这样。你能得到这本奇书,那一定是天意要我们魏国强盛起来。”
皇帝见李曜这么关心民生问题,心中甚感欣慰。他的目光在李曜的身上扫来扫去,看着这个儿子,那是越看越满意。反是想起太子和李稷时,越想越失望。
皇帝和李曜谈完了正事,忽地想起了这个儿子至今未曾立妃,还是孤家寡人一个。以前提起过要给他选妃,好让他有人照顾,可他却总说自己身体不好,不想耽误了别人。因为太医院的太医和大夫都说李曜活不过二十五岁,也没有哪家千金当真愿意做寡妇,皇上也就一直没给李曜选妃。
如今身体也好了,自然得给他选几个名门闺秀做侧妃,还得选一个正妃。
皇帝这么一想,说道:“阿曜啊,你以前身体不好,一直没选太子妃,也没纳侧妃。现在你身体康健了,朕让礼部将上京世家适婚贵女的画像送到你府上。你先挑一挑,挑中了,朕给我指婚。你多选几个,先选个正妃,同时也选几个侧妃。你年纪不小了,赶紧给朕生几个胖胖的小孙子。”
李曜一听,马上说道:“父王,儿臣暂时还不想选妃。”
如若选妃,只能是容月。不是容月,他绝不娶妃。
这个念头才上心头,李曜就被自己给惊呆了!原来,他对容月已经有了非卿不娶的执念了吗?可容月对他,却好像不是这么一回事。人家小姑娘只当他是一个病人,顶多还有一个契约的身份。现在,人家小姑娘是连那张契约都作废了,还他自由之身了呢。
皇帝听着李曜说不想选妃,那表情可真是不乐意了:“你都二十一岁了,还不想选妃?你的兄弟就算是比你小的,都有王妃了。以前是你身体不好,朕也就不免强你。现在你身体好了,怎么能耽误了子嗣?”
皇帝说完,忽地好像想到了什么事情,又扫了李曜一眼,问道:“不会是你身体出了什么问题?以前就听到过谣传你不能人道什么的,还谣传过你有断袖之风,那时朕可都没相信过。”
李曜马上摇了摇头,笑说道:“父王,儿臣不是要耽误子嗣,也没有你想的什么臭毛病。其实,儿臣外面已经有了一个三岁的儿子,他聪明伶俐,都上书院去读书了。”
“啊?”皇帝这下还真是被惊喜到了,“你有了一个三岁的儿子?还到书院去读书了?那是说,朕有了一个三岁的小皇孙?那你怎么没带他回来给朕瞧瞧?她母亲是谁?什么出身?是哪家的名门闺秀?”
李曜就知道说出来一定会惊动父王,但这一定得说,因为他要让容宝认祖归宗,还要帮容宝讨一个封号,不能让容宝这么不明不白:“父王,儿臣和她之间有些误会,暂时还没有得到谅解,所以,孩子暂时由她带着。之前,儿臣也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儿子,他一直跟着他母亲生活。他们母子都还不知道儿臣的身份。”
皇帝听得一愣一愣的:“什么误会?孩子都有了,还能有什么误会?若她出身还不错,只要是清清白白的,看在她给你生下嫡长子的份上,可封她为王妃。倘若是出身不好,既是有了孩子,也可纳为侧妃。”